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本构模型研究
1
作者
彭赫力
昝林
+1 位作者
李明哲
李中权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装置和成形原理,进行了聚碳酸酯(PC)板鞍面件多点热成形实验,获得了形状轮廓较好、厚度分布均匀的实验件。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其在不同拉伸温度和速度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了广义Maxwell...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装置和成形原理,进行了聚碳酸酯(PC)板鞍面件多点热成形实验,获得了形状轮廓较好、厚度分布均匀的实验件。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其在不同拉伸温度和速度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了广义Maxwell模型和PC-DSGZ模型的参数。建立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开展了两种本构模型下PC板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本构模型鞍面件均实现贴模成形,PC-DSGZ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应变和厚度分布。数值模拟与成形实验件的厚度对比结果显示PC-DSGZ模型模拟得到的鞍面件厚度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面件
多点热成形
树脂板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镁基材料中Mg_(2)Si相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康靓
王堃
+5 位作者
敬学锐
王煜烨
王世伟
孙鑫
肖旅
周海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2-98,共7页
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具备低密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具备极大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常规制备条件下Mg_(2)Si相组织粗大,有尖锐棱角,在受力过程中容易成为裂纹源而降低镁基材料的强韧性,...
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具备低密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具备极大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常规制备条件下Mg_(2)Si相组织粗大,有尖锐棱角,在受力过程中容易成为裂纹源而降低镁基材料的强韧性,因此需调控Mg_(2)Si相尺寸及分布。近年来,多种Mg_(2)Si相调控技术不断应用于镁基材料体系。在传统铸造方面主要通过变质处理或熔体处理调控Mg_(2)Si相形貌及尺寸,调控后初生Mg_(2)Si相由粗大枝晶状、鱼骨状转变为多面体状或颗粒状,共晶Mg_(2)Si相则由汉字状转变为细纤维状或短棒状,相尺寸也从数百微米被细化到数十微米。调控后的Mg_(2)Si相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强韧性也得到改善。此外,还可通过大塑性变形、快速凝固、粉末冶金等先进技术调控得到纳米级均匀弥散分布的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材料性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综述了Mg_(2)Si相形貌及分布、常规铸造过程的变质处理和熔体处理以及新兴的先进调控技术对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还分析了不同调控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对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2)Si相
镁基材料
调控
变质处理
熔体处理
先进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
3
作者
彭赫力
陈旭
+1 位作者
李中权
李明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建立了PC-DSGZ本构模型,基于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时PC板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据,获得PC-DSGZ模型的参数。开展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变形和压痕现象,探讨了成形温度、成形压强、冲头数...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建立了PC-DSGZ本构模型,基于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时PC板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据,获得PC-DSGZ模型的参数。开展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变形和压痕现象,探讨了成形温度、成形压强、冲头数量和冲头半径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温度越高或成形压强越大,成形件越贴近多点模具,平均形状误差越小;冲头数量越多或冲头半径越大,成形件厚向应变波动越小,压痕越轻微。开展了PC板多点热成形试验,获得了形状轮廓和表面精度较好的球面试验件。试验结果验证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可行性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热成形
树脂板
轮廓形状
表面压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C含量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薛刚
朱海红
+1 位作者
柯林达
曾晓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6,共5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分别制备了SiC颗粒含量15wt%、30wt%的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SLM工艺参数扫描速度对不同SiC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升高,两种...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分别制备了SiC颗粒含量15wt%、30wt%的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SLM工艺参数扫描速度对不同SiC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升高,两种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均降低。同一工艺参数下,随SiC颗粒含量升高,基体中出现大量孔洞、裂纹、未熔颗粒等缺陷,导致致密度降低。激光功率490 W、铺粉层厚0.04 mm、扫描间距0.12 mm、扫描速度1000 mm/s的工艺参数下,SiC颗粒含量15wt%时,可达到最大相对密度96.2%,而增加SiC颗粒含量至30wt%,最大相对密度仅为90.2%。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基体中位错密度升高,导致显微硬度增大,最大显微硬度可达228.5HV0.2,与SLM成形的未添加SiC颗粒AlSi10Mg显微硬度相比有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SiC_(P)/AlSi10Mg
SiC颗粒含量
致密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洗工艺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平义
陈旭
+3 位作者
韩兴
刘海建
石文展
彭赫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2-380,393,共10页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验,分析了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表面形貌、O元素含量、BNi2钎料润湿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清洗工艺下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随激光功率从60 W增加到100 W,GH4099表面O含量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钎料润湿面积百分比增加到83.5%,润湿性增加。当激光功率大于100W时,表面残留网状分布的氧化物,导致钎料润湿性降低。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到200 W时,氧化物网状分布现象减轻,润湿性随之增加,粗糙度也有所降低;随离子轰击时间从1 h增加到2 h时,带材表面氧化皮逐渐去除干净,钎料润湿性随之增加,钎料对离子轰击2 h的表面的润湿面积百分比达到91.2%,与400#砂纸打磨的相当。经离子轰击2 h、1020℃-15 min钎焊获得的夹层结构等效抗拉强度为11.9 MPa。结论与激光清洗相比,离子轰击可以同时去除蜂窝型面及附近侧壁部分的氧化皮,能更有效地改善钎料对蜂窝基体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99
蜂窝夹层结构
激光清洗
离子轰击
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本构模型研究
1
作者
彭赫力
昝林
李明哲
李中权
机构
上海
航天精密机械
研究
所
上海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航天
技术
研究
院
吉林大学无模
成
形
技术
中心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5278)
文摘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装置和成形原理,进行了聚碳酸酯(PC)板鞍面件多点热成形实验,获得了形状轮廓较好、厚度分布均匀的实验件。测试了PC板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和其在不同拉伸温度和速度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了广义Maxwell模型和PC-DSGZ模型的参数。建立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有限元模型,开展了两种本构模型下PC板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本构模型鞍面件均实现贴模成形,PC-DSGZ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均匀的应变和厚度分布。数值模拟与成形实验件的厚度对比结果显示PC-DSGZ模型模拟得到的鞍面件厚度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关键词
鞍面件
多点热成形
树脂板
本构模型
Keywords
saddle part
multi-point thermoforming
resin sheet
constitutive model
分类号
TG320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镁基材料中Mg_(2)Si相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康靓
王堃
敬学锐
王煜烨
王世伟
孙鑫
肖旅
周海涛
机构
上海
航天精密机械
研究
所
上海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交通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重庆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2-9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37601)。
文摘
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具备低密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具备极大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常规制备条件下Mg_(2)Si相组织粗大,有尖锐棱角,在受力过程中容易成为裂纹源而降低镁基材料的强韧性,因此需调控Mg_(2)Si相尺寸及分布。近年来,多种Mg_(2)Si相调控技术不断应用于镁基材料体系。在传统铸造方面主要通过变质处理或熔体处理调控Mg_(2)Si相形貌及尺寸,调控后初生Mg_(2)Si相由粗大枝晶状、鱼骨状转变为多面体状或颗粒状,共晶Mg_(2)Si相则由汉字状转变为细纤维状或短棒状,相尺寸也从数百微米被细化到数十微米。调控后的Mg_(2)Si相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强韧性也得到改善。此外,还可通过大塑性变形、快速凝固、粉末冶金等先进技术调控得到纳米级均匀弥散分布的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材料性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综述了Mg_(2)Si相形貌及分布、常规铸造过程的变质处理和熔体处理以及新兴的先进调控技术对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还分析了不同调控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对Mg_(2)Si相增强镁基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Mg_(2)Si相
镁基材料
调控
变质处理
熔体处理
先进调控技术
Keywords
Mg_(2)Si phase
magnesium-based material
regulation
modification treatment
melt treatment
advanced regul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G146.2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
3
作者
彭赫力
陈旭
李中权
李明哲
机构
上海
航天精密机械
研究
所
吉林大学无模
成
形
技术
开发
中心
上海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5278)
文摘
介绍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原理,建立了PC-DSGZ本构模型,基于不同温度和应变率时PC板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数据,获得PC-DSGZ模型的参数。开展了球面件多点热成形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变形和压痕现象,探讨了成形温度、成形压强、冲头数量和冲头半径对成形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温度越高或成形压强越大,成形件越贴近多点模具,平均形状误差越小;冲头数量越多或冲头半径越大,成形件厚向应变波动越小,压痕越轻微。开展了PC板多点热成形试验,获得了形状轮廓和表面精度较好的球面试验件。试验结果验证了树脂板多点热成形的可行性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关键词
多点热成形
树脂板
轮廓形状
表面压痕
数值模拟
Keywords
multi-point thermoforming
resin sheet
outline shape
surface dimpl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G320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C含量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薛刚
朱海红
柯林达
曾晓雁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
研究
中心
上海
航天精密机械
研究
所
上海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6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75074)
上海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SAST2016044)。
文摘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技术分别制备了SiC颗粒含量15wt%、30wt%的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SLM工艺参数扫描速度对不同SiC颗粒含量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升高,两种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均降低。同一工艺参数下,随SiC颗粒含量升高,基体中出现大量孔洞、裂纹、未熔颗粒等缺陷,导致致密度降低。激光功率490 W、铺粉层厚0.04 mm、扫描间距0.12 mm、扫描速度1000 mm/s的工艺参数下,SiC颗粒含量15wt%时,可达到最大相对密度96.2%,而增加SiC颗粒含量至30wt%,最大相对密度仅为90.2%。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基体中位错密度升高,导致显微硬度增大,最大显微硬度可达228.5HV0.2,与SLM成形的未添加SiC颗粒AlSi10Mg显微硬度相比有明显升高。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SiC_(P)/AlSi10Mg
SiC颗粒含量
致密度
显微硬度
Keywords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iC_(P)/AlSi10Mg
SiC particle content
relative density
microhardness
分类号
TB333.1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洗工艺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平义
陈旭
韩兴
刘海建
石文展
彭赫力
机构
上海
神剑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航天精密机械
研究
所
上海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2-380,393,共10页
基金
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项目(21XD1433900)
航天八院产学研合作基金项目(USCAST2020-3)。
文摘
目的研究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优化GH4099蜂窝夹层结构焊前清洗工艺。方法分别用400#砂纸、不同激光功率(60~200 W)、不同离子轰击时间(1~2 h)对GH4099带材表面进行了砂纸打磨、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试验,分析了激光清洗和离子轰击对GH4099表面形貌、O元素含量、BNi2钎料润湿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清洗工艺下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随激光功率从60 W增加到100 W,GH4099表面O含量逐渐降低,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钎料润湿面积百分比增加到83.5%,润湿性增加。当激光功率大于100W时,表面残留网状分布的氧化物,导致钎料润湿性降低。当激光功率进一步增加到200 W时,氧化物网状分布现象减轻,润湿性随之增加,粗糙度也有所降低;随离子轰击时间从1 h增加到2 h时,带材表面氧化皮逐渐去除干净,钎料润湿性随之增加,钎料对离子轰击2 h的表面的润湿面积百分比达到91.2%,与400#砂纸打磨的相当。经离子轰击2 h、1020℃-15 min钎焊获得的夹层结构等效抗拉强度为11.9 MPa。结论与激光清洗相比,离子轰击可以同时去除蜂窝型面及附近侧壁部分的氧化皮,能更有效地改善钎料对蜂窝基体的润湿性。
关键词
GH4099
蜂窝夹层结构
激光清洗
离子轰击
钎焊
Keywords
GH4099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
laser cleaning
ion bombardment
brazing
分类号
V261.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本构模型研究
彭赫力
昝林
李明哲
李中权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镁基材料中Mg_(2)Si相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康靓
王堃
敬学锐
王煜烨
王世伟
孙鑫
肖旅
周海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树脂板多点热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
彭赫力
陈旭
李中权
李明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SiC含量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SiC_(P)/AlSi10Mg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薛刚
朱海红
柯林达
曾晓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清洗工艺对GH4099蜂窝夹层结构钎焊性能的影响
马平义
陈旭
韩兴
刘海建
石文展
彭赫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