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 被引量:15
1
作者 范晓彧 杨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从病灶形态学及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等方面进行诊断。结果: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12例T1WI等信号,48例低信号;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从病灶形态学及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等方面进行诊断。结果: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12例T1WI等信号,48例低信号;15例T2WI等信号,45例高信号;57例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30例呈边缘环状强化,15例呈分支状强化,9例呈均匀强化,6例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6例,Ⅱ型33例,Ⅲ型21例。54例早期增强率>80%,6例<80%但>60%。结论:依据MR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增强率可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几何变形的原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旭峰 闵庆华 +1 位作者 刘树勇 徐小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7-219,共3页
目的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方法以T1加权图像为基准,对1.5T与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图像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参数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序列均存在变形,变... 目的讨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方法以T1加权图像为基准,对1.5T与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进行回顾,分析图像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参数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图像序列均存在变形,变形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磁敏感性的差异与梯度磁场的非线性;通过参数优化可以适当提高图像质量。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几何变形主要是由于组织磁敏感性差异与涡流导致的梯度磁场的非线性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磁敏感性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四肢关节低场强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红梅 李永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研究四肢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磁共振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RA612例1157个关节的低场强(0.2T)磁共振表现。结果:低场强磁共振可以清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骨髓水肿、软骨与骨侵蚀、腱鞘炎、... 目的:研究四肢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磁共振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RA612例1157个关节的低场强(0.2T)磁共振表现。结果:低场强磁共振可以清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骨髓水肿、软骨与骨侵蚀、腱鞘炎、囊肿、肌腱断裂、米粒体形成等病变形态及信号特点。结论:低场强MRI可以全面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过程,对RA诊断、治疗随访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