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E素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雪 黄雷 +6 位作者 郑阿钦 褚宽 林华利 杨艳杰 原居林 宋大伟 姚嘉赟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为探究大蒜E素(ALE)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抑菌动态生长曲线,评价ALE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基于电镜观察及胞外β-D-半乳糖苷酶、蛋白质含量测定,分析ALE对副溶血弧菌细... 为探究大蒜E素(ALE)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抑菌动态生长曲线,评价ALE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基于电镜观察及胞外β-D-半乳糖苷酶、蛋白质含量测定,分析ALE对副溶血弧菌细胞结构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ALE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利用RNA-Seq技术分析ALE对副溶血弧菌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LE对副溶血弧菌的MIC为7.8μg/mL,MBC为31.2μg/mL。与对照组相比,MIC浓度ALE组副溶血弧菌胞外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壁膜消融、内容物流失,生物被膜形成量显著减少(P<0.05)。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4MIC浓度的ALE组副溶血弧菌中显著下调基因145个,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转导、鞭毛组装、生物膜形成等通路;ALE组副溶血弧菌中显著上调基因133个,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降解等通路;RNA-Seq结果与RT-qPCR验证试验结果一致。研究表明,ALE对副溶血弧菌抑菌作用强,可能通过破坏细菌菌体结构,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以及调控鞭毛、生物膜等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抑菌、减毒作用。研究结果为探明ALE抑制副溶血弧菌的作用及机理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大蒜素 抗菌药物 抑菌机制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黄桃冷藏后货架期抗氧化与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佳荷 乔勇进 +5 位作者 柳洪入 何辉 王春芳 刘晨霞 林华利 钟耀广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6,共11页
研究大蒜素对黄桃果实冷藏后货架期抗氧化性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锦绣’黄桃为试材,经200 mg·L^(-1)大蒜素溶液喷淋处理,考察其对0℃下分别冷藏10、20、30 d后转至25℃下货架3 d(分别记为10 dS3、20 dS3、30 dS3)的桃果实抗氧... 研究大蒜素对黄桃果实冷藏后货架期抗氧化性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锦绣’黄桃为试材,经200 mg·L^(-1)大蒜素溶液喷淋处理,考察其对0℃下分别冷藏10、20、30 d后转至25℃下货架3 d(分别记为10 dS3、20 dS3、30 dS3)的桃果实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大蒜素处理抑制了与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减轻了桃果实货架期冷害褐变程度,30 dS3组中未经大蒜素处理的桃果实(CK)褐变指数高达85.43%,显著高于处理组(20.75%);大蒜素处理使桃果实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倍和1.4倍,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并可增强果实抗氧化能力,有效抑制H_(2)O_(2)积累并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此外,大蒜素处理还降低了生理紊乱,维持了桃果实货架期正常后熟软化与挥发性芳香物质积累,减少桃果实醇类、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冷藏后货架期中的损失,其中正己醇、反式-2-己烯醇、反式-乙酸-2-己烯-1-醇酯、丙位癸内酯对桃果实芳香品质有重要贡献的成分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维持了果实冷藏后货架期中的良好芳香品质。综上,200 mg/L大蒜素处理可通过提高POD、SOD、CAT和APX活性,增强抗氧化能力,有效地抑制桃果实中H_(2)O_(2)和MDA过量积累,维持香气品质,减缓桃果实冷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 冷藏 抗氧化性 芳香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