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组织的逻辑演化与区域治理范式变革对中国城市群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彬 王媛媛 黄赜琳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大都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活跃力量和空间推进载体,是区域治理理论缘起与实践探索的重点,为城市群治理问题研究提供了价值基础。空间组织逻辑由“场所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形成了理论演化的分水岭,亦为区域治理理论奠定了贯通性的解... 大都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活跃力量和空间推进载体,是区域治理理论缘起与实践探索的重点,为城市群治理问题研究提供了价值基础。空间组织逻辑由“场所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形成了理论演化的分水岭,亦为区域治理理论奠定了贯通性的解释框架。在以信息城市为典型特征的“流动空间”背景下,区域治理思维发生了向新区域主义理论强调关系协调的非制度性变革和新国家空间理论围绕“再地域化”的制度变革的范式变化。后者重点阐释了全球城市区域崛起并充当国家竞争力平台的尺度重组机制,对沿海城市群完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前者关于区域整体性的建构思路对后发城市群的发育壮大仍然不乏实践意义。在中国多重尺度嵌套的复杂空间格局下,采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变革互补的城市群治理策略是可行的选择,对创新网络的尺度重组则是未来区域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空间 空间组织逻辑 区域治理 范式变革 再地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协同创新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吗?
2
作者 刘乃全 徐婉晴 张健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42,160,共17页
基于专利申请数据和地级市经济特征数据,研究就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析。实证结果表明,协同创新带来了地区间经济差距的缩小,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内陆城市、第三产业主导的城市和城市群... 基于专利申请数据和地级市经济特征数据,研究就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析。实证结果表明,协同创新带来了地区间经济差距的缩小,且这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西部地区、内陆城市、第三产业主导的城市和城市群中的城市。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对于经济差距水平较低的地区而言,协同创新能带来经济差距水平的进一步缩小;但对于经济差距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协同创新反而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机制分析表明,协同创新能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缩小地区间创新能力差距,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此外,协同创新还带来了城市联系的增强,提高了市场一体化水平,并推动了产业分工水平的提升,因而能够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但目前,协同创新仍然未能促进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跨省流动,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缩小造成了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跨区域合作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城市收缩现象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玉博 张学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5,共8页
以人口流失为核心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文章利用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变化,识别城市收缩现状,并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其城市收缩的背景、现状,提出规划应对。文章认为,武汉城... 以人口流失为核心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文章利用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变化,识别城市收缩现状,并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其城市收缩的背景、现状,提出规划应对。文章认为,武汉城市圈应制定区域的、整体的规划以促进圈内各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并出台"收缩型的规划"以遏制与人口流失相悖的土地蔓延状态,同时收缩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重点应由促进人口规模扩张向提高人口质量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城市收缩 人口流失 人口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与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能级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施祖辉 《预测》 CSSCI 1997年第1期29-31,17,共4页
上海与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能级比较施祖辉(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433)开发开放浦东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启动并实施的一项跨世纪... 上海与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能级比较施祖辉(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433)开发开放浦东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启动并实施的一项跨世纪宏伟工程。为尽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国际中心城市 城市功能 能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能级比较──上海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被引量:2
5
作者 施祖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上海 国际中心城市 功能能级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商业的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何骏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社区建设中,作为现代服务业组成部分的社区商业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我国城市中既要有繁荣繁华的中心商业,又要有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以上海为例,在对上海社区商业现状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上海社区商业的两类模式,希望以此促... 在社区建设中,作为现代服务业组成部分的社区商业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我国城市中既要有繁荣繁华的中心商业,又要有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以上海为例,在对上海社区商业现状和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上海社区商业的两类模式,希望以此促进我国社区商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商业 发展模式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区域非效率经济差距研究
7
作者 李颖 杨慧敏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在转轨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了资源低效配置的现象,资源低效率配置源于具有区域特征的微观企业管理行为扭曲了市场配置的效率机制。企业异质性为动力的自我选择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效果会受到市场扭曲程度的制约,区域之间非效率经济... 在转轨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了资源低效配置的现象,资源低效率配置源于具有区域特征的微观企业管理行为扭曲了市场配置的效率机制。企业异质性为动力的自我选择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效果会受到市场扭曲程度的制约,区域之间非效率经济差距的存在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相对扭曲程度。消除区域之间非效率差距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制度和政策调整来消除企业特征收益,为异质性企业空间区位的自我选择提供一个更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在既定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下,异质性企业空间区位的自我选择是根据区位效率优化的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进而从企业层面实现消除区域之间非效率差距的宏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所有制异质 市场相对扭曲 区域非效率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病治理——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第二期)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哲 景朝阳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139-141,共3页
2017年7月1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第二期)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病治理的主题,特别是"中国大城市病的现状、原因和解决路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建设""上海城... 2017年7月1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第二期)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城市功能疏解与大城市病治理的主题,特别是"中国大城市病的现状、原因和解决路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建设""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方法和路径"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大城市病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状况、城市身份认同与迁移人口环境行为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宝礼 邵帅 裴延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99,共10页
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引致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样本,基于扩展回归模型(ERM)和中介效应模型,专门考察了住房状况对迁移人口综合环境行为、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引致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样本,基于扩展回归模型(ERM)和中介效应模型,专门考察了住房状况对迁移人口综合环境行为、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有住房对迁移人口综合环境行为、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参与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在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内生处理效应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在修正内生性偏误后,自有住房对迁移人口公域环境行为的促增效应显著高于私域环境行为,并且随着迁移人口流入本地时间的推移,住房状况对迁移人口公域环境行为的异质性影响显著高于对迁移人口私域环境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在给定住房状况的条件下,城市户籍迁移人口的环境行为参与率高于农村户籍迁移人口;农村和城市户籍迁移人口的公域环境行为得分随着流入本地时间的推移而显著提高,而私域环境行为得分则随流入本地时间的推移变化并不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身份认同是住房状况影响迁移人口环境行为的中介变量,即住房状况差距使得迁移人口城市身份认同度出现分化,进而导致其环境行为存在差异。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着力解决迁移人口的住房问题,使迁移人口"进得来,融得入";其次,在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供给无法惠及所有迁移人口的现实约束下,政府应当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尽早实现住房与户籍、住房与公共产品均等获取的"脱钩";最后,积极提高农村户籍迁移人口的环境行为参与率,这将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人口 住房状况 城市身份认同 环境行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的创新价值、全球城市建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彬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4,共9页
基于文化传承的创新价值对于全球城市建设及其引领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文化的地域属性出发,探讨全球城市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城市空间与城市关系的维度概括全球城市建设中文化创新的实现路径。同时,在依托... 基于文化传承的创新价值对于全球城市建设及其引领的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文化的地域属性出发,探讨全球城市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城市空间与城市关系的维度概括全球城市建设中文化创新的实现路径。同时,在依托文化创新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国际背景与政策演变趋势下,通过代表性案例与发展模式对中国全球城市建设框架下发展、提升与转化地方文化的创新价值给予了政策着力点方面的启示。在新时空背景下,江南文化的创新机遇在于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与长三角区域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创新价值 全球城市 城市转型 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赋能增效: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葛力铭 郑贺允 +1 位作者 孙鹏博 朱佳玲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3,共14页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提出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准确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如何影响环境福利绩效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有裨益。本文从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背景出发,就低碳城市试点...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提出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准确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如何影响环境福利绩效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有裨益。本文从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背景出发,就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福利绩效的潜在影响进行规范阐释,并采用混合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环境福利绩效进行准确测算,从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就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福利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环境福利绩效,该结论在进行前提假设检验以及构造组别–时期估计量、插补估计量和堆叠回归估计量进行政策处理效应异质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和西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福利绩效具有更显著的提升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技术和积累人力资本提升环境福利绩效,并通过加剧资本错配降低环境福利绩效。空间效应分析表明,在经济地理嵌套空间权重矩阵和方言社会网络空间权重矩阵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福利绩效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在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环境福利绩效之间关系提供新的文献证据的同时,也为建设低碳城市、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提高居民环境福利提供了学理支持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环境福利绩效 双重差分法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政策地区指向的优化问题研究
12
作者 胡彬 余子然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区域政策多样化和密集化的背景下,区域政策地区指向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区域政策地区指向的具体内涵是指区域政策覆盖的空间范围,即区域政策的直接受益主体;而外延则包括政策的受益形式,即针对特定主体的区域政策的核心目标、实施内容... 在区域政策多样化和密集化的背景下,区域政策地区指向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区域政策地区指向的具体内涵是指区域政策覆盖的空间范围,即区域政策的直接受益主体;而外延则包括政策的受益形式,即针对特定主体的区域政策的核心目标、实施内容与适配措施。地区指向作为区域政策指导与反馈机制的载体,具有自上而下的战略意图分解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与政策效果评价功能。区域政策地区指向的优化应当把握国家战略内涵深化与扩展的总体方向,关注地区发展转型升级的动态需求,确定区域政策支持的重点地区、动态调整政策目标、主要内容与措施,并完善其在政策制定体系中的反馈载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地区指向 国家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发展与若干研究方向
13
作者 张学良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9-11,共3页
一、为什么要做城市群研究 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结论,全球土地面积的1.5%聚集了世界近一半的生产活动。在美国,有2.43亿人口集中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这些区域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 一、为什么要做城市群研究 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结论,全球土地面积的1.5%聚集了世界近一半的生产活动。在美国,有2.43亿人口集中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这些区域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城市区域。世界上的六大城市群集聚了全球的大部分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发展 世界经济地理 中国 世界发展报告 土地面积 2009年 世界银行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代际居住分离、自理能力与农村养老困境——基于2013—2018年千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姣姣 吴方卫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8,共15页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从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的视角,系统审视了劳动力持续外流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变化及其所引发的养老困境,并利用2013—2018年千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代际居住分离...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从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的视角,系统审视了劳动力持续外流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变化及其所引发的养老困境,并利用2013—2018年千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代际居住分离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使得农村以成年子女供给为表征的家庭养老服务供给减少,传统养老服务供需平衡被解构;第二,随着劳动力外流的持续推进,农村老龄化和老人规模扩大,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加,在老人进入自理能力较差阶段时,陷入养老困境的可能性提高;第三,农村的社会(政府)养老服务也是供给的一部分,但其并不丰裕,并未形成家庭养老服务供给缺失时的有效补充。进一步讨论发现,代际居住分离造成的养老困境,在男性较多、医疗可及性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盆地和东部地区由于地势平坦、社会养老资源相对较为丰裕的原因,养老困境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分离 自理能力 服务供需 养老困境 农村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对中国中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00
15
作者 豆建民 沈艳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102,共7页
我国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后,中部地区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伴随着污... 我国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后,中部地区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伴随着污染的转移?因此,在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引起的国家之间污染转移的污染避难所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于我国国内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Becker和Henderson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分类方法,采用以区位商的构建机理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力系数,以及重污染行业产值的全国占比等指标,利用我国中部地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个省份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部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入情况,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这种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04年后,也就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各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部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向中部地区的转入,造成了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向中部地区的转入。文章最后对中部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政策、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污染密集型产业 污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来自配股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祥建 郭岚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86,共15页
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1998-2002年间456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 在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过程中,大股东具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配股资格和提高股票价格的强烈动机。本文以1998-2002年间456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业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研究了配股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大股东控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在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2)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3.20%时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3.20%时则表现出负相关关系:(3)盈余管理程度与前2-10大股东持股集中度、负债比率和资本支出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公司规模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效应,造成了上市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配股融资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问题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乃全 东童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26,共6页
进入21世纪,城市群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大大小小的城市群相继建立,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源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其... 进入21世纪,城市群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大大小小的城市群相继建立,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源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制度和城镇管理体制。从这些方面入手,寻找破解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难题,将成为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非协调发展问题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市场环境下大宗交易事件对二级市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晓明 陈晔 谢琳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9期68-70,共3页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市场环境对价格形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文章研究了二级市场处于牛市熊市以及限售股出台政策前后的环境下,大宗交易事件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宗交易 事件研究 市场微观结构 市场环境 限售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联盟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延锋 田增瑞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68,77,共7页
战略联盟合作者间的信任与控制情况是影响联盟绩效的关键要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信任、控制及其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对联盟绩效影响的若干假设,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认为①在联盟管理中,理性信任的作用甚微,建... 战略联盟合作者间的信任与控制情况是影响联盟绩效的关键要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信任、控制及其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对联盟绩效影响的若干假设,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认为①在联盟管理中,理性信任的作用甚微,建立感性信任更有助于提高联盟绩效;②相对于正式控制而言,我国企业采取关系控制更有利于联盟绩效的提高;③对于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的合作者,合作双方主要工作是明确合作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联盟 信任 控制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发展: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向 被引量:12
20
作者 范恒山 肖金成 +14 位作者 方创琳 唐杰 张学良 潘玉君 周国华 吴传清 李刚 梁育填 钟业喜 王雅莉 郭淑芬 李红 林芳莹 马学广 吴康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1-3,共3页
2017年7月7日,由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向"为主题,就当前中国城市... 2017年7月7日,由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新特点新思路新方向"为主题,就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新特点、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新思路与城市群研究的新方向等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论坛期间还成立了"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对于促进中国城市群理论与政策研究,推动中国城市群健康发展,讲好中国改革空间试验场故事,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特刊发论坛正式发言或书面提交的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特别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帮助本刊联系专家并组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 创新发展 区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