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操运动员技术风格个性化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邬照友 叶晓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1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体操 运动员 技术风格 个性化 影响因素 选材 训练计划 教练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健将级运动员的智力状况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祝蓓里 方兴初 《心理学报》 1988年第3期283-290,共8页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市31名(其中男17名,女14名)年龄在19—29岁的健将级运动员,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篮球、手球、棒球、技巧、射箭、跳高、撑杆跳高、跳远、标枪、中长跑、短跑和十项全能等。为了揭示他们的智商(IQ)和智力结构,...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市31名(其中男17名,女14名)年龄在19—29岁的健将级运动员,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篮球、手球、棒球、技巧、射箭、跳高、撑杆跳高、跳远、标枪、中长跑、短跑和十项全能等。为了揭示他们的智商(IQ)和智力结构,我们运用了我国修订的韦克斯勒成人量表对他们逐个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表明:(1)所测健将级运动页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的平均值都在105—110之间,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2)智商值达到120以上的运动员,他们的技能水平也相应地较高,特别是十项全能、技巧和篮球运动员;(3)健将级运动员的智力结构是全面和完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将级运动员 男运动员 运动项目 高水平运动员 少年运动员 篮球运动员 撑杆跳高 中长跑 技能水平 田径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之俊 苟波 +4 位作者 高炳宏 严金慧 张勇 刘茂 马国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训练水平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高能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16名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10s(女)、15s(男)、30s和60s的无氧功测定,测定运动后即刻、运...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训练水平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高能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方法:对16名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10s(女)、15s(男)、30s和60s的无氧功测定,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恢复心率和血乳酸。结果:1)磷酸原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运动员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最大圈数都明显高于女运动员;2)30s和60s两种测试中,运动员爆发力表现出相同水平,但糖酵解代谢持续供能能力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3)男子优秀运动员组15s无氧功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男、女最大圈数大于普通组,达到最大圈数时间小于或等于普通组;4)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60s平均功率高于普通运动员组。女子优秀运动员组30s、60s平均功率、最大圈数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组,60s最大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运动员组(P<0.05)。结论:1)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男运动员明显强于女运动员;2)较强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是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特征;3)评定磷酸原系统能力时,男、女运动员都使用10s无氧功测试为好;4)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优秀运动员组强于普通运动员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短距离 优秀运动员 无氧代谢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吴贻刚 罗小兵 朱民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 ,研究在我国构建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为应对科技、经济、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带来的挑战 ,满足提高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质量的需要 ,适应运动训练... 运用文献资料法 ,研究在我国构建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为应对科技、经济、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带来的挑战 ,满足提高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质量的需要 ,适应运动训练学学科分化和竞技体育理论发展的趋势 ,迫切需要构建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理论体系 运动训练专业 高等体育院校 教练员 竞技体育 构建 运动训练学 必要性 科技 理论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贻刚 罗小兵 朱民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1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常规统计法 ,研究了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认为 ,运用问题系统方式构建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比较适用 ,并初步对“教练员学”的研究对象、课程理论构建原则、方式。
关键词 高等体育院校 运动训练专业 “教练员学” 课程理论体系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散打集训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光圣 邱丕相 +5 位作者 陈文鹤 袁海萍 刘建奋 郭玉成 曾民 邱俊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为了更好地备战第 13届亚运会散打比赛 ,首次对训练监控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教练员、科研人员、队医三位一体的监控模式是有效的 ;从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心理、生理、生化、技术、膳食营养等方面监控训练过程是科学。
关键词 散打 亚运会 13届 身体训练 技术训练 心理训练 监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