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NRNPA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及其潜在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纪凯 于冠宇 +5 位作者 周乐其 张天帅 凌潜龙 满文江 朱冰 张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5-1695,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实验探究HNRNP A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HPA、TIMER和GEPIA数据库,分析HNRNP 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检验HNRNP A1与Ki-67/VEGF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使...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细胞实验探究HNRNP A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HPA、TIMER和GEPIA数据库,分析HNRNP 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检验HNRNP A1与Ki-67/VEGF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评估HNRNP A1 mRNA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联系。通过基因富集途径分析,预测HNRNP A1在结直肠癌中的潜在生物学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NRNP A1在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利用TIMER数据库网站对HNRNP A1在免疫浸润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预测。使用慢病毒敲低RKO/Caco2细胞中HNRNP A1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使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NRNP A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两组细胞(RKO/Caco2-nc、RKO/Caco2-sh)的迁移能力。最后验证HNRNP A1小分子抑制剂(VPC-8005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在结直肠癌(CRC)肿瘤组织中HNRNP A1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1)。TIMER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指出,HNRNP A1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GEPIA数据库的分析,CRC组织中HNRNP A1、MKI67和VEGFA的表达均较高(P<0.05),且HNRNP A1与这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进行的生存分析表明,在CRC中,HNRNP A1的高表达预示着较差的总生存期(P=0.008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12)。基因富集通路分析的数据显示,HNRNP A1可能参与到多个与CRC进展相关的生物途径中。HNRNP A1影响RKO/Caco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对照组(RKO/Caco2-nc)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均优于实验组(RKO/Caco2-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RNP A1小分子抑制剂(VPC-80051)可以有效抑制结直肠癌增殖活性,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IHC显示HNRNP A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有密切关系(P<0.0001)。结论HNRNP A1基因在CRC组织中表达较高,并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HNRNP A1小分子抑制剂(VPC-80051)也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因而可作为CRC治疗过程中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NRNP A1 增殖与转移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影像组学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反应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洁 沈浮 +4 位作者 袁渊 王敏杰 白辰光 王颢 邵成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 T_(2)WI的影像组学方法对直肠癌接受新辅助治疗(nCRT)后病理完全反应(pCR)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行手术切除的99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 re... 目的:探讨基于MR T_(2)WI的影像组学方法对直肠癌接受新辅助治疗(nCRT)后病理完全反应(pCR)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行手术切除的99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pCR组(22例)及非pCR组(77例)。在高分辨率T_(2)WI上勾画病灶的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并提取其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与pCR相关的最佳组学特征。将所有病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训练集(68例)和测试集(31例),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机器学习模型,绘制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提取1409个组学特征,经降维后得到11个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建立的SVM机器学习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pCR的AUC为0.798(95%CI:0.615~0.920),符合率为83.87%,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3.33%。结论:基于高分辨T_(2)WI的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预测nCRT后直肠癌pCR状态,可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慢性假性肠梗阻 被引量:2
3
作者 楼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原发性慢性假性肠梗阻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肠蠕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病人有明确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存在为主要特点。其病因不明,可通过营养支持、药物和手术等治疗,但预后不良。现就近年来该病的临床诊治理念作一综述。
关键词 原发性慢性假性肠梗阻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五) 被引量:44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3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陈向东 杜晓辉 冯艺 刘骞 律峰 闵苏 孙晶 陶凯雄 王权 杨建军 姚宏伟 张卫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8-665,共8页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 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结直肠外科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外科团队于1995年报道了ERAS在乙状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随后,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应用ERAS的经验报道,但具体措施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对ERAS理念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开展,使得ERAS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有了较多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2018版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文献的复习总结,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经验与国情修订本指南,以促进ERAS在我国结直肠外科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K1靶向NF-κB信号通路调控胃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
5
作者 凌潜龙 纪凯 +4 位作者 陈金业 管佳佳 王睿朋 满文江 朱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3-2171,共9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靶向核因子-κB(NF-κB)调控G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IMER2.0、GEPIA与HPA数据库分析SPHK1在GC组织中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预测SPHK1与GC...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靶向核因子-κB(NF-κB)调控G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IMER2.0、GEPIA与HPA数据库分析SPHK1在GC组织中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预测SPHK1与GC患者预后的关联。利用IHC检测GC及癌旁组织中SPHK1和MKI67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相关性。运用Western blotting与qRT-PCR检测GC各细胞系中SPHK1蛋白及mRNA水平。基因富集通路数据库检索SPHK1对GC进展的生物学功能。使用慢病毒敲低HGC-27/过表达MGC-803细胞中SPHK1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探究SPHK1对G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探究SPHK1对G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蛋白表达情况。体内成瘤实验中,将裸鼠随机分为shNC组、shSPHK1组、oeNC组与oeSPHK1组,利用稳转株验证SPHK1的促癌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表明SPHK1在G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01);同时高表达的SPHK1预示着较差的总生存期(P<0.001)和进展后总生存期(P<0.001)以及更差的无复发生存期(P<0.001)。IHC结果表明GC组织中SPHK1与MKI67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且呈正相关(P<0.001)。基因富集通路数据库提示,SPHK1参与GC中的细胞黏附、迁移及血管生成等,且NF-κB参与GC进展(P<0.05)。细胞实验数据显示,抑制SPHK1减弱G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过表达SPHK1会产生相反的结果(P<0.01);SPHK1正向调节磷酸化P65(p-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白细胞介素(IL-17)蛋白表达(P<0.05);利用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削弱SPHK1促进的GC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各蛋白表达水平(P<0.01);动物实验表明,与NC组相比,shSPHK1组肿瘤大小和质量明显减小,而oeSPHK1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SPHK1可靶向NF-κB信号通路表达进而调控G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提示SPHK1可能是GC进展的潜在诊断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鞘氨醇激酶-1 NF-ΚB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