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法院背景下诉讼档案单套制管理实践
1
作者 彭丽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37,共2页
为深入贯彻最高法院案件归档方式改革试点,深化数字法院建设,提升审执工作质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上海金融法院作为第二批单套制归档改革试点法院,在市高院的有力指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稳妥、持续推进,实现了诉讼档案单套制归... 为深入贯彻最高法院案件归档方式改革试点,深化数字法院建设,提升审执工作质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上海金融法院作为第二批单套制归档改革试点法院,在市高院的有力指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稳妥、持续推进,实现了诉讼档案单套制归档全覆盖,完成了所有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重塑了由档案被动服务到推动法院高质量发展主动赋能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实体档案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档案 解放思想 档案数字化 积极稳妥 档案电子化 档案管理水平 改革试点 被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遗忘权范式下裁判文书上网后撤回机制的检视与优化--基于131份撤回文书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定向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文进 姚竞燕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82-90,共9页
不恰当公开的裁判文书可能会对当事人权益、司法公信力等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完善上网文书的撤回机制,是法院风险控制和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裁判文书上网后撤回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操作规范的缺失使得实践层面审查程序... 不恰当公开的裁判文书可能会对当事人权益、司法公信力等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完善上网文书的撤回机制,是法院风险控制和自我纠错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裁判文书上网后撤回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操作规范的缺失使得实践层面审查程序无法可依,大大影响了纠错功效的发挥。结合被遗忘权对撤回机制进行深入理论分析,从公权力、私权利的角度分析确定当事人的程序地位,从司法知情权、个人隐私权的角度判断是否应当撤回,从审判权、审判管理权的角度明确撤回的审查程序,从独占化、共享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撤回效果。最后以法院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公共利益优先、程序正当、可分割性、可识别等原则,从实务角度提出相应的可行性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文书上网 被遗忘权 数据脱敏 可识别性 可分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