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外汉语教师及其培养模式探索 |
茅海燕
唐敦挚
|
《高校教育管理》
|
2007 |
9
|
|
2
|
实行双语教学的前瞻性思考 |
陈振东
王虹慧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4 |
14
|
|
3
|
我国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问题与思考 |
王志军
傅丹灵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4
|
日本循环经济及其启示与借鉴 |
唐敦挚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5
|
|
5
|
论《仲夏夜之梦》中的二元对立结构 |
李锋
张宇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8 |
7
|
|
6
|
冯友兰“道中庸”析 |
李似珍
王莹珏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佐藤春夫的中国观论考 |
武继平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8
|
曼纳瓦卡的石头天使——论玛格利特·劳伦斯《石头天使》中海格的艺术形象 |
王丽莉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9
|
|
9
|
佐藤春夫与田汉的情感错位——有关中日文人交往的个案考察 |
武继平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基于价值哲学与评价理论的翻译批评学——《翻译批评学引论》评介 |
周晓梅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课程终结性评估结果正态分布调查与研究 |
刘宝权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论翻译批评的主体间性 |
赵冬梅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3
|
私密与娱乐:毛姆的小说观 |
李锋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4
|
美国中小学二语写作的教学与研究——兼论对我国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
王志军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5
|
“寄托小说”创作方法探析——以郭沫若历史题材小说为例 |
武继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爱情 人生 死亡——析《霍乱时期的爱情》之真义 |
吴怀莉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