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种芽长对水稻无人机播种的产量影响
1
作者 王聪 张强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4-65,共2页
为探明稻种不同芽长对无人机播种效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在飞播条件下适宜的稻种芽长,特于2023年开展了田间相关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无人机飞播时,稻种芽长对播种均匀度和‘松早香1号’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但是对... 为探明稻种不同芽长对无人机播种效果、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在飞播条件下适宜的稻种芽长,特于2023年开展了田间相关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无人机飞播时,稻种芽长对播种均匀度和‘松早香1号’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但是对无人机播幅无明显影响。在种子处于露白至芽长为1/2谷粒长时,无人机播种的均匀度较佳;在芽长为1/4谷粒长时,水稻产量较高,干物质积累量较多;在芽长等于谷粒长时,无人机播种的均匀度明显降低,水稻出苗不均匀,产量、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长 无人机 飞播 产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粪水还田替代部分无机肥料对水稻产量效益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张强 龚明强 +4 位作者 郭哈伦 黎伟裕 苏颖 杨国栋 王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5-148,共4页
为进一步探明粪水还田对水稻产量贡献率,明确有机粪水替代化肥的实际比例,在长江农场开展粪水还田替代试验。结果表明,粪水代替15%的无机氮使用,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纯量节约42.00 kg/hm^(2),降幅9.14%,化肥成本节约246.6元/hm^(2),产量... 为进一步探明粪水还田对水稻产量贡献率,明确有机粪水替代化肥的实际比例,在长江农场开展粪水还田替代试验。结果表明,粪水代替15%的无机氮使用,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纯量节约42.00 kg/hm^(2),降幅9.14%,化肥成本节约246.6元/hm^(2),产量最高增加595.05 kg/hm^(2),增收2031.75元/hm^(2),继续增加替代量,水稻产量与土壤理化性状都有下降趋势。粪水还田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稻米碾磨品质提升,食味品质与外观品质也有较好的表现,同时能够提升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水还田 水稻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晚麦茬水稻机直播分蘖发生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顾树平 李刚 +5 位作者 张强 沈小燕 袁伟 左京 程婷 沈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明确大田生产条件下晚麦茬机直播水稻分蘖特性,以‘武运粳24'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机直播水稻的分蘖发生率、成穗特点以及对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晚麦茬机械直播水稻第1叶位的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都较低,在成穗数的茎蘖组成... 为明确大田生产条件下晚麦茬机直播水稻分蘖特性,以‘武运粳24'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机直播水稻的分蘖发生率、成穗特点以及对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晚麦茬机械直播水稻第1叶位的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都较低,在成穗数的茎蘖组成中占比较小;2—4叶位为分蘖优势叶位,分蘖发生率及成穗率都较高,是成穗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与播种密度成反比,4个处理主茎和分蘖对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9.44%和40.56%;在所有分蘖成穗叶位中,第2、3、4叶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38%、12.21%和9.33%,且随着密度的提高,第2、3、4叶位对产量的合计贡献率随之降低;同时,第2、3、4叶位分蘖穗部性状好,更容易创造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麦茬稻 直播稻 播种密度 分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精量机直播栽培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长江农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汉 孙永斌 +5 位作者 蔡明清 陆锡生 张士新 梅锦培 顾树平 余敦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153,共4页
2008-2010年长江农场引进水稻精量直播机械,用精量机直播全面替代人工撒直播栽培方式,取得了基本苗可控、均匀度高、群体易控、稻田通风透光好的效果,建立了精量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水稻生产省工、节本和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栽培技术 精量直播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农场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汉 张士新 +6 位作者 蔡明清 陆锡生 李进前 张强 胡海娟 袁伟 顾树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44,共3页
长江农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引进大马力农业机械,通过完善机械化作业程序和集成现代农艺栽培技术,在农场范围内全面实现了稻麦秸秆的全量还田,避免了过去因秸秆焚烧而带来的空气污染,并有效改良了土壤,为农场农业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 长江农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引进大马力农业机械,通过完善机械化作业程序和集成现代农艺栽培技术,在农场范围内全面实现了稻麦秸秆的全量还田,避免了过去因秸秆焚烧而带来的空气污染,并有效改良了土壤,为农场农业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麦秆 秸秆还田 土壤养分 栽培技术 长江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抗倒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刚 张强 +3 位作者 郭哈伦 杨国栋 王聪 罗博伦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以崇明区农场主栽水稻品种‘银香38’为试验材料,在6月1日(第一期)、6月7日(第二期)、6月13日(第三期)3个播期条件下,设置无人机器飞播、机条播、机穴播3种直播方式,探究播期与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 以崇明区农场主栽水稻品种‘银香38’为试验材料,在6月1日(第一期)、6月7日(第二期)、6月13日(第三期)3个播期条件下,设置无人机器飞播、机条播、机穴播3种直播方式,探究播期与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播期条件下,3种播种方式理论产量均表现为无人机飞播>机条播>机穴播,其中6月1日(第一期)无人机飞播产量达9.3 t∕hm^(2),相较于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提高2.6%和3.8%。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无人机器飞播提高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实现高产;另外,无人机飞播条件下,水稻抗倒能力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增强。综上,采用无人机飞播并适宜早播有利于直播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协同提高。本研究可为无人机飞播丰产、稳产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直播方式 产量 抗倒能力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长周期中的养分需求与管理探究
7
作者 王聪 张强 +2 位作者 杨国栋 苏颖 郭哈伦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5期70-72,共3页
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中的养分供应对其产量和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小麦养分管理已不再仅关注产量的提升,而是更加注重对养分的高效利用、环境保护与农业生态系统的... 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中的养分供应对其产量和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小麦养分管理已不再仅关注产量的提升,而是更加注重对养分的高效利用、环境保护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了解小麦生长周期中的养分需求,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分管理策略,对指导小麦生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养分需求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翰林 郭惠宝 +3 位作者 杨业凤 施俭 陆利民 吕卫光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结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T20%处理稻、麦产量比RT处理高3.3%和4.3%,但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间稻季氮素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全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差异显著...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结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T20%处理稻、麦产量比RT处理高3.3%和4.3%,但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间稻季氮素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全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差异显著,依次为OT20%>RT>OT40%>OT60%;OT60%处理速效钾含量在麦季与RT处理无显著差异,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RT处理,OT20%处理稻季脲酶和全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高于RT处理。综上,在上海稻麦轮作地区,采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可以在稳产的基础上,提高氮素利用率,同时增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稻麦轮作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对连作与轮作西瓜土壤细菌群落、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翰林 郭惠宝 +5 位作者 白娜玲 张娟琴 郑宪清 李双喜 张海韵 吕卫光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6期85-90,共6页
为了研究蚯蚓对西瓜连作土壤障碍的修复效果,采用盆钵培养西瓜连作与轮作土壤方式,在接种不同密度(0、500条∕m2和1000条∕m2)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1个月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酶活性。结果表明,1)接... 为了研究蚯蚓对西瓜连作土壤障碍的修复效果,采用盆钵培养西瓜连作与轮作土壤方式,在接种不同密度(0、500条∕m2和1000条∕m2)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1个月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酶活性。结果表明,1)接种蚯蚓均显著提升了障碍土壤EC和降低速效磷,其中1000条∕m2蚯蚓处理还可以显著提升障碍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在轮作土壤中,蚯蚓显著提升了土壤速效磷,降低了土壤EC、有机质、全氮;2)蚯蚓显著提高连作与轮作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在连作障碍土壤中分别提高了69.4%—108.3%、46.0%—71.8%和41.0%—59.0%,且随蚯蚓接种数量的增加,三种酶活性也均显著提升;3)在连作障碍土壤中,蚯蚓处理后微生物量碳氮分别提高了8.2%—11.4%和68.9%—75.1%,在轮作土壤中,蚯蚓处理后则微生物量碳氮分别降低了18.0%—19.3%和15.7%—16.7%。但不同蚯蚓接种数量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4)蚯蚓处理提高了连作与轮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且1000条∕m2蚯蚓处理高于500条∕m2蚯蚓处理。接种蚯蚓使得连作障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逐步趋近于轮作对照处理。综上,在西瓜连作土壤中接种蚯蚓可以显著修复由于连作造成的土壤养分失调、微生物数量降低、细菌群落结构受到破坏等障碍问题,蚯蚓接种密度为1000条∕m2时修复效果优于500条∕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环毛蚓 西瓜连作土壤 微生物群落 酶活性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共作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比较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兴全 陈捷 +2 位作者 李雅乾 袁伟 宋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对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并将稻田共作生态养鸭密度示范、对稻田水层和土壤中"温室效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甲烷、溶解氧含量、实施步骤、鸭子数目和水稻品种的筛... 对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并将稻田共作生态养鸭密度示范、对稻田水层和土壤中"温室效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甲烷、溶解氧含量、实施步骤、鸭子数目和水稻品种的筛选、对系统生态学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 传统稻田养鸭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小麦光明麦1号群体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强 陈时龙 +4 位作者 陈旭 李秀玲 沈杰 袁伟 杨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32-33,42,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中筋小麦光明麦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氮肥运筹方式。[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光明麦1号群体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施氮量增加,光明麦1号群体茎蘖数、籽粒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一施氮水平下,基追... [目的]筛选适宜中筋小麦光明麦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氮肥运筹方式。[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光明麦1号群体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随施氮量增加,光明麦1号群体茎蘖数、籽粒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一施氮水平下,基追比例为5∶5的处理成熟期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最高;籽粒产量也显著高于基追比例为6∶4、7∶3、8∶2的处理。[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300 kg/hm2、基追比例为5∶5时,穗下节间长占总长比例最高,籽粒产量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明麦1号 氮肥运筹 茎蘖动态 节间配置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顾巍巍 顾树平 +2 位作者 张强 沈杰 袁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95-100,共6页
以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23'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方式对秸秆还田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氮化肥施用量300 kg/hm^2、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为30%时水稻产... 以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23'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方式对秸秆还田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氮化肥施用量300 kg/hm^2、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为30%时水稻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降低高峰苗数,提高成穗率、结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 产量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幅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树平 张强 +3 位作者 沈杰 左京 程婷 周定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以‘武运粳2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5个不同播幅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条播水稻的产量随着播幅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播幅为5 cm时的产量最高,达到9.064 t/hm^2... 以‘武运粳2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5个不同播幅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条播水稻的产量随着播幅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播幅为5 cm时的产量最高,达到9.064 t/hm^2;播幅的增大有利于提高中期水稻分蘖能力和缓解高峰苗后分蘖消亡速率,播幅5 cm的高峰苗数比2 cm的增加了8.1%,而无效分蘖消亡速度降低了9.9%,最终有效穗数多;播幅5 cm基部第一、二节间总长比2 cm处理减少了3.32 cm;高效叶面积比例比2 cm处理增加了3.47,播幅大的处理节间和上层叶面积的配置更加合理,更易于塑造抗倒和高光效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群体质量 机播 播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农场稻虾生态种养模式及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强 顾巍巍 +3 位作者 沈杰 郭惠宝 杨国栋 姚佳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68-71,共4页
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综合效益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已成为规模化经营主体广泛应用的综合种养模式。以光明米业长江基地稻虾生态种养基地为调查样本,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和定位试验,研究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的... 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综合效益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已成为规模化经营主体广泛应用的综合种养模式。以光明米业长江基地稻虾生态种养基地为调查样本,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和定位试验,研究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和生态效应,阐明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规模化农场稻虾生态种养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生态种养模式 关键技术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规模化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密度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强 胡海娟 +1 位作者 顾树平 李进前 《上海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0-41,61,共3页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以水稻品种"武运粳23号"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武运粳23号"在6月10日播种、播种密度在12万苗/667m2时,群体质量最优...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以水稻品种"武运粳23号"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武运粳23号"在6月10日播种、播种密度在12万苗/667m2时,群体质量最优,产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条稻 播期 密度 产量 群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封闭药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对比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东 陈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为筛选出适用于江苏省海丰地区小麦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特研究了氟噻草胺、丙草胺和氟噻·吡酰·呋草酮等药剂单剂或组合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每667 m^(2)施用33%氟噻... 为筛选出适用于江苏省海丰地区小麦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特研究了氟噻草胺、丙草胺和氟噻·吡酰·呋草酮等药剂单剂或组合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小麦播后苗前,每667 m^(2)施用33%氟噻·吡酰·呋草酮悬浮剂80 mL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均较好,施药后对小麦有轻微药害,但不会影响小麦正常出苗和植株生长等;每667 m^(2)施用41%氟噻草胺悬浮剂20 mL+20%氟吡酰草胺悬浮剂20 mL和每667 m^(2)施用50%丙草胺乳油100 mL+30%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10 g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的防治效果也均较好,且施药后对小麦无明显药害,对小麦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药剂 麦田杂草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的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巍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2期10-12,共3页
植保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来常规植保使用的机械存在着机具老化、更新缓慢、作业效率低、用工量大、防治效果差、对人体伤害大等问题。通过引进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与常规植保机械开展对比试验表明:其具有工作效率高、防治效果... 植保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来常规植保使用的机械存在着机具老化、更新缓慢、作业效率低、用工量大、防治效果差、对人体伤害大等问题。通过引进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与常规植保机械开展对比试验表明:其具有工作效率高、防治效果佳、节本增效显著等效果,是今后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机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保 现状 对比试验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简报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帅娣 黄玉杰 +1 位作者 陈国平 龚明强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3期94-94,97,共2页
为研究氨基酸水溶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光明米业农业技术中心在试验农场内进行了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内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能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为研究氨基酸水溶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光明米业农业技术中心在试验农场内进行了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内喷施氨基酸水溶肥,能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及经济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氨基酸水溶肥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梅锦培 杨国栋 +2 位作者 沈杰 郭惠宝 姚佳锋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78-80,共3页
为调优上海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于2018年开展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 为调优上海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于2018年开展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在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6 kg的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8∶2为宜,此时"南粳9108"的产量较高,稻米品质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9108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文庆 周定邦 +2 位作者 龚明强 王爽 万波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28-130,共3页
为探明不同药剂组合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提高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水稻种植水平,特在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的试验田内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施用40%稻瘟灵乳油1500 mL/hm2+30%嘧菌酯悬浮剂375 mL/hm2... 为探明不同药剂组合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提高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水稻种植水平,特在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的试验田内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施用40%稻瘟灵乳油1500 mL/hm2+30%嘧菌酯悬浮剂375 mL/hm2,再在齐穗期施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对水稻叶瘟、穗颈瘟均有较好的防效,据第2次施药后15 d调查,叶瘟病指防效为87.5%,穗颈瘟病指防效为100.0%;水稻产量也有所提高,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较空白对照提高19.05%和1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