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桫椤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郎月婷 马长旺 +3 位作者 于靖 郭芮 严岳鸿 杨东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79-1588,共10页
以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大叶黑桫椤(Alsophila gigantea)为研究对象,利用绿色球状体(Green Globular Bodies,GGB)途径,展开快繁体系的研究,以筛选最优的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阴生桫椤的快繁体系中,1/10 MS是孢子萌发最优... 以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大叶黑桫椤(Alsophila gigantea)为研究对象,利用绿色球状体(Green Globular Bodies,GGB)途径,展开快繁体系的研究,以筛选最优的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阴生桫椤的快繁体系中,1/10 MS是孢子萌发最优培养配方;1/2 MS+NAA0.3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6.5 g/L是诱导配子体产生GGB的最优培养配方;1/2 MS+KT0.1 mg/L+IAA0.1 mg/L是其诱导GGB分化的最优培养配方;孢子体幼苗在泥炭土∶菜园土∶珍珠岩=3∶3∶1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2)在大叶黑桫椤的快繁体系中,1/10 MS为相对较好的培养基;1/2 MS+0.3 mg/L IBA是诱导产生GGB的最优培养配方;1/2 MS+0.3 mg/L NAA对GGB分化的促进作用最显著;1/2 MS+0.1 mg/L IAA+0.3 mg/L NAA的组合可有效促进孢子体幼苗生根。(3)通过配子体诱导GGB途径,2种桫椤属植物从孢子萌发到幼苗移栽的整个培养过程为6~8个月。可见,GGB途径不仅能提高繁殖系数,也能大大缩短桫椤属植物的繁殖时间,为实现桫椤属植物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生桫椤 大叶黑桫椤 GGB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地考察了解越南的荷花资源、研究及产业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代科 陈煜初 Hoang Thi Nga 《长江蔬菜》 2019年第6期40-45,共6页
2016年6月19日至7月3日,笔者针对越南的荷花资源、研究及产业状况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越南野生荷花资源很少,但品种多样性较高,从北到南广泛栽培,主要用于莲籽、鲜切花和藕带生产,很少生产莲藕。子莲在各地大量栽培,但... 2016年6月19日至7月3日,笔者针对越南的荷花资源、研究及产业状况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越南野生荷花资源很少,但品种多样性较高,从北到南广泛栽培,主要用于莲籽、鲜切花和藕带生产,很少生产莲藕。子莲在各地大量栽培,但品种少、产量低;花莲品种稍多,鲜切花广泛见于花市销售,用于寺庙祭奠;藕带主要在胡志明市及周边地区生产。采收加工机械化程度低,除莲籽去壳主要靠机器外,其余均靠人工。越南大面积栽培荷花供旅游的场所较少,极少举办荷花展;很少有单位从事荷花研究,育种工作尚未开展;文章发表少、未见荷花相关专著和摄影集。越南的莲文化十分丰富,荷花、荷叶、莲蓬等图案相关的绘画、雕饰和工艺品随处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荷花 调查 资源多样性 产业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榄仁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立志 周忠玉 +3 位作者 贾永霞 谭建文 曹庸 田代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为了解油榄仁(Terminalia bellirica Roxb.)的化学成分,从油榄仁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酚(1)、(-)-芝麻素(2)、麻醉椒苦素(3)、二氢醉椒素(4)、异香兰素(5)、3,4... 为了解油榄仁(Terminalia bellirica Roxb.)的化学成分,从油榄仁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酚(1)、(-)-芝麻素(2)、麻醉椒苦素(3)、二氢醉椒素(4)、异香兰素(5)、3,4-二羟基苯甲酸(6)、没食子酸(7)、没食子酸甲酯(8)、没食子酸乙酯(9)、3,4,8,9,10-五羟基二苯骈[b,d]吡喃-6-酮(10)、polystachyol (11),其中化合物1--6、10和11为首次从油榄仁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榄仁 化学成分 酚酸 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兼观赏型凤丹牡丹杂交育种研究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戚杰 何新颖 +2 位作者 宣亚楠 刘庆华 胡永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优质、兼具观赏和油用价值于一身的凤丹牡丹新品种,收集洛阳、邵阳、亳州、菏泽、铜陵5个种源的105株凤丹,进行种源内和种源间的杂交试验,同时开展凤丹与观赏性状优良的中原牡丹和日本牡丹品种之间的杂交。结... 为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优质、兼具观赏和油用价值于一身的凤丹牡丹新品种,收集洛阳、邵阳、亳州、菏泽、铜陵5个种源的105株凤丹,进行种源内和种源间的杂交试验,同时开展凤丹与观赏性状优良的中原牡丹和日本牡丹品种之间的杂交。结果表明:同种源及不同种源间的凤丹优株人工杂交,种源因素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不大;不同种源的凤丹人工杂交比自然杂交单果种子数多,但种子均重和种子大小较自然杂交略小;不同种源凤丹与7个中原牡丹品种杂交,洛阳凤丹与香玉杂交、邵阳凤丹与玉面桃花杂交、菏泽凤丹与玉面桃花杂交、邵阳凤丹与霓虹焕彩杂交,单株种子重均超过12 g;不同种源凤丹与3个日本牡丹品种杂交,洛阳凤丹与太阳杂交单株种子产量最高(92.64 g)。该研究为利用传统育种手段进行高产、优质、兼具观赏和油用价值的新品种选育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牡丹 凤丹 杂交育种 种子产量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花切花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良种筛选 被引量:10
5
作者 闵睫 刘凤栾 +1 位作者 田代科 向言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92-1800,共9页
【目的】筛选优良荷花切花品种,为荷花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测159个荷花品种的主要性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其切花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荷花的观赏特点确定5个准则层及18个指标层,对各层次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 【目的】筛选优良荷花切花品种,为荷花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测159个荷花品种的主要性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其切花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荷花的观赏特点确定5个准则层及18个指标层,对各层次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量化评分,筛选出适宜生产上应用的优良荷花切花品种。【结果】准则层5个指标的权重范围在0.0455~0.5036,权重值排序为花朵形态>鲜切花特性>花蕾性状>栽培特性>花柄性状;指标层18个指标的权重范围在0.0091~0.1762,其中花型、瓶插寿命、花色和花态所占总权重较大,分别为0.1762、0.1329、0.1070和0.1000。综合专家和群众评分意见制定指标层指标并赋值,确定指标层指标的评分标准,筛选出18个优良荷花切花品种,其中多数品种具有茎秆直硬、瓶插寿命较长、贮运特性好、采收较容易及开花量多或较多等特点,尤其是雨花晴、锦霞和文君佛红同时进入专家和群众评选前10名,属上等荷花切花品种。【结论】建立的荷花切花品种评价标准可供筛选和培育荷花切花优良品种参考;雨花情、锦霞、文君拂红等18个荷花品种的观赏性较佳,适宜作为荷花切花产业化生产品种优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荷花 切花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优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雁瓷 付乃峰 +3 位作者 孙加芝 肖艳 曹建国 田代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5-788,共14页
《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关于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分类存在争议,根据两者的分类依据在实践中无法操作,显然该种的种内单元分类还存在问题。为了全面理解秋海棠的种内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对其种内单元进行合理分类,以39... 《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关于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分类存在争议,根据两者的分类依据在实践中无法操作,显然该种的种内单元分类还存在问题。为了全面理解秋海棠的种内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对其种内单元进行合理分类,以39个秋海棠居群为研究材料,对33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及数量分类分析。通过数量性状变异分析、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R形聚类分析从33个性状中筛选出主要性状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秋海棠的表型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0.077~0.441,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287~1.48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3个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72.28%。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叶形和花形大小指标相关外,各性状相对独立。Q型聚类结果显示:39个秋海棠居群按雄花大小、叶片大小、植株大小和叶色分为四组,同Flora of China将该种分成3个亚种处理不一致。因此,对秋海棠的种内单元的划分今后有必要综合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来讨论才更合理。有趣的是发现日本秋海棠的自然化居群的祖先极可能为浙江天目山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花花粉活力的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梁露 孔德政 +5 位作者 刘卓星 李瀚纯 刘青青 刘凤栾 张大生 田代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探究快速有效地检测荷花花粉活力的方法,选出适用于大部分荷花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筛选花粉活力较高的品种,以11份不同资源荷花的花粉为材料,利用离体培养法、I_(2)-KI染色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对荷花花粉活力进行检... 为探究快速有效地检测荷花花粉活力的方法,选出适用于大部分荷花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筛选花粉活力较高的品种,以11份不同资源荷花的花粉为材料,利用离体培养法、I_(2)-KI染色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对荷花花粉活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_(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检测得到的花粉染色率均与离体培养得到的萌发率结果不符。易建莲花粉萌发率在5-1培养基(10%PEG 4000、0.02%硼酸、0.1%蔗糖)上最高,为9.86%。野生莲中的泰国莲、越南莲的花粉离体萌发率分别为16.45%、16.67%,品种荷花中单洒锦的离体萌发率则高达18.46%。由研究结果得出:(1)3种花粉活力测定方法中,离体培养法适用于检测荷花的花粉活力,而I_(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并不适合;(2)适合荷花花粉萌发的培养基是含10%PEG 4000、0.02%硼酸、0.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3)野生莲中,泰国莲、越南莲的花粉活力较高,而在品种荷花中,单洒锦的花粉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 花粉活力 染色 培养基 I -KI染色法 TTC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系统编辑拟南芥ILR3基因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78-82,共5页
拟南芥转录因子ILR3(IAA-Leucine Resistant 3)在铁稳态的调节、葡萄糖异硫氰酸盐(glucosinolate,简称GLS)的生物合成和病原体响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更深入探索该转录因子在植物体内的更多功能,利用YAO基因启动子驱动Cas9在拟南芥中... 拟南芥转录因子ILR3(IAA-Leucine Resistant 3)在铁稳态的调节、葡萄糖异硫氰酸盐(glucosinolate,简称GLS)的生物合成和病原体响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更深入探索该转录因子在植物体内的更多功能,利用YAO基因启动子驱动Cas9在拟南芥中表达,成功获得ILR3基因编辑突变体。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ILR3编辑拟南芥中,该基因编码区发生了碱基缺失或插入,导致蛋白ILR3保守结构域丢失。并且,这些基因编辑突变体T2代幼苗与T-DNA插入突变体ilr3-2在缺铁环境下表现出相同的性状,进一步验证ILR3转录因子在植物对铁的吸收及体内平衡的作用,也为深入研究其更多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AtILR3 YAO启动子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