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儒家文化能促进社会企业的社会绩效吗?——基于中国社会企业专项调查的研究
1
作者 陈咏昶 刘志阳 许莉萍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9,共11页
社会企业是采用商业手段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新型组织,探讨影响其社会绩效的因素有助于发挥社会企业在新时期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本土社会企业的发展。而现有研究鲜少... 社会企业是采用商业手段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新型组织,探讨影响其社会绩效的因素有助于发挥社会企业在新时期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本土社会企业的发展。而现有研究鲜少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国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发挥作用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制度理论,系统地探讨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企业提升社会绩效的影响及其组织边界条件。通过统计清代各省进士数量构建历史截面数据,并与当代中国社会企业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发现地方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企业提高社会绩效有正向影响。同时,这一作用在较大的地理服务范围和较少的组织资源禀赋下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探究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与传统文化内在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会创业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间环境污染治理策略的博弈分析--基于政府社会福利目标的视角 被引量:23
2
作者 崔亚飞 刘小川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5,共4页
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策略选择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不同的社会福利取向和环境效应权重下,地方政府的污染治理存在着策略行为,研究显示地方政府的社会福利目标直接决定着其环境污染治理策略,这为我国环境污染治... 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策略选择是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不同的社会福利取向和环境效应权重下,地方政府的污染治理存在着策略行为,研究显示地方政府的社会福利目标直接决定着其环境污染治理策略,这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环境污染治理 转移支付 政府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保护壁垒对出口产品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对美出口HS-6分位产品的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开 佟家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78,共16页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愈演愈烈。本文首次将2009—2017年间美方实施的所有贸易壁垒与中方实际遭受影响的HS-6分位的出口产品进行了匹配,结合面板数据一阶差分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评估了美国贸易保...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愈演愈烈。本文首次将2009—2017年间美方实施的所有贸易壁垒与中方实际遭受影响的HS-6分位的出口产品进行了匹配,结合面板数据一阶差分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评估了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总体层面,美方贸易壁垒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提前出口”预期效应和“抑制出口”持续效应;第二,在行业层面,由于国内进口替代行业的压力,美方贸易壁垒仅对中国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中国暂时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没有明显的影响;第三,区分贸易壁垒类型,贸易救济措施受制于追溯执行制度,并未产生“提前出口”效应,但“抑制出口”效应非常明显,政府扶持措施和歧视性本地化要求等隐性壁垒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我国与美方就贸易纠纷进行磋商时,应当针对性地要求对方停止实施各类形式的贸易壁垒,帮助中国出口企业获得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丹辉 戴魁早 +2 位作者 赵西三 余典范 黄寰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6,共12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仅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无论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还是在传统产业能级提升方面,全产业链发展面临着诸如关键核心环节缺失导致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强、产业链内外循环链接能力较弱导致产业链网络节点地位较低、产业生态松散导致产业链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产业链韧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全产业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优化全产业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基于此,本刊特邀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特长,从多角度发表真知灼见,以期对推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供思想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产业链 供应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思想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4
5
作者 鲁品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30,共11页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断与我国经济制度的历史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允许和支持私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未解之重大难题。由此产生了“两个三十年”相对立的论调、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噪音杂...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断与我国经济制度的历史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允许和支持私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未解之重大难题。由此产生了“两个三十年”相对立的论调、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噪音杂音。而这些噪音杂音由对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和对我国民营企业政策的孤立肤浅的解读所致。应当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想体系、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进程着眼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的主旨不是简单地消灭一切私有制,而是消灭那种驱使人们利用私有财产奴役他人劳动的社会力量。这就要从社会总体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历史发展的辩证作用、人类社会“自然史”过程三个方面理解其丰富内涵。这一普遍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虽然表面上差异很大,但本质上都是《共产党宣言》普遍原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思想 私有制的社会环境 基本经济制度 两个毫不动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法与私法的良性互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必要之路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瑞莹 马拥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法治作为主题,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就成为现实所需。但在笔者看来,对于处于特殊历史时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法治作为主题,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就成为现实所需。但在笔者看来,对于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而言,要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不仅要大力推进以实现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私法体系的建设,同时也应大力推进能够有效地约束公权力的公法体系的建设。因为只有实现私法与公法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也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法治建设 公法 私法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预算中公众参与的路径——基于中国与巴西两国实践中的个案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崇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政府预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政府预算不仅影响着政府机关行政职能的发挥,还与社会上每一个普通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政府预... 政府预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编制和执行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政府预算不仅影响着政府机关行政职能的发挥,还与社会上每一个普通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政府预算决策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当前国内外实践来看,在政府预算中积极吸收公众参与是确保政府预算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政府预算中的公众参与在我国还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仍需吸纳国外预算参与的经验,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预算民主 组织化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政府预算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小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5,155,共5页
中国式政府预算的特点在于财权高度集中、较强的灵活性以及有力的行政指导,这在经济体制改革早期对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国式政府预算出现了诸如与民争利、与企业发展不协调以及预算赤字危机等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中国式政府预算的特点在于财权高度集中、较强的灵活性以及有力的行政指导,这在经济体制改革早期对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国式政府预算出现了诸如与民争利、与企业发展不协调以及预算赤字危机等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亟待通过修订《预算法》,在客观全面地反映政府预算全貌的基础上,合理构建政府预算的模式框架,建立政府预算公开与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预算 预算管理 《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与“不变”之间:现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泉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8,共12页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向度,是以国家明确的目标预设和强力主导为核心,围绕着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配置方式,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创新。其演进路径是:改革开放前进行的是以农村...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向度,是以国家明确的目标预设和强力主导为核心,围绕着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配置方式,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创新。其演进路径是:改革开放前进行的是以农村土地"生产关系"为中心的革命,在"变"中寻求"不变",确立起现代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对所有制进行"锁定";改革开放后推动的则是以土地"经营制度"为中心的改革,最终将农地制度改革定格在总体上沿着"不变"或"稳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扩大"或"强化"农民土地使用权这样一种思路或模式演进。究其实质,支撑这种"变"与"不变"演进逻辑的背后力量是国家基于公有制偏好而对农地产权体系进行的原则性设定。而且,这种设定在相当大程度上框定了国家未来时段农地制度演进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个人住房房产税制度设计研究
10
作者 李永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6,共6页
本文认为个人住房房产税开征的理由包括完善税制、调节收入分配、平抑房价、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指出个人住房房产税还面临着纳税人税费负担较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房产评估体系不完善和个人财产公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在分... 本文认为个人住房房产税开征的理由包括完善税制、调节收入分配、平抑房价、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指出个人住房房产税还面临着纳税人税费负担较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房产评估体系不完善和个人财产公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在分析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原因,剖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从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个人住房房产税制度设计初步框架,为个人住房房产税制度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税 个人住房房产税 沪渝试点 制度设计 国际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法制环境、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GMM分析
11
作者 蒋俊贤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分析地区法制环境对不同规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法制环境对中小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和长期债务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大中型上市公司的长期债务率的影响虽然显著为正,但是对...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分析地区法制环境对不同规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法制环境对中小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和长期债务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大中型上市公司的长期债务率的影响虽然显著为正,但是对其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却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法制环境 资本结构 债务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是否影响创业退出——来自中国农民创业者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志阳 刘小童 刘姿含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4,I0018,I0019,共15页
作为创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退出远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企业家、组织或宏观环境分析创业退出的原因,而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特别是抑郁在创业退出过程中的影响还没有深入发掘。作为特殊创业群体,农民创业者在乡村振... 作为创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退出远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企业家、组织或宏观环境分析创业退出的原因,而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特别是抑郁在创业退出过程中的影响还没有深入发掘。作为特殊创业群体,农民创业者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扮演着内生发展的主体力量,但天然的弱势地位也让该群体隐匿许久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创业退出的危害更加凸显。本文以中国农民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 PS)”数据,实证研究了以抑郁程度度量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创业退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退出行为受到自身抑郁状态的显著影响,并且表现出独特的本土情境特征。乡村家庭代际转移负担、宗族网络嵌入和行业竞争程度,对上述影响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创业退出心理前因的研究成果,为针对本土农民群体的创业退出理论构建和特殊群体就业创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抑郁程度 创业退出 农民创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包容发展:指标构建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志阳 陆亮亮 殷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77-89,共13页
数字中国包容发展指标构建是监测数字中国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数字中国包容发展内涵的厘清,遵循"情境-结构-功能"的逻辑链条,从数字化深度、包容性广度、动能支撑高度3个维度选取30个指标构建数字中国包容发展评价指... 数字中国包容发展指标构建是监测数字中国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数字中国包容发展内涵的厘清,遵循"情境-结构-功能"的逻辑链条,从数字化深度、包容性广度、动能支撑高度3个维度选取30个指标构建数字中国包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测度,全面分析了省际和区域层面的数字中国包容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数字中国包容发展的省际差异显著,呈现出阶梯化特征;区域间差异同样不容忽视,大致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态势;动能支撑不强,整体以市场拉动为主,制度带动为辅,技术推动较少。未来在政策设计中,必须坚持"数字化"与"包容性"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化多元动能支撑体系构建;完善数字鸿沟协同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包容发展 熵权TOPSIS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西方经济制裁何以低效——基于理论机制与现实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山林 盛晓宙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美西方对外制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原因主要是:(1)制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受国内利益集团掣肘,对目标国难以造成最大经济损害,政治市场内生着减轻制裁效果的机制。(2)通过国际市场,制裁的经济效果会因第三方... 美西方对外制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原因主要是:(1)制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受国内利益集团掣肘,对目标国难以造成最大经济损害,政治市场内生着减轻制裁效果的机制。(2)通过国际市场,制裁的经济效果会因第三方存在而被稀释。(3)以联盟方式进行制裁,制裁的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具有国家非对称性,制裁政策难以得到一致有效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4)目标国通过调整对外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运行可产生对冲制裁影响的机制。因此,美西方针对别国特别是大国进行制裁的效果尤其不理想。面对美西方制裁,中国利用非对称优势进行反制的手段越来越多,通过内循环形成自适应的能力越来越强,借助外循环产生的稀释作用越来越大。美西方制裁对中国经济发展短期内会产生干扰、带来不便,但是中国通过理性应对可以形成相对有利的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裁 经济效果 制裁联盟 美西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冲击、土地调控与城投债定价
15
作者 罗美娟 黄子建 张牧扬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9,共15页
减税冲击会加大地方财政压力,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城投债发行利差上升;然而,城投债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地方政府有动机采取增信措施来抵消减税冲击的影响,甚至促使城投债利差下降。基于2017—2019年的三次增... 减税冲击会加大地方财政压力,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城投债发行利差上升;然而,城投债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地方政府有动机采取增信措施来抵消减税冲击的影响,甚至促使城投债利差下降。基于2017—2019年的三次增值税税率下调实践,通过产业结构、减税点数和政策时间构造地级市层面的减税冲击变量,分析发现:减税冲击会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会采取土地调控措施来为城投公司提供增信,导致城投债的发行利差不升反降;具体而言,面对减税冲击,地方政府并没有调整土地出让结构、提高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出让价格,而是通过向城投公司注入土地资产、提高商服用地出让价格的路径来提升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抵押价值和信用水平,这也反映出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运作方式已由土地财政转向土地金融。因此,应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和出让环节的双垄断格局;划清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界限,促进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改变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调控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 城投债 信用利差 政府隐性担保 土地出让 土地资产 土地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阳 郑若愚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 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AI社会创新的内涵,以此建构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本文强调AI社会创新有助于智能识别漂浮的社会问题,推进解决方案的最优匹配,促进社会创新成果的扩散。围绕AI在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匹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以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方案的新颖性为框架,首次提出AI自主搜索式、AI赋能生成式、AI自主修补式、AI赋能探索式四种AI社会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拓展了已有社会创新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社会创新 社会创业 数字技术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概念验证看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方向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2-35,共4页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概念验证作为科技创新链条中的起始点和关键环节,对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至关重要。概念验证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技术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概念验证相...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概念验证作为科技创新链条中的起始点和关键环节,对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至关重要。概念验证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技术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概念验证相关体制机制,不仅要建立多层次资金支持机制,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完善系统性支持机制,还要优化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与监管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保障,从而切实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研究——基于对25个省77个县279所学校的调查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宏斌 惠祥凤 傅乘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7,共4页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通过对25个省77个县的教育局领导和279所学校的校长进行访谈得出,一些县区尚未完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教育局局长和校长都愿意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但更多地将其与涨工资等...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通过对25个省77个县的教育局领导和279所学校的校长进行访谈得出,一些县区尚未完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教育局局长和校长都愿意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但更多地将其与涨工资等同了起来;在绩效工资的来源方面,教师反对从现行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评价教师绩效的指标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过程中,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内涵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绩效工资要引导教师健康发展,考核指标要有可操作性,考核方案应能体现公平性和按劳分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义务教育 教师 绩效工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体现了“竞争中立”吗--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菁 徐小琴 孙元欣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60,125-126,共12页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贴和"竞争中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定性比较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政府补贴对象并不是完全由企业所有权性质决定,同时具有"扶持强者"和"保护弱者"特...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贴和"竞争中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定性比较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政府补贴对象并不是完全由企业所有权性质决定,同时具有"扶持强者"和"保护弱者"特点,即大型亏损国有企业、创新骨干企业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出口骨干企业能够获得高政府补贴;第二,非国有企业在获得高政府补贴时将转化为竞争优势,而政府对大型亏损国有企业的高扶持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以上结果显示,中国虽然尚未普及竞争中立理念,但是针对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国有企业改革早已逐步开始。中国政府补贴的选择偏好是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并不因为其所有权特征而得到了政府补贴的特别优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竞争中立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模式选择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法涛 李俊青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3,共8页
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提出的产业链治理决定要素,可从交易复杂度、交易信息可编码程度、供应商能力三个维度,把电子商务产业链分为科层式、领导型、模块化、关系型四种模式。而基于对国内100多家从事网上零售业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的调研,根... 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提出的产业链治理决定要素,可从交易复杂度、交易信息可编码程度、供应商能力三个维度,把电子商务产业链分为科层式、领导型、模块化、关系型四种模式。而基于对国内100多家从事网上零售业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的调研,根据其运营模式和产业链治理形式,从平台所有权角度进行归纳整理,可将电子商务平台划分为六种所有权形式,即第三方开放平台模式(淘宝网、天猫商城等)、以自营为主的半开放平台模式(京东、当当等)、物流服务商主导模式(顺丰优选、邮乐网等)、支付服务商主导模式(工商银行的融易购等)、全产业链模式(中粮集团的我买网等)、传统零售商或制造商主导模式(银泰网、海尔商城等)。考虑到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纯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尚未出现,文章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实际案例,将平台所有权与纵向治理模式相结合,对六种典型电子商务平台纵向关系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平台所有权差异与企业自身战略选择决定了产业链运营模式和电商平台特性。领导型和科层式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控制,但不利于平台经营范围与规模的扩张,适合垂直化电商;模块化和关系型治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平台经济,具有网络环境下的双边市场特征,这种模式可扩展性强,可以培育出大规模的平台用户,有利于电商企业快速成长,但平台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对服务质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理论 产业链治理 电子商务 平台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