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1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郭晓华 胡素银 +4 位作者 何建荣 林开勤 金红来 程永德 史诗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7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12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 目的 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7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12例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于6个月后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17例行介入治疗者均有腘动脉以上动脉的慢性损伤。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液灌注,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阻塞部位及程度,对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血液循环 近期疗效 血管超声 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皮瓣的血液循环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6
2
作者 张世民 刘大雄 +1 位作者 张连生 韩平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以血液循环规律指导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新鲜肢体标本(前臂14,小腿2)的血管灌注和显微解剖及36例远端蒂皮瓣的术中观察,从动静脉的血管构筑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其血液循环特征。结果:远端蒂皮瓣依血供... 目的:以血液循环规律指导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新鲜肢体标本(前臂14,小腿2)的血管灌注和显微解剖及36例远端蒂皮瓣的术中观察,从动静脉的血管构筑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探讨其血液循环特征。结果:远端蒂皮瓣依血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4种:①体被组织血管网(丛);②肌间隙筋膜皮肤穿血管的上升支;③直接皮肤血管的回返支和远侧有弓状吻合的知名血管。远端蒂皮瓣不等同于非生理性的逆行皮瓣。许多远端蒂皮瓣中无论动脉还是静脉系统均不存在逆向血流,其血液循环方式更符合生理性。远端蒂皮瓣的静脉血均需经深浅静脉干交通支和/或穿静脉引流至深静脉系统才能回流。结论:静脉回流充分与否是远端蒂皮瓣成活的关键。蒂部的浅静脉干能将远侧的静脉血导入皮瓣,加重由浅入深的回流负荷,对皮瓣成活有害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蒂皮瓣 皮瓣 分类 静脉回流 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革芳 程永德 +6 位作者 王咏梅 杜爱民 毛勇 陆海宇 姜程远 陆海洲 王蕾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灌注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组在灌注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静脉滴注治疗,连用14d,间隔7d为1个周期,对照组仅行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于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同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K氏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动脉灌注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抗肿瘤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晚期膀胱癌17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童强 姚立欣 +4 位作者 黄金明 刘军 孙嵘 邱军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价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后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7例经CT检查及膀胱镜下肿块活检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的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患者,采用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用选择性插管技术经髂内动脉灌... 目的评价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后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7例经CT检查及膀胱镜下肿块活检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的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患者,采用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用选择性插管技术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膀胱癌17例。结果 17例晚期膀胱癌患者行经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14例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3例术后肿块无明显改变,但血尿症状有明显减轻。17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存活10~62(平均43.5)个月。结论对于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可选择采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能缩小肿瘤体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出血,结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膀胱功能,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膀胱肿瘤 动脉灌注化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25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卫杰 刘洁怡 +1 位作者 耿昌明 孔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特点、安全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采用CAS术治疗25例颈动脉狭窄>85%患者,术中针对病变狭窄特点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注重个体化手术细节和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血运重建、脑保护装置内脱落栓子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脑保护装置均通过重度狭窄后成功释放,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后形态满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试验研究(NASCET)方法检测显示,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91.0±3.1)%降至术后(21.0±5.1)%,保护伞均顺利回收,其中6个伞中发现脱落组织碎片。围术期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脑梗死、髙灌注综合征、死亡等严重事件。25例患者随访1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死亡发生。结论 CAS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时需注意术中个体化细节管理及围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脑保护装置,以确保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部分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疗效更直观而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狭窄 远端脑保护装置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患者牙龈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浓度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铁楼 蔺世龙 +2 位作者 吕玉麟 刘景昌 刘国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牙龈血流量(GBF)、血流速度(BCV)和血浓度(BC)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用LDF-3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别测定不同牙周病患者GBF、BCV和BC变化,并分析其与牙周病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不同牙周病... 目的:探讨牙龈血流量(GBF)、血流速度(BCV)和血浓度(BC)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用LDF-3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别测定不同牙周病患者GBF、BCV和BC变化,并分析其与牙周病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不同牙周病的GBF、BCV和BC不同,各病变组的GBF和BCV较对照组降低,牙周炎组降低最明显,牙周萎缩组次之,牙龈炎降低较少;病变组的BC较对照组增加,牙周炎组增加最明显,牙龈炎组增加最少,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牙周病患者其GBF、BCV和BC不同,G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龈 血流量 血流速度 血浓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诱导炎性反应对颅内动脉瘤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建忠 吴曦 +4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刘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81-384,共4页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在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2%[1]。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中10%~15%的患者尚未送至医院即已死亡;发生一次出血其病死率可高达35%,发生两次出血,病死率高达60%~8...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在人群中发生率高达3.2%[1]。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中10%~15%的患者尚未送至医院即已死亡;发生一次出血其病死率可高达35%,发生两次出血,病死率高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但对颅内动脉瘤的预防、发生、发展破裂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2]。目前研究认为,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的血管壁炎性反应,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是IA发生的重要机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炎症 病理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二例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咏梅 龚长源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90-290,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血管栓塞 子宫肌瘤 微球 双侧 栓塞剂 子宫动脉栓塞 介入技术 海藻酸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金属支架治疗支气管结核伴全肺不张9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季洪健 李强 +7 位作者 刘忠令 白冲 姚小鹏 赵立军 徐浩 董宇超 黄海东 王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681-684,共4页
目的评价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支气管结核伴一侧全肺不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例因支气管结核引起支气管管腔完全闭塞、一侧全肺不张患者,采用微波、高频电、球囊扩张加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分别在支架植入后1周及4~6个月期间... 目的评价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支气管结核伴一侧全肺不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例因支气管结核引起支气管管腔完全闭塞、一侧全肺不张患者,采用微波、高频电、球囊扩张加气道内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分别在支架植入后1周及4~6个月期间观察患者气道狭窄段的腔径。结果9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于支架植入后3d内,原先不张的患肺均完全复张;在支架植入7d后,原闭塞支气管的腔径恢复至(9.17±1.24)mm:9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肉芽增殖再狭窄,采用腔内冷冻治疗,同时配合定期的球囊扩张,可有效控制再狭窄。结论对于支气管结核所致的一侧全肺不张患者,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腔内金属支架植入疗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肺功能,是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结核 支气管 肺不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切割肺活检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辉 季洪健 +2 位作者 姚秋菊 陈丽萍 张福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切割肺活检术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动弹簧式活检枪(14及16 G)对29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切割肺活检,所获组织送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并对取材成功率、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等... 目的评价经皮切割肺活检术对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动弹簧式活检枪(14及16 G)对29例弥漫性肺疾病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切割肺活检,所获组织送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并对取材成功率、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均获得足够行病理检查的肺组织标本,取材成功率达到100%。有25例获得确诊,诊断阳性率达82.8%。并发症主要为气胸以及肺出血,大多数不严重,且经相应治疗后均在1周内消失。结论对于弥漫性肺疾病,CT引导下经皮切割肺活检术无论在手术操作、取材成功率以及诊断阳性率均优于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与开胸肺活检(OLB)和电视引导下胸腔镜肺活检(VATS)相比,并发症少且轻微,患者接受度高。该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疾病 经皮肺活检 CT引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 被引量:30
11
作者 梅长林 刘森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2-346,共5页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其诊断有赖于血肌酐的升高和尿量的减少。急性肾损伤在住院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中十分常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近年来,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替...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其诊断有赖于血肌酐的升高和尿量的减少。急性肾损伤在住院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中十分常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近年来,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和剂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率高,部分存活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或部分恢复,脱离透析,但还有部分患者会直接进展到终末期肾病。此外,急性肾损伤患者恢复后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改善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关键。用血肌酐水平和尿量对急性肾损伤进行早期诊断不够敏感。目前,许多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正在研究中,但其有效性还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急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昌明 韦道明 +2 位作者 孔晓东 付建辉 宋丽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治疗)、对照组(PE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Hugh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94 vs.2.85±1.02;t=2.085,P=0.04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1±2.89)mg/L vs.(11.51±3.35)mg/L;t=5.194,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1.25±7.15)mg/Lvs.(28.40±8.65)mg/L;t=3.400,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ughes评分与C-反应蛋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63,P〈0.001);Hughes评分与TNF-α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91,P〈0.001)。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AIDP疗效可靠,其清除血浆促炎因子的疗效优于血浆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多节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革芳 吴春根 +3 位作者 张继 顾一峰 程永德 李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6例,其中23例患者为多节段椎体骨折。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模拟视觉评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6例,其中23例患者为多节段椎体骨折。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模拟视觉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后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一次手术完成3节椎体,4例患者一次手术完成4节椎体。3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和呼吸困难。术前VAS评分及ODI值平均8.58±1.12、81.43±12.54,术后1d平均为3.03±0.98、31.04±11.11,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显著。5例患者1年内出现再发椎体压缩骨折。13节椎体发生骨水泥外漏。结论PVP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必须注意脂肪栓塞并发症,一次手术至多完成3节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多节段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伸展运动对椎管、硬膜囊矢径值的影响──动态CTM扫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荣华 连平 杨维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67-469,共3页
腰椎伸展运动对椎管、硬膜囊矢径值的影响──动态CTM扫描研究200052上海解放军第85医院孙荣华,连平,杨维权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5应用X线平片、脊髓造影和CT扫描技术测量腰椎椎管、硬膜囊矢径值以作为评估腰椎... 腰椎伸展运动对椎管、硬膜囊矢径值的影响──动态CTM扫描研究200052上海解放军第85医院孙荣华,连平,杨维权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5应用X线平片、脊髓造影和CT扫描技术测量腰椎椎管、硬膜囊矢径值以作为评估腰椎管狭窄症重要参考依据的临床报告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CT 椎管 硬膜囊 矢径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吗啡在经尿道前列腺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建平 缪小勇 +1 位作者 徐葭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镇痛作用 小剂量吗啡 阿片类药物 不良反应 逼尿肌痉挛 呼吸抑制 鞘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MDR_1 mRNA、nm23H_1mRNA、P-gp和CD44v6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倪灿荣 范淼 +3 位作者 朱明华 曹金龙 蔡清泉 许炳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MDR1mRNA、nm2 3H1mRNA、P gp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 (ISH)CSA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6 0例人原发性肺癌组织MDR1nm2 3H1mRNA、P gp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MD...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MDR1mRNA、nm2 3H1mRNA、P gp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 (ISH)CSA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6 0例人原发性肺癌组织MDR1nm2 3H1mRNA、P gp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MDR1mRNA、nm2 3H1mRNA、P gp混合单抗和CD44v6的阳性率分别为 46 6 7% (2 8/ 6 0 )、5 3 33 % (32 / 6 0 )、5 1 6 7% (31/ 6 0 )和 6 3 33% (38/ 6 0 )。不同克隆P gp阳性率分别为JSB 133 33% (2 0 / 6 0 ) ,C2 1931 70 % (19/ 6 0 )和C49416 70 % (10 / 6 0 )。nm2 3H1mRNA与肺癌的第一站和第二站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 ,而CD44v6呈正相关(P <0 0 1,P <0 0 1)。MDR1mRNA和P gp与CD44v6的阳性表达关系密切 (P <0 0 1) ,并与肺癌患者吸烟关系密切 (P <0 0 1)。MDR1mRNA和P gp的阳性符合率为 80 6 4% (2 5 / 31)。 结论 :IHC方法检测P gp能间接反映MDR1mRNA的转录水平 ,为准确评估肺癌病人对化疗的疗效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MDR1 NM23H1 MRNA P-GP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的药物选择原则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革芳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选择灌注化疗药物时应考虑以下用药原则。①选择肿瘤敏感型药物。②不同抗癌机制药物相配伍。③选择药物配伍的种类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④浓度依赖型药物为首选。⑤抗癌药物配伍应注... 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选择灌注化疗药物时应考虑以下用药原则。①选择肿瘤敏感型药物。②不同抗癌机制药物相配伍。③选择药物配伍的种类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④浓度依赖型药物为首选。⑤抗癌药物配伍应注意不良反应。⑥灌注的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以原型起作用的。⑦注意给药的顺序和疗程间隔。⑧注意给药个体化由于患者的机体状况不同、肿瘤的不均一性,个别对待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⑨注意结合化疗药的药代谢动力学特点。⑩还应熟悉常用药物和常见肿瘤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选择 选择原则 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群 郭戈 忻勤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药物。方法:将105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硝酸银、极固宁、中药脱敏糊剂3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即刻、3个月、半年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即刻、3个月,50ml/L硝酸银与脱...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药物。方法:将105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硝酸银、极固宁、中药脱敏糊剂3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即刻、3个月、半年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即刻、3个月,50ml/L硝酸银与脱敏糊剂、极固宁组无显著差异,而在半年50ml/L硝酸银与另2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50ml/L硝酸银、脱敏糊剂、极固宁均可堵塞牙本质小管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但50ml/L硝酸银疗效更为持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症 极固宁 硝酸银 脱敏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唑来膦酸(博来宁)与帕米膦酸二钠(博宁)治疗癌性骨痛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任军 邸立军 +11 位作者 冯奉仪 张嘉庆 谢广茹 潘良熹 秦叔逵 郭其森 梁军 黎治平 张燕军 李明峰 胡晓桦 姚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博来宁)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237例癌性骨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接受帕米膦酸二钠(博宁)90mg,静脉滴...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博来宁)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237例癌性骨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5min,对照组接受帕米膦酸二钠(博宁)90mg,静脉滴注4h。用药4周内逐日评价骨痛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219例,其中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7例;临床观察指标:疗后14天内最佳疗效:试验组完全缓解(CR)10.08%(12/112),部分缓解(PR)53.78%(64/112),临床获益率(CR+PR+MR)90.75%;对照组完全缓解5.08%(6/107),部分缓解54.24%(64/107),临床获益率83.9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次要观察指标:1)疗后14天内每天的临床疗效:试验组给药后第5、7~12天共7天试验组每日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疗后28天内最佳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疗后14天内缓解的维持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的维持时间分别为5.51和3.01天(P=0.0302),有效维持时间分别为9.02和8.02天(P>0.05)。4)首次达临床有效(CR或PR)时间:试验组6天,对照组8天(P=0.0182)。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低钙血症、疲劳等,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17%和24.5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有严重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等发生。结论:唑来膦酸能够有效缓解癌症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帕米膦酸二钠相当,使用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癌性骨痛 Ⅱ期临床试验 随机双盲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功能亢进伴发恶性淋巴瘤脾动脉栓塞化疗一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丽莉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520-520,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淋巴病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