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膜剥脱术和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及疗效分析
1
作者 张建卿 王会娜 +2 位作者 卢继忠 肖明第 顾以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64-1765,共2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6月,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动脉内膜剥脱术及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血流速度、...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6月,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动脉内膜剥脱术及血管成形术。术前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达正常数值,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见动脉瘤形成。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血管成形术可提高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内膜剥脱术 血管成形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彬 程云阁 董念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1-683,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0月,238例单纯二尖瓣病变分别经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腔镜组,n=110)与常规开胸(常规开胸组,n=128)二尖瓣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比较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开胸行二尖瓣手术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0月,238例单纯二尖瓣病变分别经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胸腔镜组,n=110)与常规开胸(常规开胸组,n=128)二尖瓣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转流时间、术后机械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胸液引流量,术后半年复查二尖瓣返流情况。结果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手术时间[(256.2±28.5)min vs.(251.2±30.0)min,t=1.312,P=0.191],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0.0±2.7)min vs.(39.4±2.7)min,t=1.709,P=0.089],心肺转流时间[(74.2±4.1)min vs.(73.7±4.9)min,t=0.846,P=0.399]无显著性差异。胸腔镜组术后机械呼吸时间(716.4±79.1)min,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811.9±58.8)min(t=-10.657,P=0.000);监护室停留时间(26.2±3.6)h,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29.3±4.7)h(t=-5.640,P=0.000);术后住院时间(9.6±1.2)d,明显短于常规开胸组(10.9±2.5)d(t=-4.982,P=0.000);胸液引流量(328.1±83.2)ml,明显少于常规开胸组(561.3±143.9)ml(t=-14.978,P=0.000)。2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半年复查,二尖瓣均无明显返流。结论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给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明显轻于常规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完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传统胸骨正中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行全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春秋 仲崇俊 +1 位作者 王春战 程云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52-3853,共2页
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视胸腔镜(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方法,自腔镜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应用以来,现在完全电视胸腔镜(全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患者的肥胖给全腔镜心脏手术造成一定困... 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视胸腔镜(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方法,自腔镜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应用以来,现在完全电视胸腔镜(全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患者的肥胖给全腔镜心脏手术造成一定困难.有时被迫改行常规切口手术。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外周体外循环全腔镜下心脏手术11例,其中肥胖患者3例,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改善显露,取得了较满意的手术效果.初步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肥胖患者 心内直视手术 诊治 心脏手术 微创外科 现代外科 外科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附612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晓东 张勇 +3 位作者 王学斌 万亚红 贾宝成 肖明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总结右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01年3月~2008年10月,我科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切口自腋后线腋窝下缘斜向前下至腋中线第5肋间全长4~8cm,在第4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经第4肋... 目的总结右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001年3月~2008年10月,我科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切口自腋后线腋窝下缘斜向前下至腋中线第5肋间全长4~8cm,在第4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经第4肋间进胸)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165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403例,ASD合并VSD35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3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6例。结果心脏阻断时间(25.0±5.5)min,402例(65.6%)不输血,术后住院(6.0±4.5)d,住院期间无死亡。420例(68.6%)随访5~80个月,平均30个月,经心脏超声证实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采用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单纯ASD、VSD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隐蔽,美观,易为病人所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右腋下直切口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