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人的认知功能和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峥 张明园 +3 位作者 江三多 陈建新 冯国鄞 R.Katzman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A00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索不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老人的认知功能减退的联系。方法 对523名完成7年中前后两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社区老人进行APOE测定,分析认知功能缺损与APOE各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 (1)7年前后的MMSE总分平均下降5.66分,... 目的 探索不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老人的认知功能减退的联系。方法 对523名完成7年中前后两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社区老人进行APOE测定,分析认知功能缺损与APOE各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 (1)7年前后的MMSE总分平均下降5.66分,有显著差异(P<0.01);(2)从APOE不同基因型的MMSE变化的比较(F检验)可以发现,(?)2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3)对认知功能与APOE基因型进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4的OR值最大,依次为(?)2/(?)4、(?)3/(?)4、(?)3/(?)3、(?)2/(?)3,把原始数据回代入回归方程,符合率达71.51%。结论 (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认知功能确有明显减退,并且受损程度以高龄、低教育程度者更为显著;(2)APOE检测对老人的认知功能改变具有预测价值;(3)认知功能缺损与APOE各基因型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 认知功能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和异常胰腺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国良 韩洪杰 +2 位作者 杨振燕 吴元佐 邱世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正常胰腺组和异常胰腺组CT表现的比较分析 ,提高对正常和异常胰腺CT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使用Philips公司的Tomoscan -CX -Q型全身CT机 ,对患者行上腹部的平扫及增强扫描。正常组有 12 0例 ,异常组6 5例。结果 CT清晰... 目的 通过对正常胰腺组和异常胰腺组CT表现的比较分析 ,提高对正常和异常胰腺CT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使用Philips公司的Tomoscan -CX -Q型全身CT机 ,对患者行上腹部的平扫及增强扫描。正常组有 12 0例 ,异常组6 5例。结果 CT清晰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位置 ,并可显示胰实质的密度及造影增强情况 ,还可以显示胰管、胰周情况。胰腺的异常CT征象为胰腺体积增大、肿块、胰周脂肪层次不清及增强后胰腺内低密度影等。结论 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图像数字化处理软件,提高乳癌X线诊断率(附128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宗浩 阮永良 +2 位作者 党云文 田军 薛小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研究自编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 ,提高钼靶X线片中乳癌的诊断率。材料与方法 :应用图像数字处理的计算机技术编制软件 ,对 12 8例乳腺癌X线片 (包括 8例T0 级乳腺癌、19例假阳性和 2 5例假阴性病乳腺癌 )进行图像分析 ,并作回顾性研... 目的 :研究自编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 ,提高钼靶X线片中乳癌的诊断率。材料与方法 :应用图像数字处理的计算机技术编制软件 ,对 12 8例乳腺癌X线片 (包括 8例T0 级乳腺癌、19例假阳性和 2 5例假阴性病乳腺癌 )进行图像分析 ,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处理的乳腺X线片图像清晰度明显提高 ,良、恶性肿瘤图像有明显的差异 ,早期乳腺癌微小钙化灶的显示尤为清晰。结论 :自编的计算机软件 ,应用于乳腺钼靶X线片的数字化图像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X线诊断 乳腺癌 计算机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途精神病的临床特征和生理指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峥 吴文源 +3 位作者 李春波 刘德英 陈晓明 李志民 《上海精神医学》 1996年第4期226-226,共1页
目的:进一步探索旅途精神病的主要发病观律和临床特征,为更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旅途精神病的发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确保铁路安全运输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旅行卫生调查表》,对乘97/98次(郑州—乌鲁木齐)、113/114次... 目的:进一步探索旅途精神病的主要发病观律和临床特征,为更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旅途精神病的发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确保铁路安全运输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旅行卫生调查表》,对乘97/98次(郑州—乌鲁木齐)、113/114次(成都—乌鲁木齐)、143/144次(西安—乌鲁木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途精神病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胞菌素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晓恬 石苇 +4 位作者 刘兴元 梅竹 杨剑倩 王耀平 应大明 《中国小儿血液》 200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探讨环胞菌素 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方法 ,疗效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 CSA对 34例儿童再障行免疫抑制治疗 (IS) ;部分重型再障(SAA)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HDIG) ,均以雄性激素作为辅... 探讨环胞菌素 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方法 ,疗效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 CSA对 34例儿童再障行免疫抑制治疗 (IS) ;部分重型再障(SAA)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HDIG) ,均以雄性激素作为辅助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 4例 ,缓解 1 1例 ,明显进步 8例 ,总有效率为 6 7.6 5 % ;其中 2 9例 SAA总有效率为 6 5 .5 2 % ,1 8例慢性重型再障 (SAA- )有效率为5 5 .5 6 % ;1 1例急性再障 (SAA- )总有效率达 81 .82 % ,单项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AA的年龄 ,性别和治疗前外周血象等因素与 CSA有效率无关 ;但病程较短者 (<1 2个月 )有效率较高 ;CSA与 ATG等行联合 IS则有效率可明显提高。结论 :CSA为治疗儿童再障的有效方法之一 ,SAA拟选用联合 IS,雄性激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环胞菌素A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校正果糖胺在糖尿病监测中的评价
6
作者 蒋晓峰 孙永顺 贺铭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6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校正果糖胺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40)果糖胺、空腹血糖、HbA_(1c)、蛋白校正果糖胺,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果糖胺与总蛋白校正果糖胺相关(r=0.705,P<0.01),与... 目的:探讨蛋白校正果糖胺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40)果糖胺、空腹血糖、HbA_(1c)、蛋白校正果糖胺,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果糖胺与总蛋白校正果糖胺相关(r=0.705,P<0.01),与白蛋白校正果糖胺相关(r=0.813,P<0.01),与空腹血糖相关(r=0.676);空腹血糖与白蛋白校正果糖胺相关(r=0.731);HbA_(1c)与果糖胺相关(r=0.523),与白蛋白校正果糖胺相关(r=0.68)。结论:血浆果糖胺测定能较好地反映近期血糖变化,当进行白蛋白浓度校正时更能反映近期实际血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果糖胺 白蛋白 HBA1C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国良 龚承友 +1 位作者 鲁星燧 陈国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 表现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了早期(48 小时内) 经CT 检查并经多次CT 随访的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和血尿淀粉酶均符合的50 例患者,平扫及团注法增强扫描,观察胰腺密度、体积、包膜改变,积液范围及程度...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 表现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了早期(48 小时内) 经CT 检查并经多次CT 随访的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和血尿淀粉酶均符合的50 例患者,平扫及团注法增强扫描,观察胰腺密度、体积、包膜改变,积液范围及程度,特别注意了脾出血和脾血管受侵的危重征象。结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CT 图像均能做出明确诊断。多部位胰腺坏死及胰周积液超过2 个部位以上是产生并发症和临床预后较差的指征。结论:在坏死性胰腺炎诊断中CT 是最直观和显示受侵部位最清晰的影像手段,早期CT 扫描,适时CT 随访是估价临床预后有力依据之一,脾血管受侵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坏死性胰腺炎 CT影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奈普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伟 顾牛范 +2 位作者 施慎逊 李华芳 陆峥 《上海精神医学》 1999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 验证噻奈普汀(Tianeptine)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符合CCMD-2-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经安慰剂清洗3-7天后,被随机分入噻奈普汀治疗组和阿米替林治疗组,治疗剂量分别为37.5mg/日和/150mg/日,疗程为6周。疗效... 目的 验证噻奈普汀(Tianeptine)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符合CCMD-2-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经安慰剂清洗3-7天后,被随机分入噻奈普汀治疗组和阿米替林治疗组,治疗剂量分别为37.5mg/日和/150mg/日,疗程为6周。疗效评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安全性评价采用不良反应清单(AMDP-5),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周各评定一次。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和ECG等。结果 共入组26例,噻奈普汀和阿米替林组各15例。根据HAMD减分率评价(减分率>25%为有效),6周末达噻奈普汀组的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阿米替林组的69.2%(P<0.05)。6周末噻奈普汀组的HAND总分平均下降73%,而阿米替林组为48%,差别有显著意义(P=0.029)。两药的起效时间均在第2周。噻奈普汀的抗焦虑作用在第一周末即有显著效果,6周末的HAMA总分平均下降68%,显著高于阿米替林组的33%(P=0.0196)。噻奈普汀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结论 噻奈普汀具有肯定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6周末的临床疗效优于阿米替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奈普汀 阿米替林 抑郁症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脑血流灌注的SPECT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万黎 李春波 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焦虑症是神经症的常见类型,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指出其终生患病率为1.5%~3.5%,并且有相当一些(15%~48%)病人病程迁延达10年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焦虑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缓慢... 焦虑症是神经症的常见类型,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指出其终生患病率为1.5%~3.5%,并且有相当一些(15%~48%)病人病程迁延达10年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焦虑症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缓慢,阻碍着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各类焦虑障碍的误诊率可达50%以上,使得焦虑症的患病率有所上升。 近年来,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SPECT)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为研究提供了新手段。SPECT是一种电子计算机与旋转式γ照相机及单一发射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相结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脑血流灌注 SPECT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斐 曹建淳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 6例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 (HAHP)的临床资料,探讨 HAHP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 6例 HAHP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并综合文献报告。结果 6例病人全部符合 Bushman等 1988年提出的 HA诊断标准,其... 目的通过分析 6例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 (HAHP)的临床资料,探讨 HAHP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 6例 HAHP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并综合文献报告。结果 6例病人全部符合 Bushman等 1988年提出的 HA诊断标准,其中 5例确诊, 1例拟诊。 2例疑诊 HAHP。 6例病人都接受了 B族维生素、地巴唑、胞二磷胆碱、安坦等药物治疗,但几无疗效。结论 HAH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HAHP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神经影像资料可能有助诊断。迄今, HAHP尚无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凝集试验检测O1群霍乱弧菌
11
作者 陈兆鹏 周纪芬 +3 位作者 单咏梅 袁应华 李温茂 刘忠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8-139,共2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O1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用抗O1群霍乱弧菌多价单克隆抗体致敏胶乳,建立起胶乳凝集试验(LAT),检测粪便标本6h培养物中的霍乱弧菌。LAT检测的敏感性为5×105CFU/ml,检测过程小于5...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O1群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用抗O1群霍乱弧菌多价单克隆抗体致敏胶乳,建立起胶乳凝集试验(LAT),检测粪便标本6h培养物中的霍乱弧菌。LAT检测的敏感性为5×105CFU/ml,检测过程小于5min。在92例临床标本中,44例培养阳性者LAT法均阳性,48例培养阴性者中,有1例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凝集试验 霍乱弧菌 霍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生化和分子标志
12
作者 张旭 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1999年第4期233-235,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脑病,主要症状是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并导致行为和人格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广泛的大脑相关皮质和边缘的神经退行性变有关,病理学特征为突触和神经元脱失、老年斑、神经元内的成对螺旋丝(即神经原纤维缠...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脑病,主要症状是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并导致行为和人格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广泛的大脑相关皮质和边缘的神经退行性变有关,病理学特征为突触和神经元脱失、老年斑、神经元内的成对螺旋丝(即神经原纤维缠结)、刚果红性脑血管病等。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NTP 淀粉样蛋白衍生物 TAU蛋白 氧化应激 炎症 APOE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13
作者 罗明 宋浩明 +1 位作者 邓兵 邓南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的校正QT离散度 (QTcd)改变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培哚普利 (雅施达 )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将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5 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 2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的校正QT离散度 (QTcd)改变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培哚普利 (雅施达 )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双盲法将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5 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 2 6例和安慰剂组 2 6例 ,分别给予培哚普利及安慰剂口服治疗 6周 ,并对治疗前后的QTcd、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血醛固酮 (Al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和室壁运动指数 (WMI)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者的QTcd、AngⅡ、Ald及WMI均明显升高 ,LVEF下降。经培哚普利治疗后 ,QTcd、AngⅡ、Ald及WMI均明显下降 ,LVEF改善。QTcd与AngⅡ、Ald及WMI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r=0 .418,P <0 .0 1;r=0 .2 15 ,P <0 .0 5 ;r=0 .487,P <0 .0 1) ,QTcd与LVEF存在负相关 (r=- 0 .372 ,P<0 .0 1)。结论 老年AMI患者QTcd明显升高 ;培哚普利能改善QTcd ,可能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老年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校正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细菌性疾病患者SIL-2R水平的动态观察
14
作者 王新敏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8期850-851,共2页
白细胞介素Ⅱ(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均是源于T细胞的淋巴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急性菌病患者为对象,检测其疾病初期和恢复期SIL-2R水平,以探索SIL-2R在急性菌病中的作用及与病情病程的关系。1 对象... 白细胞介素Ⅱ(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均是源于T细胞的淋巴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急性菌病患者为对象,检测其疾病初期和恢复期SIL-2R水平,以探索SIL-2R在急性菌病中的作用及与病情病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Q7年4至9月,对临床、大便镜检及培养符合急性菌病诊断标准的33例患者进行观察,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男18例,女15例。轻型11例,普通型16例,中毒休克型6例。正常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疾病 急性 SIL-2R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