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离结构聚乙烯/石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易新 周华龙 +2 位作者 张永 姜新 鄢定祥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2,65,共7页
通过溶液、机械混合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具有隔离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PE-HD)/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石墨(G)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其中G和CNT随机分布于PE-HD内部形成导电相,该导电相分布于PE-UHMW微区界面形成隔离导电网络... 通过溶液、机械混合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具有隔离结构的高密度聚乙烯(PE-HD)/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石墨(G)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其中G和CNT随机分布于PE-HD内部形成导电相,该导电相分布于PE-UHMW微区界面形成隔离导电网络。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呈现良好的导电性能,可获得较低的导电逾渗值,当G/CNT为1∶3时,复合材料导电逾渗值仅为0.23%(体积分数);同时复合材料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当G-CNT总含量为4%(质量分数,下同)时(G与CNT质量比为1∶3),复合材料电导率高达0.92S/m,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7.1、758.5MPa和138.7%;此外,通过调控低成本G与高导电的CNT使用配比实现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调控,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结构 石墨 碳纳米管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PA66复合材料翘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易新 张永 +3 位作者 吴长波 周华龙 许鸿基 丁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对比研究了无玻璃纤维、普通圆形玻璃纤维、扁平玻璃纤维对溴系阻燃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的翘曲性能影响,分别从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收缩率和横向/纵向收缩率比等因素阐述复合材料翘曲性能。结果表明,相同阻燃剂含量条件下,不加玻璃... 对比研究了无玻璃纤维、普通圆形玻璃纤维、扁平玻璃纤维对溴系阻燃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的翘曲性能影响,分别从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收缩率和横向/纵向收缩率比等因素阐述复合材料翘曲性能。结果表明,相同阻燃剂含量条件下,不加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最高,横向收缩率与纵向收缩率最大,但横向/纵向收缩率比最小,复合材料翘曲度最小;相同玻璃纤维含量条件下,扁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翘曲度明显优于普通圆形玻璃纤维,其横向/纵向收缩率比明显小于普通圆形玻璃纤维;力学性能方面,扁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要低于圆形玻璃纤维体系;不同形态玻璃纤维对阻燃增强PA66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影响小,其结晶度和结晶峰温度非常接近;相同阻燃剂含量条件下,随着扁平玻璃纤维含量增加,复合材料横向收缩率与纵向收缩率均降低,但横向/纵向收缩率比呈增大趋势,导致复合材料翘曲度随玻璃纤维含量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曲度 溴系阻燃 圆形玻璃纤维 扁平玻璃纤维 聚酰胺66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酯对聚碳酸酯阻燃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永 董相茂 +4 位作者 田征宇 刘贤文 易新 岑茵 佟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着重对比了聚磷酸酯与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在聚碳酸酯(PC)应用时的差异。利用TG研究了阻燃剂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测试了PC使用这两种阻燃剂后UL94阻燃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燃烧后残炭的形貌,分析并探索了聚磷酸酯的阻燃机理,对... 着重对比了聚磷酸酯与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在聚碳酸酯(PC)应用时的差异。利用TG研究了阻燃剂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测试了PC使用这两种阻燃剂后UL94阻燃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燃烧后残炭的形貌,分析并探索了聚磷酸酯的阻燃机理,对比了阻燃剂对PC力学性能及湿热后的阻燃性能保持情况差异。结果表明,聚磷酸酯添加量为9%时,PC的阻燃性能可达到1.0 mm的V-0级别,且与常用BDP相比,大负荷下(1.82MPa)的热变形温度会大幅提升,最高可达到123℃;通过扫描电镜对燃烧残炭的分析,聚磷酸酯显示出完全不一样的形貌;聚磷酸酯作为阻燃剂时,对PC韧性的影响更小,且表现出相对BDP更高的耐水解性;聚磷酸酯作为一种新型聚合物在聚碳酸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酯 聚碳酸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工艺对PC/PBT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刚军 董相茂 +3 位作者 田征宇 张永 佟伟 丁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0,共4页
以聚碳酸酯(PC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的挤出工艺对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材料的韧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流动性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耐热性能则是下降趋势,... 以聚碳酸酯(PC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的挤出工艺对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材料的韧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流动性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耐热性能则是下降趋势,加工温度为250 ℃时综合性能最佳;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材料的韧性和流动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耐热性能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合金 挤出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汽车内饰材料低温高速拉伸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陈延安 孙刚 +4 位作者 林荣涛 卢先博 袁绍彦 杨波 罗忠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1,共4页
将共聚聚丙烯(PP)、滑石粉(Talc)以及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车用聚丙烯材料,并采用高速拉伸、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的加入对材料力学性能以及相形态的影响,同时采用逾渗理论探讨了增韧机理... 将共聚聚丙烯(PP)、滑石粉(Talc)以及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车用聚丙烯材料,并采用高速拉伸、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的加入对材料力学性能以及相形态的影响,同时采用逾渗理论探讨了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相容剂有效提高了材料在-30℃下的低温韧性。加入相容剂后,低温下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并且拉伸断裂形式从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STEM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呈现明显的海-岛结构,PP为连续相(海)。加入相容剂后,橡胶相POE在连续相中的粒径明显降低,并且分散更加均匀,说明相容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共混物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速拉伸 汽车内饰件 聚丙烯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高韧性PC/PBT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艾军伟 董相茂 +4 位作者 田征宇 岑茵 佟伟 张永 丁超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采用磷酸酯(SOL-DP)作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的无卤阻燃剂,对比了SOL-DP与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对PC/PBT合金的力学、热、阻燃性能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考察了PBT、酯交换抑制剂、增韧剂等对阻燃及其他性能的... 采用磷酸酯(SOL-DP)作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的无卤阻燃剂,对比了SOL-DP与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对PC/PBT合金的力学、热、阻燃性能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考察了PBT、酯交换抑制剂、增韧剂等对阻燃及其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燃烧后残炭的形貌,分析并探索了磷酸酯在合金内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PBT含量过高时会影响PC/PBT合金的阻燃性能,最佳含量在10%左右;SOL-DP比BDP使PC/PBT合金具有更好的阻燃及力学性能;三苯基磷酸酯(TPP)与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005)协同作为酯交换抑制剂时,可有效抑制PC与PBT之间的酯交换反应,提高合金的耐热温度及力学性能;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732)增韧剂具有对合金最小的阻燃影响,并且增韧效果也较好,能增加炭层的致密度,提高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 阻燃 酯交换 增韧 高分子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喷漆PC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相茂 赵体鹏 +4 位作者 岑茵 田征宇 艾军伟 佟伟 丁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26,34,共5页
墙壁开关通常使用材料为聚碳酸酯(PC),高耐热、高韧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这一领域的传统使用材料。部分开关需喷漆,油漆附着后PC性能下降严重,存在断裂风险。对聚碳酸酯进行耐油漆、耐溶剂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结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墙壁开关通常使用材料为聚碳酸酯(PC),高耐热、高韧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这一领域的传统使用材料。部分开关需喷漆,油漆附着后PC性能下降严重,存在断裂风险。对聚碳酸酯进行耐油漆、耐溶剂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结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可显著提高PC的耐溶剂性能,同时配合耐高温树脂的加入,保证材料可通过125 ℃球压测试和850 ℃灼热丝测试,使其能够满足墙壁开关的行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墙壁开关 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