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1
作者 赵超 燕红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8-141,共4页
民国前期,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及通商口岸。传统的农村金融组织不仅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无法满足正常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农村的现代金融机构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区分... 民国前期,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及通商口岸。传统的农村金融组织不仅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无法满足正常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农村的现代金融机构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区分布仍然不平衡;现代金融业对农村的渗透虽然不断加深,但其作用仍然有限;农村金融的借贷利率虽然整体偏高,但借贷期限普遍较短;各地对高利贷的称谓虽然不一而足,但变相增加利息的形式和名目大同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民党统治区 农村金融 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内汇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燕红忠 李裕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21,共20页
汇兑市场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汇市场的变迁既是商品贸易日趋繁荣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过程。近代中国内汇市场的经营主体经历了从以票号汇兑为主,到以钱庄和票号为主,再到钱庄与新式银行并存,最... 汇兑市场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汇市场的变迁既是商品贸易日趋繁荣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过程。近代中国内汇市场的经营主体经历了从以票号汇兑为主,到以钱庄和票号为主,再到钱庄与新式银行并存,最后以银行为主导的发展过程。相应的汇兑方式也从票号的票汇,发展到将传统的顺汇与外埠期票及押汇相结合的多种汇兑方式并存的汇兑体系。汇兑记账货币从以银两为主,逐渐发展到银洋并用,最终经过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仅以银元和法币计算。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展、技术进步的推动,近代内汇市场的功能日臻完善,效率日渐提高,资金周转逐步加快,为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汇市场 汇兑方式 演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