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鳞毛蕨属植物新记录
1
作者 付厚华 韦宏金 +3 位作者 陈彬 苏享修 陈新艳 陈世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报道了福建省鳞毛蕨属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1变种,分别为中尼鳞毛蕨Dryopteris sinonepalensis Z.Y.Zuo&Fraser-Jenk.、裸叶鳞毛蕨D.gymnophylla(Baker)C.Chr.、狭顶鳞毛蕨D.lacera(Thunb.)Kuntze、羽裂鳞毛蕨D.integriloba C.Chr.、... 报道了福建省鳞毛蕨属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1变种,分别为中尼鳞毛蕨Dryopteris sinonepalensis Z.Y.Zuo&Fraser-Jenk.、裸叶鳞毛蕨D.gymnophylla(Baker)C.Chr.、狭顶鳞毛蕨D.lacera(Thunb.)Kuntze、羽裂鳞毛蕨D.integriloba C.Chr.、高鳞毛蕨D.simasakii(H.Itô)Sa.Kurata、密鳞高鳞毛蕨D.simasakii var.paleacea(H.Itô)Sa.Kurata、两广鳞毛蕨D.liangkwangensis Ching、边生鳞毛蕨D.handeliana C.Chr.和寻乌鳞毛蕨D.xunwuensis Ching&K.H.Shing,并对寻乌鳞毛蕨及其相似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福建 鳞毛蕨科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属植物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媛 翁慧莹 +3 位作者 曾思文 王苑 李煜 何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目的】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鉴定分析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为柳属花被缺失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柳属的长梗柳(Salix dunnii)、欧蒿柳(S.viminalis)、红皮... 【目的】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鉴定分析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为柳属花被缺失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柳属的长梗柳(Salix dunnii)、欧蒿柳(S.viminalis)、红皮柳(S.purpurea)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并对3种柳树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系统发育关系、基因复制和丢失、基因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根据雌雄花芽的转录组数据分析长梗柳花发育相关基因在花芽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在长梗柳、欧蒿柳和红皮柳中分别鉴定出82、82和98个MADS-box家族基因。3种柳树的花发育相关基因经历了基因复制和丢失,相同亚类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相似,但部分A、B、C和E亚类基因的K-box结构域缺失。长梗柳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雌花和雄花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B亚类SdMADS26和SdMADS4基因表达量均偏低。【结论】柳属植物花发育相关基因中部分成员的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发生了变化,推测这些变化可能与柳属花被缺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属 花被 MADS-box基因家族 基因组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8种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2
3
作者 付厚华 韦宏金 +2 位作者 陈新艳 马良 陈世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68,共5页
本研究报道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隶属于5科7属,分别为:东亚羽节蕨[Gymnocarpium oyamense(Baker)Ching]、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 parishii(Beddome)Holttum]、多变蹄盖蕨[Athyrium drepanopterum(Kunze)A.Braun ex Milde]、琉... 本研究报道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隶属于5科7属,分别为:东亚羽节蕨[Gymnocarpium oyamense(Baker)Ching]、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 parishii(Beddome)Holttum]、多变蹄盖蕨[Athyrium drepanopterum(Kunze)A.Braun ex Milde]、琉球双盖蕨(Diplazium okinawaensis Tagawa)、海南双盖蕨(D.hainanense Ching)、切边膜叶铁角蕨[Hymenasplenium excisum(C.Presl)S.Lindsay]、剑叶铁角蕨[Asplenium ensiforme Wallich ex Hooker&Greville]和膜叶星蕨[Microsorum membranaceu(D.Don)Ching],其中东亚羽节蕨为福建新记录属,羽叶新月蕨、多变蹄盖蕨、琉球双盖蕨、海南双盖蕨和膜叶星蕨为华东地区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蕨类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白及多倍体种质创制研究
4
作者 何佳敏 郑苏瑾 +3 位作者 曾歆花 罗韶凡 兰思仁 黄卫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7-893,共7页
本研究以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为诱变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和不同处理时间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以期找到诱导黄花白及多倍体植株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以0.25%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黄花白及种子6 d为诱导黄花白... 本研究以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为诱变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和不同处理时间进行多倍体诱导处理,以期找到诱导黄花白及多倍体植株的试验条件。结果表明:以0.25%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黄花白及种子6 d为诱导黄花白及四倍体的最佳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种子存活率和诱导率,其中种子存活率为35.66%,诱导率为45%。从形态学方面观察,四倍体植株平均高度、叶数、叶宽、茎粗、块茎、根长和根粗均大于二倍体植株,并且四倍体植株气孔明显变大,气孔密度降低。本研究创制的黄花白及四倍体新种质将为黄花白及等药用兰科植物的遗传性状的改良提供技术参考和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白及 多倍体 秋水仙素 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促白花白及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5
作者 浦雨琳 黄卫昌 +3 位作者 黄清俊 李善敏 任俏宁 曾歆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7-1207,共11页
白花白及为白及的变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目前尚无其种子萌发和繁育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白花白及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开展室内种子萌发和盆栽验证试验,研究不同来源菌根真菌(MB-15、MB-18、MH1-E和YDLXB)对白花白及种子萌发和幼... 白花白及为白及的变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目前尚无其种子萌发和繁育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白花白及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开展室内种子萌发和盆栽验证试验,研究不同来源菌根真菌(MB-15、MB-18、MH1-E和YDLXB)对白花白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根真菌对白花白及种子的促萌发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来源于白及菌根的蜡壳菌属真菌MB-18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室内共生萌发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0.76%和20.55%,盆栽试验中则分别提高了36.95%和355.78%。此外,直播条件下白花白及种子能够萌发,但其幼苗的形成过程受到限制,而供试的菌根真菌(MB-15、MB-18、MH1-E和YDLXB)则可有效地促进幼苗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对白花白及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苗规模化繁育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白及 菌根真菌 种子萌发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蒙自兰快速繁殖和试管开花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邵丽 曾歆花 黄卫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6-2243,共8页
以蒙自兰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对蒙自兰的无菌播种、快速繁殖和试管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105 d的蒙自兰种子活力强,萌发率高,1/2MS+0.6 mg/L NAA+1.0 mg/L 6-BA培养基较适合种子萌发;丛芽增殖适宜... 以蒙自兰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调节剂对蒙自兰的无菌播种、快速繁殖和试管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105 d的蒙自兰种子活力强,萌发率高,1/2MS+0.6 mg/L NAA+1.0 mg/L 6-BA培养基较适合种子萌发;丛芽增殖适宜用含2.0 mL/L 6-BA的培养基,不添加NAA;生根壮苗用1/2MS+1.0 mL/L NAA+30 g/L土豆匀浆最佳;在1.0 mg/L 6-BA+0.5 mg/L NAA+1.0 mg/L PP_(333)培养基上蒙自兰开花率最高。研究结果为蒙自兰的物种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野外种群的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材料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自兰 无菌播种 快速繁殖 试管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