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肺炎二号方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成分和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天怡 焦广洋 +6 位作者 黄豆豆 陈勇 徐德铎 邱实 陈万生 张凤 王博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27-1145,共19页
目的:系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种预防方(湖北方,肺炎二号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HPLC-Q-TOF/MS)对该方剂的入血成分进行... 目的:系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种预防方(湖北方,肺炎二号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HPLC-Q-TOF/MS)对该方剂的入血成分进行全面分析,采用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鉴定得到的入血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并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7.2绘制关联网络图,最后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B-Dock在线分子对接平台对关键靶点与入血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Ligplot软件展示Affinity值较好的对接组合,以验证肺炎二号方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作用。结果:该方剂的体外化合物识别共有52个化学成分,其中入血成分13个,主要来自黄芪、麸炒白术、防风、金银花和陈皮。上述化合物作用于17个核心靶点,包括MAPK3、TNF等靶点与炎症有关,MPO等靶点与氧化应激有关,VEGFR、KDR等靶点与血管内皮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入血化合物与关键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肺炎二号方中所含化合物通过参与调节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和细胞生理等活动,调节IL-17、PI3K-Akt、MAPK等通路来发挥预防新冠肺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被引量:98
2
作者 廖丽娜 李鑫 +3 位作者 黄菲 陶霞 陈万生 邬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25,共3页
目的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运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后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处方超剂量用药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7.10%降到0.14%,药物相互作用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0.49%降到0.06%... 目的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运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后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处方超剂量用药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7.10%降到0.14%,药物相互作用从平均不合格处方率0.49%降到0.06%,窗口不合理处方干预流转单平均降低了84%,门诊处方合格率由2016年的79.31%上升到2017的97.79%。结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能够做到从源头上对医生不合格处方进行有效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合理用药 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中7种成分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俊斌 王璇 +3 位作者 陈燕红 李君丽 吕闪闪 孙连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5-二咖啡酰奎宁、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鼠曲草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5-二咖啡酰奎宁、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鼠曲草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288 nm;柱温30℃。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8%~103.8%,RSD 0.88%~1.74%。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鼠曲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