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肌少症发生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季亚平 王璇 +1 位作者 沈玢 王登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7,共7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老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肌少症发生的预测模型,为肌少症的诊治测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648例中老年PD...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老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肌少症发生的预测模型,为肌少症的诊治测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治疗的648例中老年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169例和无肌少症组479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别采用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构建不同PD患者发生肌少症风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共采集患者26项指标,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筛选出9项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测试集上验证后的XGBoost、Logistic、RF、SVM模型构建的预测中老年P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7、0.788、0.804、0.791,准确度分别为0.829、0.813、0.855、0.819,F1分数为0.733、0.659、0.728、0.653。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预测模型在敏感性与准确度上优于RF、Logistic、SVM模型,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务人员识别PD发生肌少症高风险患者,有利于临床尽早制定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肌少症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海燕 胡敏 +4 位作者 胡雁 江薇 邹秋红 钱火红 张玲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相关循证证据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血管腔内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d使用一次性刮刀剃除手术部位及周边毛发,术前嘱患者沐浴。观察组按照循证最佳证据实施术前皮肤准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皮肤破损,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观察组术前皮肤准备采取手术室接患者前30min去除毛发及以剪毛方式去毛发的实际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循证最佳证据用于血管腔内手术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可提高术前皮肤准备规范执行率,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手术 术前护理 皮肤准备 皮肤清洁 手术部位感染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结构蛋白148可变剪切体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平 高显华 +2 位作者 许硕贵 丁杰 况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探讨锌指结构蛋白148(zinc finger protein 148,ZNF 148)基因的两种可变剪接体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的ZNF148两种剪接体的表达,构建ZNF148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将... 目的:探讨锌指结构蛋白148(zinc finger protein 148,ZNF 148)基因的两种可变剪接体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的ZNF148两种剪接体的表达,构建ZNF148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将构建成功的ZNF148干扰载体及过表达载体转染至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分为ZNF148^(FL)-siRNA组、ZNF148^(FL)-Over express组、ZNF148^(ΔN)-siRNA组、ZNF148^(ΔN)-Over express组、Control siRNA组、Control Over express组以及Normal control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m RNA表达水平,MTT、Transwell、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体外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情况。结果:RT-PCR扩增获得全长分别为2 385 bp以及2 004 bp的ZNF148^(FL)与ZNF148^(ΔN)两种不同剪接体产物。ZNF148^(FL)-siRNA组ZNF148^(FL)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但ZNF148^(ΔN)的表达水平上升;ZNF148^(FL)-Over express组ZNF148^(FL)的表达量明显上升,而ZNF148^(ΔN)的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ZNF148^(ΔN)-siRNA组的ZNF148^(Δ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但ZNF148^(FL)的表达水平上升;ZNF148^(ΔN)-Over express组ZNF148^(ΔN)表达水平升高,而ZNF148^(FL)的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ZNF148^(FL)-Over express组及ZNF148^(ΔN)-siRNA组SW480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而ZNF148^(FL)-siRNA组和ZNF148^(ΔN)-Over express组SW480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均P<0.05)。ZNF148^(FL)-siRNA组和ZNF148^(ΔN)-Over express组穿膜SW480细胞数量及迁移活性显著下降,而凋亡率显著上调;ZNF148^(FL)-Over express组和ZNF148^(ΔN)-siRNA组穿膜细胞数及迁移活性显著上调,而凋亡率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ZNF148^(FL)表现为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活力,而ZNF^(ΔN)作用与之相反,ZNF148的ZNF148^(FL)与ZNF^(ΔN)两种剪接体对于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活性可能表现出了互相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结构蛋白148 可变剪接体 结直肠癌 SW480细胞 侵袭 转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对巨噬细胞分泌IL-1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汉平 徐仁宝 +2 位作者 高瀚 徐洁 闻兆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2-514,共3页
作者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能力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其机制,发现休克后1h、2h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分别较失血前提高51%及63%,差异均有显著性。此后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逐渐降低,... 作者观察了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能力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其机制,发现休克后1h、2h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分别较失血前提高51%及63%,差异均有显著性。此后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逐渐降低,至休克后4h较失血前下降3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将不同浓度的β-EP及质皮酮分别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发现前者刺激IL-1的产生,后者抑制其分泌,均呈量效关系。实验结果提示,在失血早期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有显著变化,内源性阿片肽及糖皮质激素可能参与调节失血时巨噬细胞IL-1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 内啡肽类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能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莹 袁伟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能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101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镇静剂和肌肉松弛药作用下进行俯卧位通气,...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能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101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镇静剂和肌肉松弛药作用下进行俯卧位通气,分别检测记录患者俯卧位通气前、俯卧位通气1小时、俯卧位通气2小时、仰卧位通气1小时、仰卧位通气2小时5个时间点的氧合能力[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_2,FiO_2)]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每搏量、每搏量变异率)变化情况。结果俯卧位通气1小时和俯卧位通气2小时,PaO_2、PaO_2/FiO_2均明显高于俯卧位通气前(P<0.05),至调整为仰卧位通气1小时仍可见明显的改善效应(P<0.05)。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和俯卧位调整为仰卧位时,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2小时内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能力,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早期白细胞介素1活性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汉平 黄祥成 +4 位作者 齐德林 徐仁宝 高瀚 徐洁 杨瑞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7-320,共4页
观察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病人IL—1活性变化,大鼠30%失血后,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2h内逐渐升高,随后下降,至4h有明显抑制。血浆IL—1活性于2.5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无应激大鼠及假处理大鼠IL—1活性均无显著变化。失血性休克... 观察失血性休克早期大鼠、病人IL—1活性变化,大鼠30%失血后,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2h内逐渐升高,随后下降,至4h有明显抑制。血浆IL—1活性于2.5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无应激大鼠及假处理大鼠IL—1活性均无显著变化。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入院时血浆IL—1活性也显著升高,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差异显著,其机制及意义有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急救护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萍 张婷婷 +10 位作者 于龙娟 胡敏 李冬梅 甘丽芬 张玲娟 陈蕾 朱宣 张永巍 吴涛 邓本强 刘建民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 目的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208例。根据有无卒中护士的参与分为有卒中护士组(43例)和无卒中护士组(165例)。比较两组各治疗环节的延误时间: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DTN)、进门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oor-to-imaging,DTI)、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ITN)、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maging-to-puncture,ITP)、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DTP)、到院至治疗达标率(DTN≤60 min、DTP≤90 min)和出院时及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2分]的比例。结果较无护士组,有卒中护士组DTN中位数由39 min缩短至27 min(Z=-5.422,P<0.001);DTP中位数由105 min缩短至68 min(Z=-2.707,P=0.007);ITN中位数由21 min缩短至8 min(Z=-5.981,P<0.001);ITP中位数由78.5 min缩短至45 min(P=0.013)。有护士组和无护士组DTN达标率分别为97.67%和90.97%(P<0.001),DTP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5.62%(P<0.001)。出院时和发病3个月有卒中护士组m RS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无卒中护士组(62.79%vs 49.09%;69.77%vs 50.91%,均P<0.001)。结论急诊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时间和ITP时间,提高到院至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护士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救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兴成 孙小丹 +1 位作者 华立波 梅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系统mi R-126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进程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64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s...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系统mi R-126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进程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64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2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22例。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mi R-126水平,采用高灵敏度间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外周循环系统miR-12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miR-126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AMI亚组患者血浆miR-126表达水平降低且血浆PLGF水平升高更明显,血浆miR-126表达水平与血浆PL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65,P <0.05)。结论 miR-126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和冠心病进程研究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微RNA 胎盘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lncRNA IFNG-A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吴斌 梁文启 王美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lncRNA IFNG-AS1的表达,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qRTPCR检测血清IFNG-AS1水平;ROC曲线分析其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区分不同预后的价值;相关性分析研究IFNG-AS1与APACHE II评分、CRP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lncRNA IFNG-AS1的表达,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qRTPCR检测血清IFNG-AS1水平;ROC曲线分析其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区分不同预后的价值;相关性分析研究IFNG-AS1与APACHE II评分、CRP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FNG-AS1高表达,并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标志物;IFNG-AS1的表达与APACHEⅡ评分、CRP及TNF-α、IL-1β、IL-6、IL-8呈正相关,而与IL-10呈负相关;死亡患者的IFNG-AS1表达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其表达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标志物。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IFNG-AS1表达升高,可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疾病诊断、提示疾病严重程度和机体炎症状态以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IFNG-AS1 脓毒症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