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和谐社会下影响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淑凤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7期86-90,共5页
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众多,就和谐社会建设而言,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成员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程度。主观生活质量研究认为,所谓好的社会,应该能够向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大程度的幸福,即当其它条件同样的情况下,...
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众多,就和谐社会建设而言,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成员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程度。主观生活质量研究认为,所谓好的社会,应该能够向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大程度的幸福,即当其它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具有较高幸福感(SWB)的社会。本文通过对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即需求满足维度、相对标准维度、目标维度和文化维度的介绍,探讨社会幸福感形成的过程,以及和谐社会下影响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幸福感
SWB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焦虑的个体与非制度性意义体系——关于多元信仰实践在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人群体中兴起的原因考察
被引量:
7
2
作者
邢婷婷
潘天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7-46,共10页
本文试图检视的问题是在现代性和科学主义的语境当中,包括各种占卜术在内的多元信仰实践在中国城市青年人当中悄然兴起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焦虑的个体是占卜需求产生的社会性因素,日常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时间效率化、生存秩序原...
本文试图检视的问题是在现代性和科学主义的语境当中,包括各种占卜术在内的多元信仰实践在中国城市青年人当中悄然兴起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焦虑的个体是占卜需求产生的社会性因素,日常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时间效率化、生存秩序原子化都给当代青年人制造了情绪上的焦虑;其次,多元信仰成为当代青年应对和缓解情绪的新手段,它为每个原子化生存的个体提供非制度性的意义体系、为自身当下的处境和行动提供意义的解释和文化的支持;再次,多元信仰实践也为我们理解当代人的精神状况提供了新的路径,它不以宗教秩序内的权威话语作为指导,而是根据当下的境遇选择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信仰方式,它可以提供"个体意义支持"但无法成为"社会价值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多元信仰实践
非制度性意义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谐社会下影响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淑凤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
出处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7期86-9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生活质量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8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众多,就和谐社会建设而言,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成员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程度。主观生活质量研究认为,所谓好的社会,应该能够向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大程度的幸福,即当其它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具有较高幸福感(SWB)的社会。本文通过对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即需求满足维度、相对标准维度、目标维度和文化维度的介绍,探讨社会幸福感形成的过程,以及和谐社会下影响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幸福感
SWB
生活质量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虑的个体与非制度性意义体系——关于多元信仰实践在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人群体中兴起的原因考察
被引量:
7
2
作者
邢婷婷
潘天舒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
复旦
大学
社会
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7-46,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大国崛起与人类学应用研究:美国经验的启示"(项目编号:11JJD810012)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试图检视的问题是在现代性和科学主义的语境当中,包括各种占卜术在内的多元信仰实践在中国城市青年人当中悄然兴起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焦虑的个体是占卜需求产生的社会性因素,日常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时间效率化、生存秩序原子化都给当代青年人制造了情绪上的焦虑;其次,多元信仰成为当代青年应对和缓解情绪的新手段,它为每个原子化生存的个体提供非制度性的意义体系、为自身当下的处境和行动提供意义的解释和文化的支持;再次,多元信仰实践也为我们理解当代人的精神状况提供了新的路径,它不以宗教秩序内的权威话语作为指导,而是根据当下的境遇选择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信仰方式,它可以提供"个体意义支持"但无法成为"社会价值规范"。
关键词
青年
多元信仰实践
非制度性意义体系
Keywords
youth multi-faith practices non-institutional meaning system
分类号
C912.66 [经济管理]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和谐社会下影响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理论与经验研究
吴淑凤
《学习与实践》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焦虑的个体与非制度性意义体系——关于多元信仰实践在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人群体中兴起的原因考察
邢婷婷
潘天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