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王小兰
叶文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的内涵,了解上海市护理人员年休假情况,探讨以年休假总数与护理人员总数为依据的机动系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市40家医院护理人员年休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目前采用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目的:探讨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的内涵,了解上海市护理人员年休假情况,探讨以年休假总数与护理人员总数为依据的机动系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市40家医院护理人员年休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目前采用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机动数名称不统一。②机动系数内涵和计算方法缺少明确规定。③机动系数取值不统一。本次研究所得的机动系数为0.071~0.087。结论:规范机动系数概念,明确其内涵和计算方法,寻找既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又切合实际的机动系数对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人力资源
配置
机动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33
2
作者
李冬梅
钱火红
朱建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PICC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拟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要素质量、...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PICC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拟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5项。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项目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能够为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医院PICC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护理质量
评价
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院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管理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筱慧
项耀钧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7期434-436,共3页
为了成功运行“军字 1号”(医院信息系统 HIS)工程 ,护理部根据 HIS护士工作站运行的特点 ,组建管理小组 ,分期分批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全院各病区运行 ,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了医嘱信息的标准化 ...
为了成功运行“军字 1号”(医院信息系统 HIS)工程 ,护理部根据 HIS护士工作站运行的特点 ,组建管理小组 ,分期分批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全院各病区运行 ,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了医嘱信息的标准化 ,提高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体规了规范化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护士工作站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海燕
胡敏
+4 位作者
胡雁
江薇
邹秋红
钱火红
张玲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毛发,术前嘱患者沐浴。观察组按照循证最佳证据实施术前皮肤准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皮肤破损,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观察组术前皮肤准备采取手术室接患者前30min去除毛发及以剪毛方式去毛发的实际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循证最佳证据用于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可提高术前皮肤准备规范执行率,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手术
术前护理
皮肤准备
皮肤清洁
手术部位感染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24
5
作者
邱彩锋
赵继军
+1 位作者
周玲君
秦洁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康复科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认知状况,为完善临床癌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8名肿瘤康复科医护人员进行癌痛管理的态度和知识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态度较积极,但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
目的了解肿瘤康复科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认知状况,为完善临床癌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8名肿瘤康复科医护人员进行癌痛管理的态度和知识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态度较积极,但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医生和护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药物成隐性发生的知晓情况医生与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癌痛管理知识缺乏是临床癌痛不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以加强癌痛管理力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护士
肿瘤
疼痛
认知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DCA循环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3
6
作者
邹天韵
曹洁
+1 位作者
孔蓓瑾
张洪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科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专项小组,遵循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调研现状、分析原因)、实施(输血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检查(输血过程是否记录、输血单...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科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专项小组,遵循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调研现状、分析原因)、实施(输血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检查(输血过程是否记录、输血单上签名是否清晰、输血病历书写是否规范等)、处理(根据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的步骤加强输血安全管理。结果 PDCA管理后,输血不规范率由管理前的2.62%降低至0.12%(P<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输血流程,杜绝输血缺陷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
输血
PDCA循环管理
护理安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OPCAB患者术后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伟英
叶文琴
+2 位作者
顾晖
赵继军
邱文娟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0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术后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CP)的效果。方法将64例OPCA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术后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CP)的效果。方法将64例OPCA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8.213、4.032,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741,P<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t=2.063,P<0.05)。结论临床路径为OPCAB术后监护期间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了标准化模式,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OPCAB
效果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U终末期患者放弃治疗处置的状况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顾琼
刘梦婕
赵继军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75-77,共3页
目的了解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及医疗处置的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照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例综合ICU住院患者资料,并结合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比例为67.82%,其中,完全放弃...
目的了解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及医疗处置的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照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例综合ICU住院患者资料,并结合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比例为67.82%,其中,完全放弃占35.77%,主要签署人为成年子女和配偶,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家属要求、治疗无效等。结论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自身学习和宣传教育,正确对待已经进入终末期疾病的救治,减少或避免无效或无益的抢救,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临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终末期患者
放弃治疗
积极治疗
部分放弃
全部放弃
临终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28
9
作者
张萍
张婷婷
+10 位作者
于龙娟
胡敏
李冬梅
甘丽芬
张玲娟
陈蕾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刘建民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
目的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208例。根据有无卒中护士的参与分为有卒中护士组(43例)和无卒中护士组(165例)。比较两组各治疗环节的延误时间: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DTN)、进门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oor-to-imaging,DTI)、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ITN)、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ITP)、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DTP)、到院至治疗达标率(DTN≤60 min、DTP≤90 min)和出院时及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2分]的比例。结果较无护士组,有卒中护士组DTN中位数由39 min缩短至27 min(Z=-5.422,P<0.001);DTP中位数由105 min缩短至68 min(Z=-2.707,P=0.007);ITN中位数由21 min缩短至8 min(Z=-5.981,P<0.001);ITP中位数由78.5 min缩短至45 min(P=0.013)。有护士组和无护士组DTN达标率分别为97.67%和90.97%(P<0.001),DTP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5.62%(P<0.001)。出院时和发病3个月有卒中护士组m RS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无卒中护士组(62.79%vs 49.09%;69.77%vs 50.91%,均P<0.001)。结论急诊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时间和ITP时间,提高到院至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护士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救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王小兰
叶文琴
机构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9期26-28,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立项课题(05416)
文摘
目的:探讨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的内涵,了解上海市护理人员年休假情况,探讨以年休假总数与护理人员总数为依据的机动系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市40家医院护理人员年休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目前采用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机动数名称不统一。②机动系数内涵和计算方法缺少明确规定。③机动系数取值不统一。本次研究所得的机动系数为0.071~0.087。结论:规范机动系数概念,明确其内涵和计算方法,寻找既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又切合实际的机动系数对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护理
人力资源
配置
机动数
Keywords
nursing,human resource,allocation,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R197.32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192.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33
2
作者
李冬梅
钱火红
朱建英
机构
上海
长海医院
神经外科一病区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上海
长海医院
海宁分院
护理部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0期48-51,共4页
文摘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PICC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拟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5项。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项目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能够为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医院PICC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
PICC
护理质量
评价
指标
德尔菲法
Keywords
PICC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Delphi method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院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管理
被引量:
11
3
作者
王筱慧
项耀钧
机构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7期434-436,共3页
文摘
为了成功运行“军字 1号”(医院信息系统 HIS)工程 ,护理部根据 HIS护士工作站运行的特点 ,组建管理小组 ,分期分批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在全院各病区运行 ,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而实现了医嘱信息的标准化 ,提高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体规了规范化管理 。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护士工作站
管理
Keyword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nursing station\ management
分类号
R197.324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47-39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海燕
胡敏
胡雁
江薇
邹秋红
钱火红
张玲娟
机构
上海
长海医院
血管外科
上海
长海医院
急诊科
复旦大学
护理
学院
上海
长海医院
影像医学科导管室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58,共3页
基金
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5ZZ004-22)
2015年上海市首批青年护理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沪医卫基[2015]06号)
文摘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毛发,术前嘱患者沐浴。观察组按照循证最佳证据实施术前皮肤准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皮肤破损,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观察组术前皮肤准备采取手术室接患者前30min去除毛发及以剪毛方式去毛发的实际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循证最佳证据用于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可提高术前皮肤准备规范执行率,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血管腔内手术
术前护理
皮肤准备
皮肤清洁
手术部位感染
循证实践
Keywords
endovascular surgery
preoperative nursing
skin preparation
skin cleaning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24
5
作者
邱彩锋
赵继军
周玲君
秦洁
机构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沈阳军区总院心内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No.044119728)
文摘
目的了解肿瘤康复科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认知状况,为完善临床癌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8名肿瘤康复科医护人员进行癌痛管理的态度和知识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癌痛管理的态度较积极,但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医生和护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药物成隐性发生的知晓情况医生与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癌痛管理知识缺乏是临床癌痛不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以加强癌痛管理力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医生
护士
肿瘤
疼痛
认知
数据收集
Keywords
doctors
nurses
tumor
pain
cognition
data collection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DCA循环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23
6
作者
邹天韵
曹洁
孔蓓瑾
张洪燕
机构
上海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
血液内科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科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专项小组,遵循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调研现状、分析原因)、实施(输血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检查(输血过程是否记录、输血单上签名是否清晰、输血病历书写是否规范等)、处理(根据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的步骤加强输血安全管理。结果 PDCA管理后,输血不规范率由管理前的2.62%降低至0.12%(P<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输血流程,杜绝输血缺陷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关键词
血液科
输血
PDCA循环管理
护理安全
质量控制
Keywords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blood transfusion
PDCA cycle
nursing safety
quality control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OPCAB患者术后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张伟英
叶文琴
顾晖
赵继军
邱文娟
机构
上海
长海医院
胸心外科ICU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0期25-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术后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CP)的效果。方法将64例OPCA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8.213、4.032,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741,P<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t=2.063,P<0.05)。结论临床路径为OPCAB术后监护期间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了标准化模式,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临床路径
OPCAB
效果评价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U终末期患者放弃治疗处置的状况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顾琼
刘梦婕
赵继军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
医院
护理部
泸州医学院附属
医院
ICU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75-77,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及医疗处置的现状,为终末期患者照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例综合ICU住院患者资料,并结合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比例为67.82%,其中,完全放弃占35.77%,主要签署人为成年子女和配偶,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家属要求、治疗无效等。结论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自身学习和宣传教育,正确对待已经进入终末期疾病的救治,减少或避免无效或无益的抢救,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临终质量。
关键词
ICU
终末期患者
放弃治疗
积极治疗
部分放弃
全部放弃
临终关怀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28
9
作者
张萍
张婷婷
于龙娟
胡敏
李冬梅
甘丽芬
张玲娟
陈蕾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刘建民
机构
上海
长海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
上海
长海医院
急诊科
上海长海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25-429,共5页
文摘
目的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208例。根据有无卒中护士的参与分为有卒中护士组(43例)和无卒中护士组(165例)。比较两组各治疗环节的延误时间: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DTN)、进门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oor-to-imaging,DTI)、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ITN)、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ITP)、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DTP)、到院至治疗达标率(DTN≤60 min、DTP≤90 min)和出院时及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2分]的比例。结果较无护士组,有卒中护士组DTN中位数由39 min缩短至27 min(Z=-5.422,P<0.001);DTP中位数由105 min缩短至68 min(Z=-2.707,P=0.007);ITN中位数由21 min缩短至8 min(Z=-5.981,P<0.001);ITP中位数由78.5 min缩短至45 min(P=0.013)。有护士组和无护士组DTN达标率分别为97.67%和90.97%(P<0.001),DTP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5.62%(P<0.001)。出院时和发病3个月有卒中护士组m RS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无卒中护士组(62.79%vs 49.09%;69.77%vs 50.91%,均P<0.001)。结论急诊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时间和ITP时间,提高到院至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护士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救治效率
Keywords
lschemic stroke
Nurse
Thrombolysis
Endovascular treatment
Rescue efficiency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中机动系数研究
王小兰
叶文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08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冬梅
钱火红
朱建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医院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管理
王筱慧
项耀钧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循证实践
李海燕
胡敏
胡雁
江薇
邹秋红
钱火红
张玲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邱彩锋
赵继军
周玲君
秦洁
《护理学杂志》
200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PDCA循环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邹天韵
曹洁
孔蓓瑾
张洪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OPCAB患者术后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探讨
张伟英
叶文琴
顾晖
赵继军
邱文娟
《护理学杂志》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ICU终末期患者放弃治疗处置的状况分析
顾琼
刘梦婕
赵继军
《护理学杂志》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张萍
张婷婷
于龙娟
胡敏
李冬梅
甘丽芬
张玲娟
陈蕾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刘建民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