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中性施胶剂ASA的制备、产品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博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2-27,共6页
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笔者综合论述了造纸中性施胶剂ASA的合成、产品性能和应用方法,并探讨了各类原料烯烃(包括α-烯烃,内烯烃、直链烯烃、侧链烯烃以及不同碳链长度的烯烃)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文章指出: 1) 具有施胶效果的施... 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笔者综合论述了造纸中性施胶剂ASA的合成、产品性能和应用方法,并探讨了各类原料烯烃(包括α-烯烃,内烯烃、直链烯烃、侧链烯烃以及不同碳链长度的烯烃)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文章指出: 1) 具有施胶效果的施胶剂应是易于乳化的液体 ASA,而直链α-烯烃无论碳链长短如何只能制固体ASA; 2)所有内烯烃及带侧链的α-烯烃可制得液体ASA,而高效施胶剂应以平均碳链长度为C<sub>1</sub>8(碳链范围在C<sub>1</sub>5~C<sub>2</sub>0之间)的内烯烃为原料; 8)由于ASA是强反应性施胶剂,其水解速度很快,所以连续乳化设备的建立是该施胶剂能否在工厂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胶剂 ASA 制备 性能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施胶技术的概况和效益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忠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5-60,共6页
中性施胶技术是国际上六十年代开始应用,至八十年代得到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1986年开始在上海的新华、新风、江南等纸厂和江苏的泰州纸厂进行较长时间批量生产试验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节约用浆量、提高成纸质量和耐久性,解... 中性施胶技术是国际上六十年代开始应用,至八十年代得到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1986年开始在上海的新华、新风、江南等纸厂和江苏的泰州纸厂进行较长时间批量生产试验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节约用浆量、提高成纸质量和耐久性,解决草浆脆性等方面均获得预期效果,新风纸厂在提高照相原纸的抗碱性、白度和边缘渗透等主要指标方面获得关键性的突破。江南纸厂在以铜版损纸直接回用于铜版原纸中,不仅提高了质量,还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胶 中性施胶 造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父亲颜文樑 被引量:2
3
作者 颜振康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2期4-7,共4页
父亲颜文梁在1988年5月1日离开我们,至今已将近五年了,但他老人家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他为人的高尚品德,使我们作后辈的永记心怀。一、提倡美术交流,首创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当时名为美术画赛会)。
关键词 美术展览会 美术创作 颜文梁 献身精神 吴子深 任伯年 教育事业 上海美专 美术工作者 美术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砜纶纤维纸——我国自行研制制造的H、F级耐高温绝缘纸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祖行 宓密 《绝缘材料通讯》 1993年第3期1-13,共13页
芳砜纶纤维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 H、F 级耐高温绝缘纸,它集优良的电气性能、物理性能,柔软性,耐高温特性于一身。经常规热老化试验,耐高温指数为202℃。其纸张或由纸和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复合成的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电机电器... 芳砜纶纤维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 H、F 级耐高温绝缘纸,它集优良的电气性能、物理性能,柔软性,耐高温特性于一身。经常规热老化试验,耐高温指数为202℃。其纸张或由纸和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复合成的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电机电器,微波炉,电磁灶,电焊机等各个场所。本文主要介绍提高芳砜纶纤维纸性能的研究概况和工艺生产流程,产品性能特点和质量方面的各类数据。以及以芳砜纶纸为纸基的各种规格,各种类型的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目前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砜纶纤维纸 绝缘材料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绝缘材料的国内外动态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华枫 郭复 《绝缘材料通讯》 1991年第6期34-41,共8页
本文就国内外电机电器用F级、H级耐高温绝缘材料的动态作一介绍,并重点阐述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绝缘材料 纤维纸 耐高温 技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膏糊状富马松香用于浆内施胶
6
作者 郑博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6-67,共2页
水溶性膏糊状富马松香是利用富马酸和甲醛对天然松香进行改性强化,再用碱进行皂化,并使用调节剂调节性能的皂型松香制品。其性能规格如下:
关键词 水溶性 膏糊状 富马松香 浆内施胶 松香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与重量分析法测定涂料保水性的比较和评价
7
作者 凌永龙 谈耘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4,共6页
采用电导法和重量分析法测定涂料的保水性,其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两种方法测定的数值比较表明:重量分析法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和重现性,对保水性能变化的灵敏度高;电导法的测试结果规律性较差,并且易受涂料粘度变化的影响和干扰。
关键词 保水性 涂料 电导法 重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