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体积矩形容器变形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作万 陈耀坤 +1 位作者 樊玉光 张惠芳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5期44-47,共4页
针对某内尺寸为7 500mm×4000mm×4000mm的矩形容器严重变形的情况,提出了通过设置内拉杆加强的方法消除其变形恢复设备使用的处理方案。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该矩形容器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该矩形容器设置内拉杆前、后容器... 针对某内尺寸为7 500mm×4000mm×4000mm的矩形容器严重变形的情况,提出了通过设置内拉杆加强的方法消除其变形恢复设备使用的处理方案。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了该矩形容器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该矩形容器设置内拉杆前、后容器的侧板进行应力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应力和变形校核。使用效果表明,据此方案处理后矩形容器恢复了正常使用,再没有发生类似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容器 变形 内部加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主吸收塔筒体焊缝埋藏缺陷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团亮 陈晓林 +4 位作者 卢雪梅 宋文明 侍吉清 李燕姣 张旭杰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1年第3期85-90,共6页
某公司天然气净化装置二级主吸收塔在定期检验时发现筒体对接焊缝存在多处埋藏缺陷,缺陷为线性,垂直于焊缝分布,长度在10~20 mm。通过无损检测、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裂纹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焊缝内埋藏缺陷为... 某公司天然气净化装置二级主吸收塔在定期检验时发现筒体对接焊缝存在多处埋藏缺陷,缺陷为线性,垂直于焊缝分布,长度在10~20 mm。通过无损检测、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裂纹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焊缝内埋藏缺陷为裂纹,符合焊接氢致开裂特征,裂纹尖端应力较低,裂纹持续扩展的可能性不大,该塔筒体其余焊缝中的类似缺陷可暂不进行处理,但在使用和检验中需重点监控缺陷部位,必要时采用声发射检测裂纹活性,并进行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塔 对接焊缝 埋藏缺陷 焊接氢致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开架式气化器带扰流杆换热管内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尚文 冯玉洁 +2 位作者 文晓龙 周少斌 芦德龙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7年第5期5-11,共7页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开架式气化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在气化器中的流动及传热过程,得到不同温度范围内气化器不同部位的气化情况,同时也对影响换热管内气化率的因素——流速、管壁粗糙度等进行了分...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开架式气化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在气化器中的流动及传热过程,得到不同温度范围内气化器不同部位的气化情况,同时也对影响换热管内气化率的因素——流速、管壁粗糙度等进行了分析比对,并对扰流杆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扰流杆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架式气化器 液化天然气 气化率 扰流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硅调功电加热器在油气田应用中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丽娟 杨武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8年第4期68-72,共5页
随着可控硅调功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硅调功电加热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包括陆地油气田、海上钻井平台及精细化工企业等对天然气、氢气、水、水煤气等各种液体、气体的加热,尤其是在油气田燃料气处理、原油介质加热等工程... 随着可控硅调功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硅调功电加热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包括陆地油气田、海上钻井平台及精细化工企业等对天然气、氢气、水、水煤气等各种液体、气体的加热,尤其是在油气田燃料气处理、原油介质加热等工程中应用更为广泛。对电加热器结构及电加热器可控硅调功技术实现温度调节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程项目应用实例,简述了选用电加热器的原因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器 可控硅 调功 温度控制 油气田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油间接式加热天然气系统技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娟 王晓玲 +2 位作者 韩延坤 冯森森 谢腾腾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2年第3期71-74,共4页
为有效降低天然气黏度,防止介质在管线内积液,通常需要对天然气进行加热处理,而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介质,若与加热元件直接接触,易使加热芯在压力及腐蚀作用下发生爆管,故工程上常采用间接式加热方式,而导热油间接式加热系统由于投资... 为有效降低天然气黏度,防止介质在管线内积液,通常需要对天然气进行加热处理,而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介质,若与加热元件直接接触,易使加热芯在压力及腐蚀作用下发生爆管,故工程上常采用间接式加热方式,而导热油间接式加热系统由于投资及运行成本低,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且是封闭式的循环系统,高效节能,在石油化工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对一种间接式、采用MI电缆为电加热元件、利用可控硅技术进行调温控制的导热油加热天然气系统进行技术分析,并对比不同加热结构及控温形式,分析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间接式 导热油 电加热 矿物绝缘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钎焊板式热交换器验证试验设计及检验方法讨论
6
作者 陈战杨 赵亮 +2 位作者 陈冬东 周文学 汤晓英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对钎焊板式热交换器验证性试验设计方法及耐压试验、泄漏试验、疲劳试验、爆破试验等检验方法进行了讨论,可用于指导国内钎焊板式热交换器的生产。
关键词 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验证性试验设计 耐压试验 泄漏试验 疲劳试验 爆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技术标准对比及NB/T 47006—2019修订介绍
7
作者 陈战杨 赵亮 +3 位作者 朱巧家 周文学 汪禄海 韩睿超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0年第3期45-51,共7页
2019年NB/T 47006—2009《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考虑了NB/T 47006—2009实施以来国内板翅热交换器行业的新发展和新需求,参考了ALPEMA—2010《The Standards of the Brazed Aluminium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Man... 2019年NB/T 47006—2009《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考虑了NB/T 47006—2009实施以来国内板翅热交换器行业的新发展和新需求,参考了ALPEMA—2010《The Standards of the Brazed Aluminium Plate-fin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ers’Association》、API 662-2—2006《Plate Heat Exchangers for General Refinery Services—Part 2—Brazed Aluminum Plate-fin Heat Exchangers》等技术先进标准。介绍了国外标准组织及国内板翅式热换交换器标准及其版本修订概况,多角度对比了这些标准的特点,指出NB/T 47006—2019中钎焊工艺评定、干燥度测试、气阻试验方法及无损检测方法等的规定更加详尽,更具可执行性,也更符合我国国情。介绍了NB/T 47006—2019中温度和压力范围调整、高压产品技术审查、钎焊工艺评定及气阻试验的修订详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器 板翅式 技术标准 修订 详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