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IL-1β及IL-6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弘 沈茜 +2 位作者 章同华 秦永文 张国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和方法: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6对微血管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调节。结果:5×104U/L的TNFα和IL-1β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 目的和方法: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IL-1β、IL-6对微血管内皮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调节。结果:5×104U/L的TNFα和IL-1β可明显增加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诱导内皮6h),并分别于105U/L、2×105U/L浓度时使中性粒细胞粘附数达高峰,但不同浓度的IL-6均未使粘附增加,免疫组化ABC法证实了同样的结果。进一步用抗ICAM-1和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表明,两种抗体在5mg/L浓度下可显著阻断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结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主要通过粘附分子ICAM-1/LFA-1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TNFΑ IL 中性粒细胞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慢、快经区域对犬和人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影响
2
作者 孙立民 廖德宁 +1 位作者 林继军 赵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2期90-93,共4页
本文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慢、快径区域对大和人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4条,体重11±1.2kg.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7例,年龄29~65岁.阵发性房颤患者4例,年龄62~70岁,其中2例为短P-R间期综合征.均先采用“... 本文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慢、快径区域对大和人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4条,体重11±1.2kg.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7例,年龄29~65岁.阵发性房颤患者4例,年龄62~70岁,其中2例为短P-R间期综合征.均先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区域后,若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或房颤时平均R-R间期无明显变化,则加行“快径”区域消融.房颤诱发采用猝发脉冲电刺激(人)或静滴氯化乙酰胆碱后猝发脉冲电刺激(犬).结果 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5例经下位法射频消融阻断慢径,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及诱发房颤时平均R-R间期明显延长(222±33ms vs 285±42ms和539±44ms vs 656±53ms P<0.01),无并发症.4条大及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均无房室结双径路表现,选择性消融“慢径区域”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房颤时平均R—R间期无明显变化,加行“快径区域”消融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房颤时平均R—R间期明显延长(犬145±16ms vs 185±22ms和305±13ms vs 403±17ms P<0.01,人220ms vs 490ms和367ms vs 690msP<0.01),1例房颤患者术后3天出现Ⅲ°AVB,2周后恢复为Ⅰ°AVB.本文还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消融快径区域时,房侧靶点(A/V>1)较室侧靶点(A/V<1)更易于造成Ⅲ°AVB.结论 选择性射频消融慢径区域对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电流 导管消融 房室结 心房颤动 心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庞阳 梁春 +2 位作者 伍锋 厉娜 黄志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肌腱蛋白C(TN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患者200例,按照冠心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88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肌腱蛋白C(TN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患者200例,按照冠心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88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11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TNC水平,并分析TNC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和风险比。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02例(51.0%)。ACS组的体质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率、TNC、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均为P<0.05)。随访12个月,4例(2.0%)失访。MACEs共发生21例,SAP组和ACS组的MAC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0.2%比10.7%,P=0.91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TNC预测MACEs的最佳截断值为52.3 ng/ml,曲线下面积为0.75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吸烟(HR=2.43,95%CI:1.56~2.37)、糖尿病(HR=1.26,95%CI:1.19~1.87)、TNC(HR=1.27,95%CI:1.16~1.65)和肌钙蛋白I(HR=1.14,95%CI:1.08~1.44)是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结论TN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蛋白C 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