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铜富氧吹炼工艺的模型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扣根 洪新 +2 位作者 杨慧振 蔡乔方 俱拴霞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2期42-46,共5页
开发了铜转炉富氧吹炼冰铜过程的动态物料和能量控制模型及富氧吹炼节能模型,分析计算富氧浓度对物料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并预测富氧对转炉烟气在生成量、吹炼时间、冷料加入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与实践生产数据吻合较好.根据开发的模型... 开发了铜转炉富氧吹炼冰铜过程的动态物料和能量控制模型及富氧吹炼节能模型,分析计算富氧浓度对物料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并预测富氧对转炉烟气在生成量、吹炼时间、冷料加入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与实践生产数据吻合较好.根据开发的模型,可以进一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实际生产,优化富氧吹炼工艺参数,并寻求最佳富氧浓度,指导冰铜富氧吹炼生产的操作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铜 富氧吹炼 模型 火法冶金 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平控渣技术在溅渣护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祝新发 陈嘉颖 耿淑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冷态和热态模拟试验对溅渣过程作了研究 ,测定了溅渣过程中的音平曲线 .结果表明 ,溅渣效果与渣中固相物质的比例和粒度密切相关 ,应用音平控渣技术可以判断溅渣情况和效果 .分析和解释了溅渣调质过程中的孕育期 ,讨论了提高溅渣效果... 以冷态和热态模拟试验对溅渣过程作了研究 ,测定了溅渣过程中的音平曲线 .结果表明 ,溅渣效果与渣中固相物质的比例和粒度密切相关 ,应用音平控渣技术可以判断溅渣情况和效果 .分析和解释了溅渣调质过程中的孕育期 ,讨论了提高溅渣效果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平控渣 孕育期 转炉炼钢 溅渣护炉 炉渣状态 固相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悬浮无容器激光加热技术的应用:MgTi_(2)O_(5)晶体及其熔体微结构的原位超高温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国鹏 尤静林 +4 位作者 王建 龚晓晔 赵玉帆 张庆礼 万松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07-2513,共7页
搭建气体动力学悬浮无容器激光加热装置耦合皮秒级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突破常规加热法的温度与坩埚材料的限制的同时,依靠皮秒级脉冲激光极短的测量周期大幅度屏蔽高温极端条件下黑体辐射对拉曼信号的干扰。并利用该平台首次原位测定了... 搭建气体动力学悬浮无容器激光加热装置耦合皮秒级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突破常规加热法的温度与坩埚材料的限制的同时,依靠皮秒级脉冲激光极短的测量周期大幅度屏蔽高温极端条件下黑体辐射对拉曼信号的干扰。并利用该平台首次原位测定了高熔点MgTi_(2)O_(5)超高温下(1903、1953和2003 K)的高信噪比熔体拉曼光谱。并通过耦合三代增强型电荷耦合探测器(ICCD)与纳秒级脉冲激光实现测定MgTi_(2)O_(5)晶体样品室温(RT)到1673 K的完整温度范围的原位拉曼光谱。在RT升至1953 K的升温过程中晶体的拉曼光谱出现展宽和红移现象,相对强度降低,当温度升高到熔体(2003 K)成为单一宽泛的包络线,表明此时晶体的长程有序的结构已经被破坏,体系内微结构发生本质改变。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其常温拉曼光谱,比照实验光谱,对主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分析,拉曼光谱位移低于350 cm^(-1)的低波数区的振动主要归属于晶体的晶格振动,中波数区域485 cm^(-1)的振动峰为Ti—O—Ti弯曲振动,主要特征峰648 cm^(-1)处为TiO_(6)八面体内O—Ti伸缩振动;787 cm^(-1)处为TiO_(6)八面体内O—Ti—O的弯曲振动。对熔体结构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模拟了系列团簇模型的拉曼光谱,获得了特征振动模式的波数和散射截面,实验拉曼光谱采用散射截面校正后,解谱并定量分析了熔体中团簇结构的分布。定量分析显示,MgTi_(2)O_(5)晶体熔化后,存在TiO_(4)四面体构型(不同构型的Q_(i)相对摩尔分数分别为54.6%Q_(0)、20.1%Q_(1)、5.0%Q_(2)、4.8%Q_(3),Q_(i)为不同桥氧数i的钛氧四面体)和TiO_(6)八面体构型(H_(0)的相对摩尔分数为14.8%,H_(0)为孤立的六配位钛氧八面体)。Ti^(4+)主要以孤立四面体结构Q_(0)、二聚体结构Q_(1)四配位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孤立的钛氧八面体H_(0)六配位的形式存在。结果表明:MgTi_(2)O_(5)熔体成分中占较大比例的孤立结构,破坏了体系网络连接性,抑制了玻璃形成能力,因此该高温熔体不具备形成玻璃的条件。在升温过程中MgTi_(2)O_(5)晶体的拉曼光谱显示无相变发生;熔融过程中,晶体微结构中的Ti—O多面体结构由单一TiO_(6)型转变为TiO_(4)与TiO_(6)型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Ti_(2)O_(5)晶体 超高温原位拉曼光谱 熔体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Raman光谱测试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蒋国昌 尤静林 +1 位作者 余丙鲲 黄世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高温Raman谱是现代揭示物质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为了能在高温下对冶金熔体等物质进行Raman光谱的测定 ,研究分析了国际上的各种测定高温Raman光谱的方法 ,实施了对JYU10 0 0型Raman光谱仪... 高温Raman谱是现代揭示物质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为了能在高温下对冶金熔体等物质进行Raman光谱的测定 ,研究分析了国际上的各种测定高温Raman光谱的方法 ,实施了对JYU10 0 0型Raman光谱仪的改造 ,以及提出进一步提高谱仪高温测定性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高温测定性能 拉曼光谱仪 Iguc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叶片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任忠鸣 韩东宇 +6 位作者 玄伟东 陈超越 帅三三 徐松哲 俞晟 余建波 王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2-747,共26页
涡轮叶片是燃气轮机的核心热端部件,其研发和制造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概述了燃气轮机叶片制备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围绕燃气轮机叶片的定向凝固、微观组织的电磁场辅助调控、陶瓷型芯制备、... 涡轮叶片是燃气轮机的核心热端部件,其研发和制造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概述了燃气轮机叶片制备技术的近期研究进展.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围绕燃气轮机叶片的定向凝固、微观组织的电磁场辅助调控、陶瓷型芯制备、尺寸精度控制、高温合金纯净化冶炼、增材制造等,介绍了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高温合金 叶片 定向凝固 陶瓷型芯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GeO_(2)二元系功能晶体的熔体微结构的拉曼光谱定量研究
6
作者 赵玉帆 尤静林 +7 位作者 王世祥 刘国鹏 夏翔 解迎芳 盛美琴 徐飞燕 TANG Kai LU Limi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3-1544,共12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Li_(4)GeO_(4)、Li_(6)Ge_(2)O_(7)、Li_(2)GeO_(3)和Li_(2)Ge_(2)O_(5)四种Li_(2)O-GeO_(2)二元系晶体,并通过原位高温拉曼光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对晶态到熔态的结构演变过程以及熔体微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Li_(4)GeO_(4)、Li_(6)Ge_(2)O_(7)、Li_(2)GeO_(3)和Li_(2)Ge_(2)O_(5)四种Li_(2)O-GeO_(2)二元系晶体,并通过原位高温拉曼光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对晶态到熔态的结构演变过程以及熔体微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Li_(4)GeO_(4)、Li_(6)Ge_(2)O_(7)和Li_(2)GeO_(3)熔体分别由[GeO_(4)]^(4-)、[Ge_(2)O_(7)]^(6-)、[GeO_(3)]^(2-)和Li^(+)构成,而Li_(2)Ge_(2)O_(5)晶体在升温至熔融状态过程中由[GeO_(4)]^(4-)四面体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逐渐向更小的[Ge_(3)O_(9)]^(6-)三元环递变。另外,通过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对团簇结构单元进行了设计、优化和计算,并将理论计算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校正熔体实验拉曼光谱的新方法。我们通过引入精细结构概念并利用高斯函数对拉曼光谱中[GeO_(4)]^(4-)四面体非桥氧的伸缩振动包络峰进行了分峰解谱,得到了这4种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的不同结构(Qi,i表示每个[GeO_(4)]^(4-)四面体中桥氧的个数,i=0~4)单元含量的定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O-GeO_(2)晶体 高温拉曼光谱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微结构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法兰盘热锻模具磨损失效的实验分析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施渊吉 黎军顽 +2 位作者 吴晓春 左鹏鹏 周路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采用扫描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镜对汽车法兰盘热锻模具的表面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其磨损失效机理.同时,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热模锻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模具预热温度、锻造速率和模具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模具磨损的影响.... 采用扫描白光干涉仪和扫描电镜对汽车法兰盘热锻模具的表面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其磨损失效机理.同时,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热模锻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模具预热温度、锻造速率和模具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模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后模具表面出现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现象,其中磨粒磨损造成的模具损伤程度最高,最大磨损深度约为100μm;数值分析表明,当模具预热温度为250℃,锻造速率为300 mm/s时,锻后模具最高温度低于模具材料AISI H13钢的许用温度(620℃),且模具磨损深度达到最低水平;相比于淬回火热处理工艺,采用离子渗氮处理可使锻后模具最大磨损深度由7.2×10–5 mm下降至1.3×10–5 mm,磨损幅度降低82%,模具服役寿命提高约5.5倍,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磨损 热锻 有限元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T法AlN单晶生长技术研究进展及其面临挑战 被引量:14
8
作者 付丹扬 龚建超 +3 位作者 雷丹 黄嘉丽 王琦琨 吴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41-1156,共16页
氮化铝(AlN)具有超宽禁带宽度(6.2 eV)、高热导率(340 W/(m·℃))、高击穿场强(11.7 MV/cm)、良好的紫外透过率、高化学和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氮化镓基(GaN)高温、高频、高功率电子器件以及高Al组分深紫外光电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 氮化铝(AlN)具有超宽禁带宽度(6.2 eV)、高热导率(340 W/(m·℃))、高击穿场强(11.7 MV/cm)、良好的紫外透过率、高化学和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是氮化镓基(GaN)高温、高频、高功率电子器件以及高Al组分深紫外光电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物理气相传输(PVT)法是制备大尺寸高质量AlN单晶最有前途的方法。本文介绍了AlN单晶的晶体结构、基本性质及PVT法生长AlN晶体的原理与生长习性。基于AlN单晶PVT生长策略,综述了自发形核工艺、同质外延工艺及异质外延工艺的研究历程,各生长策略的优缺点及其最新进展。最后对PVT法生长AlN单晶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单晶 PVT 自发形核生长 同质外延生长 异质外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磁场下电子束运动行为仿真
9
作者 田智睿 付维达 +8 位作者 郝龙 张小新 蒋丹青 胡涛 陈超越 余建波 谭毅 任忠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3-2355,共13页
电子束具有能量集中、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点,广泛用于金属精炼、增材制造等金属加工领域。在电子束熔炼过程中引入外磁场,可调控熔体流动与凝固组织,改善材料性能,但磁场会导致电子束偏转,造成熔区偏移。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基于COMSOL仿... 电子束具有能量集中、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点,广泛用于金属精炼、增材制造等金属加工领域。在电子束熔炼过程中引入外磁场,可调控熔体流动与凝固组织,改善材料性能,但磁场会导致电子束偏转,造成熔区偏移。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基于COMSOL仿真软件对静磁场下电子与电子束在不同外加磁场强度、发射角、扫描角及发射距离参数下的运动行为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磁场下电子束与单电子的运动行为相似;在一定外加磁场下实现电子束熔炼需满足一定的临界发射角和扫描角条件,如在背景磁场为0.15 T时,发射角需小于35°,且当发射角为0°时,扫描角介于−3.5°~+3.5°之间;磁场越强,电子(束)偏转越剧烈,其临界条件范围越窄;磁场对电子(束)具有筛选、聚焦及约束作用,在满足临界发射角和扫描角条件下任意发射距离的电子(束)均能进入坩埚。本研究可为磁场辅助电子束熔炼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炼 磁场 带电粒子运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50)Ni_(50)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空位捕获
10
作者 张伯阳 汪昊 +1 位作者 周涛 吴永全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研究了Cu_(50)Ni_(50)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凝固及其退火过程的空位捕获.结果发现:凝固过程中的空位捕获效应,即被捕获空位浓度的过饱和现象非常明显;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空位浓度显著上升,与平... 通过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研究了Cu_(50)Ni_(50)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凝固及其退火过程的空位捕获.结果发现:凝固过程中的空位捕获效应,即被捕获空位浓度的过饱和现象非常明显;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空位浓度显著上升,与平衡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Cu_(50)Ni_(50)存在一个特征温度T∗,在T>T∗浅过冷温度下,凝固速度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快速增加,在T<T∗深过冷温度下,凝固速度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缓慢下降,表明空位浓度并不是界面生长速度的单值函数;作为合金元素,Cu比Ni更倾向于形成空位原子(vacancy atom,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空位捕获 凝固温度 Cu_(50)Ni_(50)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浸出及氧化行为研究
11
作者 华晓鸣 朱纯成 许茜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3,共9页
高镍锍是重要的铜镍冶炼中间产品。为了剖析其氧化过程的界面反应机理,本文研究了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原理及氧化行为。利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对高镍锍样品进行矿相识别,检测到含有六方硫化镍(Ni_(3)S_(2))、辉铜矿(Cu_(2)S... 高镍锍是重要的铜镍冶炼中间产品。为了剖析其氧化过程的界面反应机理,本文研究了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原理及氧化行为。利用XRD、SEM、EDS等表征手段对高镍锍样品进行矿相识别,检测到含有六方硫化镍(Ni_(3)S_(2))、辉铜矿(Cu_(2)S)、磁铁矿(Fe_(3)O_(4))和镍铁合金(Ni_(3)Fe)。研究了暴露空气中和阳极极化条件下的高镍锍在氨性溶液中的浸出行为,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高镍锍表面浸出前后的变化,利用XPS分析了浸出产物的组成。浸出结果显示Ni_(3)S_(2)、Cu_(2)S先后发生氧化,在原物相表面形成氧化层。利用工作界面对单矿相的锥形电极和多矿相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对比实验,Ni_(3)S_(2)在0 V(vs.SCE)附近开始发生氧化,先分解成NiS_(2)、Ni^(2+)和S^(0),NiS_(2)又进一步分解为Ni^(2+)和S^(0)。Cu_(2)S在0.3 V(vs.SCE)附近发生氧化,生成CuS和Cu_(2)O,在提高电位后进一步氧化生成Cu_(2)O、Cu(OH)_(2)、S^(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锍 浸出 电化学 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O晶体的高温拉曼光谱与高温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仇怀利 王爱华 +3 位作者 尤静林 刘晓静 陈辉 殷绍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5,共4页
阐述了BSO晶体在常温下的结构特征,通过测量晶体在常温下的拉曼光谱,对晶格主要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测量晶体升温至熔化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拉曼光谱,分析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在升温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在高温状态下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 BSO 晶体 常温 升温 高温 分析研究 状态 拉曼光谱 晶格 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CaSiO_3·LiBO_2固溶体中硅氧四面体微结构形态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尤静林 蒋国昌 +1 位作者 文启 徐匡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7-789,共3页
本文测定了xCaSiO3 ·LiBO2 (重量比 ,x =0 ,0 2 5 ,0 33,0 5 0 )系列的拉曼光谱 ,分析了硅氧四面体的微结构形态及其随SiO2 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 ,其微结构单元 ,即Qi(i =0 ~4)均以孤立的硅氧四面体存... 本文测定了xCaSiO3 ·LiBO2 (重量比 ,x =0 ,0 2 5 ,0 33,0 5 0 )系列的拉曼光谱 ,分析了硅氧四面体的微结构形态及其随SiO2 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 ,其微结构单元 ,即Qi(i =0 ~4)均以孤立的硅氧四面体存在 ,且随SiO2 浓度的增加 ,Q2 ,Q4 的丰度有明显增加 ;此外 ,硅氧四面体的伸缩振动谱峰的积分强度总和与SiO2 浓度呈线性相关 ,为采用拉曼光谱直接分析矿物、炉渣、玻璃和土壤中的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CaSiO3·LiBO2固溶体 硅氧四面体 微结构 形态 硅酸盐 偏硼酸锂 拉曼光谱 硅酸钙 二氧化硅 分析 矿物 炉渣 玻璃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O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结构的实时观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仇怀利 王爱华 +2 位作者 尤静林 陈辉 殷绍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1,共3页
实时测量BSO晶体水平区熔法生长过程中,研究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晶体和熔体的显微拉曼光谱,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熔体和晶体的结构特征,生长基元结构从熔体结构经边界层过渡到晶体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BSO... 实时测量BSO晶体水平区熔法生长过程中,研究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晶体和熔体的显微拉曼光谱,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熔体和晶体的结构特征,生长基元结构从熔体结构经边界层过渡到晶体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BSO熔体中存在Bi3 O4和[SiO4]的键合结构;Bi3 O4分子基团在固/液边界层聚合形成[BiO7]八面体单体、多聚体,与[SiO4]结构基团联结,在通过固/液边界层时进入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边界层结构 观测研究 显微拉曼光谱 BSO晶体 生长过程 实时测量 结构特征 变化过程 晶体结构 熔体结构 生长基元 键合结构 聚合形成 分子基团 结构基团 区熔法 八面体 多聚体 格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硅酸钠晶体、玻璃及其熔体结构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尤静林 蒋国昌 徐匡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97-799,共3页
采用铜蒸气脉冲激光光源和时间分辨探测技术 ,实现了对JYU10 0 0拉曼光谱仪的高温改造 ,可在样品温度高至 2 0 2 3K下稳定地测谱 ;二硅酸钠晶体、玻璃及其熔体的测量结果表明 ,高温Raman光谱不仅可分辨不同的结构相、提供固 液相变信息 ... 采用铜蒸气脉冲激光光源和时间分辨探测技术 ,实现了对JYU10 0 0拉曼光谱仪的高温改造 ,可在样品温度高至 2 0 2 3K下稳定地测谱 ;二硅酸钠晶体、玻璃及其熔体的测量结果表明 ,高温Raman光谱不仅可分辨不同的结构相、提供固 液相变信息 ,而且能分析具有不同桥氧数的硅氧四面体微结构单元 ,即聚合状况以及它们随温度的变化 ,因而为物质的结构研究 ,特别是高温状态的熔体的研究 ,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熔体 二硅酸钠 结构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e基储氢合金的BaZrO_3坩埚熔炼制备及其储氢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重河 周汉 +3 位作者 陈光耀 胡仁民 吴铸 李志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利用自制25kg级BaZrO3坩埚,通过ZG-0.05型真空感应熔炼制备TiFe基储氢合金。熔炼条件为:0.6 MPa氩气保护气氛,精炼时间5~10min,精炼温度1 450℃左右。采用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分析所熔合金的化学成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利用自制25kg级BaZrO3坩埚,通过ZG-0.05型真空感应熔炼制备TiFe基储氢合金。熔炼条件为:0.6 MPa氩气保护气氛,精炼时间5~10min,精炼温度1 450℃左右。采用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分析所熔合金的化学成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D衍射仪研究了合金的金相组织、表面形貌、微区元素分布、物相结构,用气体反应控制器测定了合金的PCT曲线。研究表明:由BaZrO3坩埚熔炼的TiFe基储氢合金氧质量分数与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氧质量分数均小于0.1%,而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碳质量分数为0.417%。BaZrO3坩埚熔炼后的合金完全由等轴晶构成,而石墨坩埚熔炼后的合金则由等轴晶组织和在晶粒内或沿晶界分布的球形TiC颗粒组成。BaZrO3坩埚所熔炼的合金不仅最大吸氢量比石墨坩埚熔炼的合金的最大吸氢量大,而且吸放氢平台压力也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FE合金 储氢性能 BaZrO3坩埚 真空感应熔炼 增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硼酸锂固体及其熔体结构的高温Raman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文启 尤静林 +3 位作者 黄世萍 余丙鲲 蒋国昌 周灿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4-696,共3页
本文对偏硼酸锂 (LiBO2 )从室温到 16 73K进行了Raman光谱测试 ,得到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Ra man谱图。通过分析 ,阐述了常温下的链状BO3 三角形结构在熔化后逐渐转变为六角环 (B3 O6) 3 -,即相变过程 ;以及在 12 73K后 ,由长链和六角环... 本文对偏硼酸锂 (LiBO2 )从室温到 16 73K进行了Raman光谱测试 ,得到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Ra man谱图。通过分析 ,阐述了常温下的链状BO3 三角形结构在熔化后逐渐转变为六角环 (B3 O6) 3 -,即相变过程 ;以及在 12 73K后 ,由长链和六角环结构转化为CRN(ContinuousRulelessNetwork ,BO3 单元组成的连续无规网络 )的新的相平衡移动过程。通过各谱峰在相平衡移动过程中相对量的增减 ,反映出在熔态中 ,样品随温度而引起的微观结构变化 ,显示了体系由长程有序向长程无序演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Raman光谱 偏硼酸锂 熔体 固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热作模具钢高温耐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爽 陈士浩 +1 位作者 何西娟 吴晓春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7,共9页
在UMT-3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检测手段对磨损表面和截面的形貌特征及物相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CMSS钢有较H13钢高的高温耐磨性.在试验... 在UMT-3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检测手段对磨损表面和截面的形貌特征及物相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DCMSS钢有较H13钢高的高温耐磨性.在试验温度范围,SDCM-SS钢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要小于H13钢.SDCM-SS钢在400~700℃发生轻微氧化磨损机制;H13钢在400~500℃发生轻微氧化磨损机制,600和700℃发生严重氧化磨损机制.SDCM-SS钢高氧化性和高热稳定性能使新型模具钢具有较H13钢更宽的轻微氧化磨损温度区间,从而具有好的高温耐磨性能.700℃时,SDCM-SS钢的碳化物在摩擦过程中会聚集在摩擦氧化物层与基体交界面形成碳化物层.此碳化物层有益于提高热作模具钢的高温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高温摩擦磨损 组织 氧化层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贝氏体钢SDP1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晓成 郑亚风 吴晓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2,共7页
采用热膨胀仪测量了150μm和20μm大小两种晶粒尺寸的SDP1贝氏体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合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热力学计算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晶粒尺寸对相变过程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晶粒材料在低冷速相变过... 采用热膨胀仪测量了150μm和20μm大小两种晶粒尺寸的SDP1贝氏体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合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热力学计算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晶粒尺寸对相变过程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晶粒材料在低冷速相变过程中出现了片状珠光体,最低硬度为305HV,贝氏体转变对应冷速区间较小;大晶粒材料在各冷却条件下无珠光体产生,且贝氏体转变区较大,最低硬度为423HV。150μm和20μm晶粒材料的贝氏体相变激活能分别为124kJ·mol^(-1)和134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晶粒尺寸 相变 贝氏体 CC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高温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仇怀利 王爱华 +1 位作者 尤静林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采用高温拉曼光谱法,对铌酸锂晶体高温下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较强的拉曼振动模式主要是由[NbO6]八面体的振动所引起的;随着温度升高,频率减小,谱峰位置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可观测到的谱峰数目减少。这主要是由晶体内模... 采用高温拉曼光谱法,对铌酸锂晶体高温下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较强的拉曼振动模式主要是由[NbO6]八面体的振动所引起的;随着温度升高,频率减小,谱峰位置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可观测到的谱峰数目减少。这主要是由晶体内模所对应的Nb—O键合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弱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高温拉曼光谱 LINBO3晶体 键合强度 温度 晶体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