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拉克索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云轩 陈笑艳 +3 位作者 施孝金 卢家红 钟大放 钟明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0.125mg和0.25mg普拉克索片的药动学过程,并评价该制剂的安全性,为注册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提供药动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向交叉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两个阶...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0.125mg和0.25mg普拉克索片的药动学过程,并评价该制剂的安全性,为注册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提供药动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向交叉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单次口服普拉克索片0.125mg和0.25mg的药动学试验,两次给药间隔13天,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采集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健康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普拉克索的浓度。采用WinNonlin(R)6.0版软件计算普拉克索片的药动学参数(AUC0-t、AUC0-∞﹑ρmax﹑tmax﹑t1/2﹑CL/F等)。整个试验过程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结果单次口服普拉克索片0.125mg和0.25mg后,ρmax分别为(237±83)μg/L和(493±155)μg/L,tmax分别为(1.71±1.64)h和(1.21±1.01)h,t1/2分别为(6.12±2.21)h和(7.27±2.17)h,AUC0-∞分别为(1 791±765)μg·h·L-1和(4 419±1 932)μg·h·L-1,不同性别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单次口服0.125mg或0.25mg普拉克索吸收很快,吸收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药动学过程不受性别影响.本研究制剂安全性较好,可按试验剂量给药治疗R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药动学 安全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 不宁腿综合征(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血浆样品中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浓度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平 路通 +4 位作者 吴伯英 杜飞飞 高秀梅 张伯礼 李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48-755,共8页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中丹参素(tanshinol,TSN)、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CA)、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及丹酚酸D(salvianolic acid D,SAD)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中丹参素(tanshinol,TSN)、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CA)、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及丹酚酸D(salvianolic acid D,SAD)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检测特性,为开展复方丹参滴丸药代研究,建立灵敏可靠的定量分析血浆样品中丹参酚酸浓度的方法。方法:研究丹参酚酸的电离模式及效率、二级质谱的碎片离子及打碎效率;建立有效可靠的从血浆样品中提取被测丹参酚酸物质的前处理方法;优化色谱条件、减少分析干扰、促进质谱检测;围绕准确性、精密度和提取回收率等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电喷雾(ESI)负离子模式能有效实现丹参酚酸被测化合物的电离。以下离子对m/z197→135、137→108、493→295、717→519、417→197分别为被测化合物偈N、PCA、SAA、SAB、SAD提供最佳的选择离子对监测(SRM)检测条件。为取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建立了两个分析方法:其一用于测定血浆样品中的TSN;其二用于测定血浆样品中的PCA、SAA、SAB和SAD。两个分析方法均以HCI酸化血样后用乙酸乙酯提取的方法处理血浆样品,其中,TSN的提取回收率在57.7%~61.6%之间;PCA、SAA、SAB和SAD的提取回收率在38.0%~58.9%之间。偈N的线性范围为2.7~2000.0ng/mL,相关系数r为0.999,最低检测限(LLOQ)为2.7ng/mL;PCA、SAA、SAB及SAD的线性范围为1.4~1000.0ng/mL或4.1~1000.0ng/mL,相关系数r〉0.99,LLOQ分别为1.4ng/mL(PCA)和4.1ng/mL(SAA、SAB和SAD)。两个分析方法的日内准确性和精密度分别为90%~112%和2.5%~14.5%;日间准确性和精密度分别为91%~110%和0.7%~9.8%。结论:成功建立了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血浆样品中5种丹参酚酸化合物浓度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复方丹参滴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原儿茶醛 丹参酚酸 液相色谱-质 谱联用技术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