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钱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佳婷 林腊子 +2 位作者 刘函纤 唐珂 肖遂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38-48,共11页
金钱草是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现代研究表明,金钱草具有利胆利尿、抗炎、抗氧化、抑制结石、配伍解毒等作用。查阅梳理相关文献可知,金钱草中主要有黄酮类、酚酸类、挥发类、皂苷类、糖类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或共同或单独的产... 金钱草是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现代研究表明,金钱草具有利胆利尿、抗炎、抗氧化、抑制结石、配伍解毒等作用。查阅梳理相关文献可知,金钱草中主要有黄酮类、酚酸类、挥发类、皂苷类、糖类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或共同或单独的产生了利胆、利尿、抗炎、抗氧化、抑制泌尿系统结石等药理作用,并应用于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中。通过详细阐述和总结相关内容,为金钱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广泛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条件下青蒿素类药物的环糊精包结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涛 李海燕 +2 位作者 殷宪振 郭桢 张继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3-519,共7页
研究真空中α-、β-和γ-环糊精对青蒿素类药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的包结情况,从原子相互作用角度分析不同大小结合能产生的原因,为难溶性药物环糊精包结物的设计和早期评价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 研究真空中α-、β-和γ-环糊精对青蒿素类药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的包结情况,从原子相互作用角度分析不同大小结合能产生的原因,为难溶性药物环糊精包结物的设计和早期评价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程序,考察摩尔比1:1时的各种包结情形,得到真空中每一种包结物的结合能。青蒿素类药物的环糊精包结物在真空中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不同的结合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合能,青蒿素中过氧桥的存在可使包结物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环糊精 分子模拟 结合能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小英 陈方敏 +1 位作者 张惠娟 于海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4-975,共12页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糊精是通过淀粉酶解获得的环状低聚糖,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糊精是通过淀粉酶解获得的环状低聚糖,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殊结构,在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和化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主要总结了环糊精作为抗癌药物递送载体近10年的相关进展,同时对主客体递送系统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主客体递药系统 环糊精包合物 环糊精偶联物 环糊精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受体结构进行药物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嵇汝远 曾繁星 +2 位作者 唐赟 蒋华良 陈凯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91-597,共7页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药物设计方法。如果受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已经阐明 ,便可根据与配体的作用位点而设计相应新药结构 ;如果受体的三维结构尚不知 ,则从与受体相作用的一系列配体以推测受体的作用位点。本文介绍本实验...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区分为直接和间接药物设计方法。如果受体蛋白的三维结构已经阐明 ,便可根据与配体的作用位点而设计相应新药结构 ;如果受体的三维结构尚不知 ,则从与受体相作用的一系列配体以推测受体的作用位点。本文介绍本实验室应用这类方法试行设计新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药物设计 石杉碱甲 千金藤啶碱 羟甲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八讲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福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研究将为药浓度、药效和毒性之间的关系,为药物作用机理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近年来的进展令人瞩目,已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分支,并形成了一门新型的学科——《临床生物药物分析》。 由于体... 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研究将为药浓度、药效和毒性之间的关系,为药物作用机理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近年来的进展令人瞩目,已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分支,并形成了一门新型的学科——《临床生物药物分析》。 由于体液中药物及代谢产物含量极微,又与大量内源性成分相混杂,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体内药物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中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雪薇 厉程 +2 位作者 韩海云 张文鹏 陈东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2-961,共10页
该文概述了近10年来有关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监管指南的完善历程与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因毒性杂质从早期的完全避免到目前的阶段化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的风险控制理念以及各主流监管机构的具体要求。作为一类重要的基因毒... 该文概述了近10年来有关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监管指南的完善历程与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因毒性杂质从早期的完全避免到目前的阶段化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的风险控制理念以及各主流监管机构的具体要求。作为一类重要的基因毒性杂质,磺酸酯主要来源于磺酸及衍生物与低级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之间发生的副反应,具有化学结构类型多样化的特点。该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磺酸酯的形成机理和文献所采用的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并对色谱方法的选择、预处理方式、衍生化方法及相应痕量水平的灵敏度和回收率等进行了评述。由此期望为合理控制药物中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为保证药物的质量安全性提供有益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毒性杂质 磺酸酯 控制策略 色谱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调节剂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娄方宁 郑明月 +1 位作者 陈凯先 张素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环鸟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信号通路感知细胞质中的异常双链DNA后,诱导Ⅰ型干扰素(IFN-Ⅰ)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和抗病原体感染。但是,cGAS-STING信号... 环鸟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信号通路感知细胞质中的异常双链DNA后,诱导Ⅰ型干扰素(IFN-Ⅰ)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从而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和抗病原体感染。但是,cGAS-STING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会驱动自身免疫性疾病、衰老相关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本文阐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重点回顾了STING激动剂、cGAS抑制剂以及STING抑制剂的研发进展,为cGAS-STING调节剂的研发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信号通路 STING激动剂 cGAS抑制剂 STING抑制剂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研究态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桂华 杜化荣 宫丽昆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5期268-275,共8页
目的利用情报学分析方法分析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的研究态势,探讨对我国药物警戒研究的启示。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为数据源,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共词聚类法对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主体、资助来源、核... 目的利用情报学分析方法分析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的研究态势,探讨对我国药物警戒研究的启示。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为数据源,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共词聚类法对药物警戒国际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主体、资助来源、核心期刊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药物警戒研究的特点有:分阶段式增长;研究主体以高校、医院、职能机构和药企为主,且群体合作密切;资助来源多样化,包括制药企业、研究院所、职能机构和重大研究项目;Drug Safety等14个外文核心期刊和国际药物警戒协会年会是主要交流载体和途径;研究热点有7个,主要集中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药物警戒信号管理和药物警戒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儿童、孕妇特殊人群、疫苗的用药安全和生物制剂、生物仿制药的药物警戒研究,以及社会媒体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的应用3个方向。结论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机构合作和国际交流,引导多元化资助、加强研发投入,健全数据体系、发掘中医药特色研究,将有力提升我国药物警戒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警戒 国际领域 研究态势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科植物枣多糖的活性机制及其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9
作者 董小强 文畅 +5 位作者 许金丹 史乐雪 胡玉龙 李杰明 董春红 丁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鼠李科枣属植物包含原变种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jujuba)、无刺枣(Ziziphus jujuba var.inermis)、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等许多品种,而其中大枣在全国各地有最丰富的栽培变种,如哈密大枣、黄河滩枣等。枣属植物品... 鼠李科枣属植物包含原变种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jujuba)、无刺枣(Ziziphus jujuba var.inermis)、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等许多品种,而其中大枣在全国各地有最丰富的栽培变种,如哈密大枣、黄河滩枣等。枣属植物品种丰富且药食两用,多糖作为枣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其发挥功效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枣多糖已被发现具有促造血、抗氧化、抗肿瘤、修复肝损伤、免疫调节、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来源的枣类多糖文献进行全面归纳分析,综述了枣多糖发挥生物活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汇总了枣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糖残基连接方式等一级结构特征,并对枣多糖硫酸化、磷酸化、羧甲基化、硒化、乙酰化的取代基修饰进行总结,以期为枣类在多糖创新药物、功能食品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多糖 生物活性机制 结构分析 结构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体内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10
作者 杨全军 范明松 +1 位作者 孙兆林 都晓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9期7-12,共6页
对栀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及体内过程研究等的进展进行系统介绍,为栀子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栀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9
11
作者 林云 江林 +3 位作者 蒋健 孙怡婕 贺敏 李志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8期42-47,共6页
对蒲公英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报道,为蒲公英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蒲公英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沙娜 黄慧莲 +2 位作者 张金强 李萍 果德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蜂胶药材指纹图谱,对蜂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250mm×4.6mm,5μm)为分析色谱柱,以甲醇-0.3%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测定了18批不同来源蜂胶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蜂胶药材指纹图谱,对蜂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250mm×4.6mm,5μm)为分析色谱柱,以甲醇-0.3%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测定了18批不同来源蜂胶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该方法可使蜂胶中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15个共有指纹峰,并指认了其中的14个成分。结论:该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蜂胶原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药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丁侃 方积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6-350,共5页
从迁移、检测和应用3方面综述了多糖药物毛细管电泳在近20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多糖类 药物 分离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环素A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剑 陈玲 +2 位作者 柳红 沈旭 蒋华良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亲环素A是亲环素家族重要成员,是重要的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A的体内结合蛋白,除了具有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亲环素A在一系列生物途径中发挥作用,如蛋白折叠、装配、转运、神经生长调节和HIV病毒复制。总结了天然产物抑制剂、肽类抑制... 亲环素A是亲环素家族重要成员,是重要的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A的体内结合蛋白,除了具有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亲环素A在一系列生物途径中发挥作用,如蛋白折叠、装配、转运、神经生长调节和HIV病毒复制。总结了天然产物抑制剂、肽类抑制剂和有机合成分子等亲环素A抑制剂的发现和发展历程,对亲环素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素A 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蔷薇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延芳 胡立宏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 对野蔷薇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 ,通过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野蔷薇根的醇提物中分得 7个化合物。结论 除文献报道过的... 目的 对野蔷薇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溶剂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蔷薇科植物野蔷薇的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 ,通过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野蔷薇根的醇提物中分得 7个化合物。结论 除文献报道过的野鸦春酸 (euscaphicacid) (3) ,sericicacid(4) ,kaji ichigosideF1(5 ) ,野蔷薇甙 (rosamultin) (6 )和niga ichigosideF2 (7) ,还首次从野蔷薇根中分到fupanzicacid(1) ,2 oxo pomolicacid(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萜酸 化学成分 野蔷薇根 蔷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菜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翟虎 陈小全 +3 位作者 孙兆国 邵辉莹 周秀艳 左之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菠菜叶中提取色素,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并对其在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醇;料液...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菠菜叶中提取色素,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并对其在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醇;料液比(g:mL),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波功率,200W;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K^+、Na^+、Ca^(2+)、温度的变化,氧化剂、还原剂及食品添加剂的加入对色素的影响不大;其耐光性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色素 提取 超声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N_1位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龙观 俞庆森 +2 位作者 陈凯先 蔡国强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The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effects of N1 substituted groups of fluoroquinolones and the way to find the new group with high activities by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i... The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effects of N1 substituted groups of fluoroquinolones and the way to find the new group with high activities by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activity of N1 position was mainly determinted by the steric effect, but the electrostatic effect is also important; (2) No new N1 substituted group with higher activity was found from the coefficient plots of CoMFA, which reflected the experimental Iesults of late of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四讲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糖类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方积年 魏远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单糖、双糖、寡糖、尤其是多糖的功能的不断深入了解,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热点”。例如肿瘤的发生与细胞表面的糖类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血型的不同主要由于血红细胞中糖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单糖、双糖、寡糖、尤其是多糖的功能的不断深入了解,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热点”。例如肿瘤的发生与细胞表面的糖类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血型的不同主要由于血红细胞中糖基的不同;以及最近发现的糖链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有这些发现和发明均有赖于糖类方法学的突飞猛进。高效液相色谱(HP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生物医药 糖类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爽 江蔚新 吴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8期5-9,共5页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蜀葵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此类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黄蜀葵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瑶 季宇彬 陈明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12-13,18,共3页
健康人肠内菌群的平衡是相当稳定的。肠内菌群平衡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菌群失调往往导致各种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肠内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对中药成分的转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也有着重要... 健康人肠内菌群的平衡是相当稳定的。肠内菌群平衡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菌群失调往往导致各种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肠内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对中药成分的转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药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于中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肠道菌群 中药代谢 相互作用 菌群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