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糙度对离心泵性能数值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谈明高 刘厚林 +3 位作者 吴贤芳 王勇 王凯 付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概述了考虑粗糙度影响的泵性能数值预测研究的现状。分析了FLUENT中粗糙度常数和粗糙度高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粗糙度常数在数值模拟中的影响大小。引入扬程和效率影响因子,以对12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详细地研究了粗糙度对离心泵性能数值... 概述了考虑粗糙度影响的泵性能数值预测研究的现状。分析了FLUENT中粗糙度常数和粗糙度高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粗糙度常数在数值模拟中的影响大小。引入扬程和效率影响因子,以对12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详细地研究了粗糙度对离心泵性能数值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计算表明FLUENT中的粗糙度常数相当于粗糙度高度的一个修正系数,其对离心泵性能数值预测结果影响较小。考虑粗糙度(20μm)后,离心泵数值性能预测精度略微提高。随着比转速的增大,粗糙度对预测结果影响越来越小。随着粗糙度的增大,其对预测结果影响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粗糙度 数值模拟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过渡流道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长亮 王福军 +2 位作者 李怀成 李震昙 宋青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的过渡流道由正流道、过桥段、反流道3部分组成,其中正流道为双蜗壳型式,反流道为带有导叶的双螺旋型式,过桥段连接正反流道呈现空间扭曲状。过渡流道与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均存在动静耦合关系,由此导致的动静干涉... 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的过渡流道由正流道、过桥段、反流道3部分组成,其中正流道为双蜗壳型式,反流道为带有导叶的双螺旋型式,过桥段连接正反流道呈现空间扭曲状。过渡流道与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均存在动静耦合关系,由此导致的动静干涉效应是引起压力脉动的主要根源之一。采用CFD方法对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典型工况下的三维非定常流场进行了研究,对过渡流道压力脉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正流道内的静压分布与其双蜗壳型式密切相关,在所有工况下均呈180°对称分布,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片通过频率,最大脉动幅值均出现在隔舌附近;小流量工况下,隔舌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明显高于设计工况,约为设计工况的180%。在过桥段中,所有工况下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片通过频率,设计工况下,沿着流动方向,内壁面进口处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达到最大,外壁面主频脉动幅值变化沿流动方向有增加的趋势;在反流道中,设计工况下压力脉动主频为叶片通过频率,幅值沿着流动方向逐渐增加,出口处主频的脉动幅值约为进口处的110%;小流量工况下,反流道导叶附近存在低频成分,且在导叶周围发现具有周期性的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双吸离心泵 双进口 过渡流道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叶轮对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长亮 燕虹夜雨 +2 位作者 安东森 李怀成 郑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6-201,209,共7页
为探究交错叶轮对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过流部件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对同一水泵分别配置对称叶轮与交错叶轮作为对比方案,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量化了吸水室、过渡流道及蜗壳在0.6Q、1.0Q、1.2Q三种典型工况下的压力... 为探究交错叶轮对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过流部件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对同一水泵分别配置对称叶轮与交错叶轮作为对比方案,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量化了吸水室、过渡流道及蜗壳在0.6Q、1.0Q、1.2Q三种典型工况下的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①在外特性方面,采用交错叶轮在各工况下的泵扬程与效率均高于采用对称叶轮,且1.0Q工况下可高出2%与3%;②在压力脉动特性方面,对于吸水室,各工况下交错叶轮对压力脉动的影响均较小,主频幅值相差不超过2%;对于过渡流道,各工况下交错叶轮对压力脉动均有抑制作用,如过渡流道隔舌处主频幅值较对称叶轮最高可降低13.5%;对于蜗壳,各工况下交错叶轮对压力脉动均有改善效果,如蜗壳隔舌主频幅值最高可削减31.9%。这一发现可为交错叶轮在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叶轮 双进口两级双吸离心泵 过渡流道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