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北支近期河势演变与航道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林 阮伟 +3 位作者 刘桂平 邱珍英 陈鹏 闵凤阳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103,共8页
从实测资料出发,分析长江口北支近期岸线与主流线的变化,并就滩涂围垦对北支河势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认为目前北支航道500 t级船舶基本可以达到全潮通航,1 000 t级船舶乘潮保证率也可达90%,若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对局部浅段进行疏浚和... 从实测资料出发,分析长江口北支近期岸线与主流线的变化,并就滩涂围垦对北支河势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认为目前北支航道500 t级船舶基本可以达到全潮通航,1 000 t级船舶乘潮保证率也可达90%,若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对局部浅段进行疏浚和整治,早日开辟北支1 000 t级航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围垦 主流线 乘潮保证率 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浮泥层“适航水深”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海根 徐海涛 李九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91-97,共7页
长江口入海航道7米挖槽开挖以后,洪季挖槽内出现12米的浮泥层,引起了生产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长江口浮泥的一般情况,讨论了浮泥层变化的某些规律、探讨了在长江口测量浮泥层底板水深制作海图、充分利用浮泥层作... 长江口入海航道7米挖槽开挖以后,洪季挖槽内出现12米的浮泥层,引起了生产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长江口浮泥的一般情况,讨论了浮泥层变化的某些规律、探讨了在长江口测量浮泥层底板水深制作海图、充分利用浮泥层作为通航水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槽 浮泥层 适航水深 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道水位推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龚政 张东生 曹春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6-99,共4页
在分析影响河道水位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推算河道水位 ,同时采用传统的上下游水位线性相关方法进行水位推算 .结果表明 ,在具有较长期实测资料的情况下 ,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若要考虑更多相... 在分析影响河道水位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推算河道水位 ,同时采用传统的上下游水位线性相关方法进行水位推算 .结果表明 ,在具有较长期实测资料的情况下 ,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若要考虑更多相互独立影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 ,应相应增加输入样本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河口 水位 误差逆传播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洱海桃溪河口净化工程的设计思路及初步净化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小贞 叶春 +3 位作者 金相灿 李宁波 刘滨 张晴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湖泊生态工程因其净化效果好、投资小、运行简单等优点,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云南洱海污染治理的工程技术之一——桃溪河口净化工程的设计思路.该工程基于暴雨径流输送污染物的特征,将... 湖泊生态工程因其净化效果好、投资小、运行简单等优点,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云南洱海污染治理的工程技术之一——桃溪河口净化工程的设计思路.该工程基于暴雨径流输送污染物的特征,将水力工程、土石工程与生物工程有效结合,通过在桃溪河口建立溢流堰,将桃溪正常来水导截入由桃溪河口9个废弃鱼塘改造而成的净化池进行净化.工程运行的水质监测表明,该工程已发挥一定的净化效果,对TN的去除率达55.2%-86.9%,其中对NO_3-N和NH^+_4-N的去除率都较高,对P的去除率达76.4%-88.2%,对悬浮物的去除率达29.4%-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河口净化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北槽最大浑浊带分布及对北槽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海 张华 阮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共8页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同步测验资料、浮泥观测分析资料、水下地形测量资料以及航槽回淤统计资料等为依据,首次对北槽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实施前后最大浑浊带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评价了北槽最大浑浊带...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的水文同步测验资料、浮泥观测分析资料、水下地形测量资料以及航槽回淤统计资料等为依据,首次对北槽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实施前后最大浑浊带的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评价了北槽最大浑浊带的分布对北槽航槽淤积和拦门沙地形发育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北槽深水航道治理二、三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同时澄清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 最大浑浊带 回淤 拦门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选择及其治理原则 被引量:8
6
作者 乐嘉钻 陈志昌 阮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在长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长江口的水流动力、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等各种条件,选择了北槽作为长江口深水航道先予治理,确立了符合长江口实际情况的治理原则.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治理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巨... 在长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长江口的水流动力、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等各种条件,选择了北槽作为长江口深水航道先予治理,确立了符合长江口实际情况的治理原则.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治理工程的实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 选槽 治理原则 北槽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卸载抗剪强度 被引量:15
7
作者 蔡建 周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610,共5页
从超固结土与正常固结土的应力关系开始,分析卸载对土的大小主应力的影响,得到考虑卸载影响和不考虑卸载影响2种情况下土的抗剪强度差值。从理论上推导卸载过程中某一深度固定点的土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即卸载强度指标,以及卸载深度一定... 从超固结土与正常固结土的应力关系开始,分析卸载对土的大小主应力的影响,得到考虑卸载影响和不考虑卸载影响2种情况下土的抗剪强度差值。从理论上推导卸载过程中某一深度固定点的土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即卸载强度指标,以及卸载深度一定时不同深度各点的土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最后得到土的卸载抗剪强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载 土的抗剪强度 超固结土 正常固结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海 阮文杰 +2 位作者 蒋国俊 姚胜初 张志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 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在长度为339.3m的往复式直水槽中进行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试验,试验得到了垂线平均含沙量、絮凝现象、垂线含沙量梯度、泥沙粒度四方面的沿程变化规律。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变化分析,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的基本特性是:动水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受碰撞絮凝概率与剪切破碎概率、絮凝体所受外力与本身抗力两大关系的制约,而流速又通过制约以上两大因素的变化,成为制约絮凝沉降速率和沉降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絮凝 动水沉降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泥沙试验用折返式直水槽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姚胜初 周海 +3 位作者 赵龙保 蒋国俊 张志忠 张景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43-1349,共7页
为适应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试验所需,设计研制了7道总长度为339.3m的定底坡折返式直水槽,以及加盐加沙装置和出水控制系统,水槽试验水深25cm、试验流量0.0025~0.0200m3/s(流速5~40cm/s),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湾道导流及在低流... 为适应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试验所需,设计研制了7道总长度为339.3m的定底坡折返式直水槽,以及加盐加沙装置和出水控制系统,水槽试验水深25cm、试验流量0.0025~0.0200m3/s(流速5~40cm/s),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湾道导流及在低流速时采取构筑潜坝措施后,该水槽可在不同的流量条件下,基本达到稳定均匀流,适合进行细颗粒泥沙动水沉降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细颗粒泥沙 折返式直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共同作用下细沙粉沙质海岸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林云 吴炳良 郭天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137,共7页
应用能量原理建立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率公式时,通常采用波浪的"载沙量"与沿岸流的乘积推导而得.对于一般的沙质海岸,由于岸滩坡度较陡,波浪破碎带较窄,破波带内潮流流速与破波产生的沿岸流相比较小,常可忽略.而对于细沙粉沙... 应用能量原理建立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率公式时,通常采用波浪的"载沙量"与沿岸流的乘积推导而得.对于一般的沙质海岸,由于岸滩坡度较陡,波浪破碎带较窄,破波带内潮流流速与破波产生的沿岸流相比较小,常可忽略.而对于细沙粉沙质海岸,岸滩坡度相对较缓,风暴潮期间,近岸波浪较大,破波水深较深,破波带较宽,近岸潮流流速也较大.因此,细沙粉沙质海岸风暴潮期间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应当考虑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在以往波浪作用下沙质海岸沿岸输沙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近岸水流特性和沿岸输沙率特性港池试验研究,得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复合沿岸流计算公式,据此,将能量输沙原理导出的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推广应用到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经与模型试验结果和现场实测资料对比,吻合良好.该公式可以有条件地推广应用到细沙粉沙质海岸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沙粉沙质海岸 波流共同作用 复合沿岸输沙率 能量原理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泥现场观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居尧 高敏 +1 位作者 王元叶 王钟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2,124,共6页
淤泥质海岸地区的港池及浚深的航道内容易产生浮泥层,造成通航水深的减小,影响适航水深的判断,严重时会导致船舶搁浅。浮泥问题的提出正是源于现场观测的结果,测量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准确获得浮泥层的厚度、流变特性、密度等关键参数... 淤泥质海岸地区的港池及浚深的航道内容易产生浮泥层,造成通航水深的减小,影响适航水深的判断,严重时会导致船舶搁浅。浮泥问题的提出正是源于现场观测的结果,测量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准确获得浮泥层的厚度、流变特性、密度等关键参数,深入研究浮泥的组成来源、运动特性及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对浮泥现场观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及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各观测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以SILAS系统为代表的耦合观测系统代表了今后浮泥现场观测的发展趋势,该方法所得数据直观、可靠且连续,可为研究浮泥分布、确定适航水深等问题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泥 现场观测 三爪砣 叫射线 双频测深仪 音叉 SI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椒江口整治工程影响下的动力沉积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海 蒋国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3,共6页
根据椒江河口的水文测验资料 ,分析了整治工程对河口动力沉积作用的影响 .整治工程后使大、小潮时的涨落潮流速普遍增大 ,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涨、落潮流时含沙量增大 ,落潮时的含沙量大于涨潮 ;在涨、落潮流作用下 ,椒江口南槽受冲... 根据椒江河口的水文测验资料 ,分析了整治工程对河口动力沉积作用的影响 .整治工程后使大、小潮时的涨落潮流速普遍增大 ,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 ;涨、落潮流时含沙量增大 ,落潮时的含沙量大于涨潮 ;在涨、落潮流作用下 ,椒江口南槽受冲刷 ,深槽发育 ,北槽淤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作用 流速 含水量 椒江河口 动力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捕集器在长江口航槽区域放投放和观测
13
作者 顾伟浩 关许为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报道了5套泥沙捕集器在1987年8月13~17日和1990年2月22~26日期间在长江口北槽航槽区域现场投放和观测。集沙杯由有机玻璃制成,内径为5cm,杯高21cm。对在小风情形、小风转大风情形和寒潮大风情形下集沙杯捕获沙样的干重和沙样的... 本文报道了5套泥沙捕集器在1987年8月13~17日和1990年2月22~26日期间在长江口北槽航槽区域现场投放和观测。集沙杯由有机玻璃制成,内径为5cm,杯高21cm。对在小风情形、小风转大风情形和寒潮大风情形下集沙杯捕获沙样的干重和沙样的中值粒径垂直分布的特征分别作了描述,进而为大风浪引起航槽淤积及其底沙粗化提供了确凿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捕集器 长江口 泥沙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