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妍 王志勤 林兆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47-349,352,共4页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氨基酸代谢、肠道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结果:(1)氨基酸代谢:观察组的血清赖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肠道细菌移位:观察患者粪便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反应:观察组血清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预防肠道细菌移位、改善氨基酸代谢、缓解炎症反应,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理想的支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谷氨酰胺 氨基酸代谢 肠道细菌移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4-2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讨论意见与专家点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维勤 许永华 +26 位作者 赵良 林兆奋 郑春华 乔建丽 宋举贤 郑鸣谷 李梅 黄晓峰 秦建国 吴德柱 杨永锐 蔡绍环 林雨冬 娄运池 高友兵 刘伟 朱世宏 刘于红 张志成 陈右江 杜成雄 许可 郭小东 王立祥 史宏志 张薇 胡文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2-893,共2页
腹腔间隙综合症(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所引起的心血管、肺、肝、肾、胃肠及中枢神经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本刊于2007年第4期刊登了在“病例4-1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间... 腹腔间隙综合症(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所引起的心血管、肺、肝、肾、胃肠及中枢神经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本刊于2007年第4期刊登了在“病例4-1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的病历摘要,3个月来,共有14个单位的普通外科医师和ICU医师对本病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讨论意见综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隙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重症胰腺炎 病例 专家 外科医师 腹内压升高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元中NF-кB的表达
3
作者 潘曙明 孟庆刚 +4 位作者 谢晓宇 杨兴易 林兆奋 陈德昌 景炳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28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采用窒息合并0.5m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 目的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28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以及复苏后3、6、12、24h组。采用窒息合并0.5mmol/L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停跳5min后开始心肺复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复苏后各时间段神经细胞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复苏后6、12h海马区NF-κB表达明显增加,至24h已达11.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海马区周围的胶质细胞也有NF-κB表达。结论 NF-κB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增加,可能具有保护和损伤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大鼠 脑神经元 NF—κB 表达 心跳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压监测辅助IAH/ACS高危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22
4
作者 茅艇华 邵小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评价腹内压监测在辅助IAH/ACS高危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上海长征医院综合ICU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且存在IAH/ACS高危风险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零感~?尿动力监控仪监测腹内... 目的 :评价腹内压监测在辅助IAH/ACS高危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上海长征医院综合ICU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且存在IAH/ACS高危风险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零感~?尿动力监控仪监测腹内压,n=60)和对照组(传统水柱法监测腹内压,n=60),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胃残余量、腹内压及营养液喂养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92%vs 28.33%,P<0.01;平均胃残余量、腹内压均低于对照组[(50.12±10.66)ml vs(101.54±25.81)ml、(8.28±2.35)cm H_2O vs(12.36±2.51)cm H_2O,P<0.05],实验组病人肠内营养液目标喂养完成率及达标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改善[88.3%vs.71.7%、(2.94±0.78)d vs.(3.78±1.02)d,P<0.05]。结论 :腹内压监测可辅助IAH/ACS高危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降低病人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营养耐受程度,改善肠内营养目标喂养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