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城区环境准入管理方式探讨
1
作者 陶寅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环境准入是一种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中心城区环境准入管理研究,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区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通过对上海静安区产业结构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中心城区环境准入管理思路及具体... 环境准入是一种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中心城区环境准入管理研究,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区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通过对上海静安区产业结构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中心城区环境准入管理思路及具体落实办法,从明确准入依据、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后续服务几方面对中心城区环境准入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中心城区发展及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环境准入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优化与管控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思杨 陈佳璇 +1 位作者 程迁 李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0-1937,共8页
科学划定生态空间并实施有效的空间管控,是落实“三线一单”环境管理机制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结合城市规划制定在纲要形成、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报批4个主要阶段,构建包括空间要素解析与基础方案形成、生态环境现... 科学划定生态空间并实施有效的空间管控,是落实“三线一单”环境管理机制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结合城市规划制定在纲要形成、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报批4个主要阶段,构建包括空间要素解析与基础方案形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空间协调性分析、规划实施对空间利用影响评价、空间优化调整建议及管控对策提出等主要任务在内的规划环评生态空间优化与管控主要技术流程,并应用于“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空间优化结果表明,通过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和河道水网、新增生态节点和廊道等方式,宝山区优化调整后的生态空间总面积从65.74 km^(2)增至121.84 km^(2),占区域陆域面积的40.4%,达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中“2040年宝山区生态用地占陆域面积40%”的要求。城市规划环评能够在城市规划生态空间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区域环境需求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高度城市化地区 生态空间 空间优化 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