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汤学超 秦永文 杨曙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0-340,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1998-01至2009-01在长海医院及解放军88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年龄43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人,男性19人,女性1人,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30.3岁,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1998-01至2009-01在长海医院及解放军88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年龄43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人,男性19人,女性1人,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30.3岁,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冠脉造影检查等,其中8人行急诊冠脉支架置人术;1例行急诊球囊扩张术;2例行静脉溶栓术,2周后再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分析 急性 冠脉造影检查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支架置人术 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消化法分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荣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4-284,共1页
大鼠来源方便,价格相对较低,并有以往大量的研究基础,故往往成为急慢性实验的动物模型对象,它也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之一。但采用体外培养分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较困难。笔者曾用酶灌注消化法,机械刮取法及组织贴块法等来分... 大鼠来源方便,价格相对较低,并有以往大量的研究基础,故往往成为急慢性实验的动物模型对象,它也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之一。但采用体外培养分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较困难。笔者曾用酶灌注消化法,机械刮取法及组织贴块法等来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均未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 内皮细胞 酶消化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徐荣良 赵仙先 秦永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 :观察ox-LDL在体外对兔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及维生素E的干预作用 ,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兔单核细胞。沉淀法制备人LDL ,硫酸铜氧化制备ox-LDL。用Kim等[1] 方法并略... 目的 :观察ox-LDL在体外对兔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及维生素E的干预作用 ,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兔单核细胞。沉淀法制备人LDL ,硫酸铜氧化制备ox-LDL。用Kim等[1] 方法并略加改良观察ox -LDL对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粘附的影响及维生素E的干预。North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VCAM - 1mRNA的表达。结果 :ox -LDL浓度为 2 5mg/L、5mg/L、10mg/L时 ,每个视野粘附的单核细胞数分别为 132 8± 2 0 2、35 0 0± 37 2、5 0 2 6± 78 8,而正常对照组为 5 1 2± 7 7,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在加ox -LDL( 10mg/L)前加维生素E干预 ,当维生素E浓度为 10 μmol/L、2 0 μmol/L、4 0 μmol/L时 ,粘附单核细胞数分别为 4 2 2 3± 32 2、2 98 0± 2 1 7、2 0 5 2± 36 6 ,均低于ox -LDL对照组的 5 0 2 6± 78 8,维生素E浓度为 10μmol/L组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 (P >0 0 5 ) ,其余两组与ox-LDL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ox -LDL对照组内皮细胞VCAM - 1mRNA表达高于维生素E( 4 0 μmol/L)干预组 ( 0 4 9± 0 0 9vs 0 33± 0 10 ,P <0 0 5 )。 结论 :ox -LDL促进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 ,其机制与其促进内皮细胞表达VCAM - 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E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单核细胞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肌细胞自体移植及其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菲 秦永文 +3 位作者 荆清 马丽萍 陈少萍 沈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 :观察成肌细胞自体移植后在宿主体内生长、增殖情况及对实验动物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 (n =2 0 )及对照组 (n =10 ) ,另选 6只进行皮下自体移植 ,液氮冷冻大鼠左心室游离壁 ,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体外... 目的 :观察成肌细胞自体移植后在宿主体内生长、增殖情况及对实验动物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 (n =2 0 )及对照组 (n =10 ) ,另选 6只进行皮下自体移植 ,液氮冷冻大鼠左心室游离壁 ,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成肌细胞自体移植到相应大鼠的皮下及心肌疤痕中 ,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 ,结合心脏重量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等参数评价细胞移植后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6只进行皮下自体移植的大鼠中 ,有 2只在移植部位形成排列紊乱的肌纤维结构。 2 0只行成肌细胞心肌内自体移植的大鼠中 ,有 6只myogenin染色阳性 ,证明成肌细胞可在宿主皮下及心肌疤痕中存活。与移植失败者及对照组相比 ,移植成功者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 /体重、心脏重量 /体重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均降低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0 0 1)。压力变化率最大值 (dp/dtmax)升高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成肌细胞自体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生长、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细胞 自体移植 实验研究 心肌梗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