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动机羽流直挡板间接测力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夏一展 强科杰 +4 位作者 王志新 邓泽奇 杨斌 杨杨 王莹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了研究羽流对直挡板间接测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对羽流环境下的直挡板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挡板直径、位置等结构参数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挡板与喷管出口间距离和出口直径的比值接近1.5,以及挡板直径和出口直径的比值接近... 为了研究羽流对直挡板间接测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对羽流环境下的直挡板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挡板直径、位置等结构参数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挡板与喷管出口间距离和出口直径的比值接近1.5,以及挡板直径和出口直径的比值接近2.5时,挡板受到的冲击力最大,此时挡板对测力影响最小。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选择最佳实验装置设计参数,搭建了羽流挡板间接测量装置。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直接测力与挡板间接测力结果,并基于线性拟合,推导出羽流直挡板间接推力修正公式。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挡板羽流间接测力装置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挡板间接测力 羽流数值模拟 推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葛龙辉 刘学宁 +2 位作者 崔升 吴战武 朱小飞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介绍了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发展状况,对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了采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结合研究高熵氧化物气凝胶的耐温机理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熵 氧化物气凝胶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深脱粘装药结构固体火箭发动机初始点火建压过程研究
3
作者 占冬至 方冰 +3 位作者 赵志 孙振兴 张宇东 郑庆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38,共10页
针对战术导弹武器性能不断提升带来的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轻质高能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于复材和金属燃烧室壳体且装填系数更高的深脱粘装药结构的发动机,但该种发动机在初始点火建压过程中,药柱内孔、药柱包覆套与绝热层之间脱粘缝... 针对战术导弹武器性能不断提升带来的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轻质高能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于复材和金属燃烧室壳体且装填系数更高的深脱粘装药结构的发动机,但该种发动机在初始点火建压过程中,药柱内孔、药柱包覆套与绝热层之间脱粘缝隙内中无法同步建压,导致内孔段药柱内、外表面在点火初期存在承载内外高温燃气压差的极端工况,进而产生装药结构完整性失效引发发动机超压解体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对深脱粘装药结构发动机的初始点火建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测压发动机装置并进行了多轮试验校核,分别在不同点火位置、不同工作温度下对采用深脱粘装药结构的试验发动机初始点火建压过程进行了计算和试验验证分析。发现采用脱粘内孔型药柱结构的发动机在点火后0.1s时内孔段药柱均会承载最大压差工况,其中工作温度越高、点火位置越远离药柱尾部端面,最大压差值越高。其中在低温工况下,压差平衡时间基本在1s以内,但在高温工况下,轴向脱粘深度越深,压差平衡时间越长,在距尾部端面300mm以上区域的内孔段药柱,最大压差工况会持续整个工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深脱粘装药结构 初始点火 建压不同步 装药结构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超低温环境的HTPB推进剂试验研究
4
作者 马思瑜 钱建国 +2 位作者 黄洪勇 武亚伟 涂金英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398,I0004,共8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HTPB推进剂的玻璃化温度(T_(g)),扩展其温度使用范围,分析比较了高顺式丁羟胶、阴离子聚合丁羟胶、I型丁羟胶的分子结构及其T_(g);制备了基于不同HTPB的推进剂,并研究了其固化反应动力学、力学性能、能量性能、燃烧性能... 为了进一步降低HTPB推进剂的玻璃化温度(T_(g)),扩展其温度使用范围,分析比较了高顺式丁羟胶、阴离子聚合丁羟胶、I型丁羟胶的分子结构及其T_(g);制备了基于不同HTPB的推进剂,并研究了其固化反应动力学、力学性能、能量性能、燃烧性能及超低温点火可行性。结果表明,HTPB分子结构对其T_(g)产生较大影响,顺式-1,4结构占比74%~76%的端羟基聚丁二烯T_(g)为-101℃左右;基于高顺式丁羟胶的推进剂与Ⅰ型丁羟推进剂相比,固化反应速率低,具有更低的玻璃化温度,通过使用油酸壬酯类增塑剂、优化增塑比,其T_(g)达到-96.2℃;与含阴离子丁羟胶的推进剂和Ⅰ型丁羟推进剂比较,高顺式丁羟推进剂在抗拉强度相当的情况下,伸长率较低;经BSFΦ118、BSFΦ165发动机验证,高顺式丁羟推进剂的燃速和能量性能与Ⅰ型丁羟推进剂在同一水平,通过了-70℃下BSFΦ118发动机试验,初步证明了高顺式丁羟推进剂超低温环境工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HTPB推进剂 超低温环境 高顺式端羟基聚丁二烯 玻璃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动机深脱粘一体药柱低温结构完整性分析研究
5
作者 方冰 李莎莎 +1 位作者 占冬至 郑庆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85,391,共7页
深脱粘一体药柱是一种适用于小开口不分段壳体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高装填药型。为了对发动机低温点火进行安全评估,基于有限元模型对药柱低温结构完整性开展仿真分析,研究了药柱内孔与缝隙的压力差对低温点火过程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影响。... 深脱粘一体药柱是一种适用于小开口不分段壳体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高装填药型。为了对发动机低温点火进行安全评估,基于有限元模型对药柱低温结构完整性开展仿真分析,研究了药柱内孔与缝隙的压力差对低温点火过程装药结构完整性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发动机测试了低温点火过程缝隙内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内外压差对药柱低温点火过程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有着显著影响。通过低温模拟点火试验发现,缝隙尾部的建压速率极快,最大压强较燃烧室压强仅低4%;缝隙中部的建压存在明显的延迟,压差最大时,缝隙中部压强较燃烧室压强低了64%;深脱粘一体药柱低温综合安全系数达到1.76,低温点火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 深脱粘一体药柱 结构完整性 综合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尾焰对周边发射筒前端盖表面流场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志 朱睿 +2 位作者 吕志超 武伟 温雄飞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针对导弹离开发射筒矩阵过程中,发动机燃气气流对周边发射筒易碎前端盖的影响,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利用动网格方法,模拟弹体运动,对周边前端盖的表面瞬态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分析气体流线和流场云图,得到导弹运动过程中,发动机... 针对导弹离开发射筒矩阵过程中,发动机燃气气流对周边发射筒易碎前端盖的影响,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利用动网格方法,模拟弹体运动,对周边前端盖的表面瞬态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分析气体流线和流场云图,得到导弹运动过程中,发动机膨胀压缩波系的发展对前端盖表面气流流向和压强分布的影响。根据不同时刻前端盖内外压强差的变化,结合试验得到的压强差安全范围,辅助判断前端盖是否会提前破裂,并通过改变临近发射筒之间的距离,计算前端盖内外压强差的变化幅度,得到发射筒之间的安全距离,为前端盖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多个发射筒单位的排列方案提供仿真预测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场 发射筒前端盖 动网格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运动副间橡胶O形圈密封槽性能数值研究
7
作者 李晓梦 林啸 +3 位作者 朱峤 童悦 程钟毓 李定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6,共6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摆动喷管球面密封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了球面密封圈矩形密封槽、V形密封槽、燕尾形密封槽与矩形偏转形槽的密封性能,并讨论了压强、密封间隙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矩形偏转槽的密封性能最优,相同工况下密封面接触...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摆动喷管球面密封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了球面密封圈矩形密封槽、V形密封槽、燕尾形密封槽与矩形偏转形槽的密封性能,并讨论了压强、密封间隙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矩形偏转槽的密封性能最优,相同工况下密封面接触长度增大35%,密封圈最大应力减小33%;矩形偏转槽密封性能稳定,槽内密封圈有效接触宽度不随燃气压强变化,高压18 MPa下密封圈有效接触宽度为标准矩形槽的1.23倍,同时密封圈最大应力仅为标准矩形槽的93.2%;密封间隙会加大矩形槽内密封圈的挤出长度,增大密封圈的最大应力,增加密封失效风险,但矩形偏转槽内密封圈有效接触宽度不随密封间隙变化,矩形偏转形可有效降低密封圈的挤出长度,降低密封圈的最大应力,提高密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槽 橡胶O形圈 球面运动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火焰温度及辐射率分布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松 裴晨曦 +3 位作者 杨斌 王志新 强科杰 王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4-3652,共9页
火焰燃烧参数能直接反映火焰燃烧状态,并对燃烧过程进行诊断、预测和优化。火焰温度及辐射率是燃烧状态的重要表征参数,火焰温度及辐射率的准确测量对于建立燃烧模型、优化燃烧过程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数字图像技... 火焰燃烧参数能直接反映火焰燃烧状态,并对燃烧过程进行诊断、预测和优化。火焰温度及辐射率是燃烧状态的重要表征参数,火焰温度及辐射率的准确测量对于建立燃烧模型、优化燃烧过程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数字图像技术与光谱学的发展,多光谱成像技术逐步应用于火焰燃烧温度及辐射率测量。针对光谱仪空间分辨率低和RGB彩色相机光谱分辨率低的问题,多光谱成像技术能获得兼顾空间分辨率及光谱分辨率的火焰光谱图像,实现火焰温度及辐射率分布测量,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响应快速及测温范围宽等优点。因此,提出了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火焰温度及辐射率测量方法,搭建标准高温黑体辐射实验测量系统,对多光谱相机665~960 nm波段开展高温黑体辐射响应系数标定实验,获得多光谱相机25波段光谱响应标定系数,通过四阶多项式拟合建立多光谱相机各波段下仪器响应值与理论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开展多光谱成像技术测量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与辐射率测量的相对偏差分别小于1%与4%。在此基础上,以蜡烛火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火焰多光谱成像测量系统,获得了蜡烛火焰多光谱辐射图像,基于普朗克辐射定律参数拟合方法,实现了蜡烛火焰温度与辐射率分布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火焰竖直平面上火焰中心区温度及辐射率均高于火焰上部和底部;蜡烛火焰温度测量结果范围约为1350~2050 K,火焰中心区最高温度约为2050 K;蜡烛火焰辐射率测量结果范围约为0.04~0.36,火焰中心区最高辐射率为0.36。测量结果与蜡烛火焰燃烧过程及辐射特性分布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成像 燃烧诊断 辐射测温法 蜡烛火焰 火焰辐射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光敏推进剂的热分解动力学及气相产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华佐豪 郭宁 +2 位作者 吴立志 章皓男 沈瑞琪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2,共8页
通过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测定了不同配方的光敏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分别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峰温。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光敏推进剂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分析了不同配方的区别。通过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测定了热分解过程的... 通过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测定了不同配方的光敏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分别获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峰温。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光敏推进剂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分析了不同配方的区别。通过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测定了热分解过程的气相产物种类,并使用NASA-CEA计算了不同配方绝热燃烧后的气相产物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纳米碳粉和酚醛树脂的添加稀释了样品的纯度,使不同配方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存在差异,热分解升温速率会影响反应平衡程度,升温速率提高,对反应热的释放或吸收起到阻碍作用,光敏推进剂热分解后的70%(质量分数)气相产物为氮气。光敏推进剂的激光点火试验表明:硝酸铵(AN)作为氧化剂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推进剂 氧化剂 热分解动力学 气相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钝感高能推进剂高温力学性能调节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业炜 仉玉成 童丽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95-2600,共6页
为了改善PBT类型钝感高能推进剂的高温力学性能,分析了推进剂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中性键合剂粒度、用量以及固化网络交联分子量对高温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组合键合剂技术(中性键合剂+醇胺键合剂)在三种不同燃速(高燃速... 为了改善PBT类型钝感高能推进剂的高温力学性能,分析了推进剂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中性键合剂粒度、用量以及固化网络交联分子量对高温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组合键合剂技术(中性键合剂+醇胺键合剂)在三种不同燃速(高燃速、中燃速、低燃速)配方中的使用效果。研究表明:(1)醇胺键合剂对HMX粒子表面缺乏有效的化学键合,HMX能部分溶解在极性增塑剂A3中,形成软界面层,这两点使得试样拉伸过程中HMX的表面容易"脱湿",影响高温力学性能。(2)通过调整固化参数和交联剂用量,控制交联分子量,优化固化网络,并结合组合键合剂技术,能获得高、低、常温力学性能优良的PBT钝感高能推进剂配方,当NPBA的用量为0.08%~0.10%,交联分子量Mc达到8000~10000时,推进剂的高温抗拉强度大于550kPa,伸长率达到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高能推进剂 高温力学性能 交联分子量 界面粘接 键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铝合金表面脉冲激光毛化工艺及其胶接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杰才 李诚 +5 位作者 王星 姜梦 杜长林 徐聪聪 章易镰 田应仲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传统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存在污染环境、损伤铝合金基体和加工质量不一致等问题。激光束能量精确可控,可在保证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易于实现自动化。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金属-粘接剂-金属连接,为提... 传统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存在污染环境、损伤铝合金基体和加工质量不一致等问题。激光束能量精确可控,可在保证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易于实现自动化。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金属-粘接剂-金属连接,为提高其胶接强度需要对金属进行表面毛化处理。通过在LY12CZ铝合金表面进行纳秒激光毛化,探讨纳秒激光脉冲能量、脉冲频率、脉冲宽度等工艺参数对微孔直径、深度、分布形式等形貌的影响规律,并分析铝合金表面激光烧蚀微孔成形机理及其胶接性能的强化机制。研究表明,当脉冲能量增大时,微坑深度和孔径逐渐增加。当脉冲宽度在20~120 ns时增大或脉冲频率在10~90k Hz时增大,会导致孔径和孔深增大。当脉冲宽度大于120ns时增大,孔深会减少,孔径会缓慢上升后缓慢减小。当脉冲频率大于70 kHz时增大,孔深和孔径会增大。熔融物在Marangoni对流作用下形成火山口状表面微结构。微孔直径较大、深度较深,微孔间距较密集且微孔外部形状呈现火山状的微结构利于胶接剂的渗入,形成“钉扎”作用,可提高铝合金胶接剪切强度至16.77 MPa,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10 MPa,推荐的工艺参数是激光脉冲能量为1.8 mJ、脉冲频率为70 kHz、脉宽为240 ns、烧蚀次数为5次、微孔间距为100μm。研究结果可为LY12CZ铝合金表面高质量的纳秒激光毛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材料加工 铝合金 工艺参数 胶接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激光多点点火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高旭恒 郭宁 +2 位作者 吴立志 张伟 沈瑞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7-526,共10页
稀薄燃烧能够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但稀薄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慢且在高压下易出现局部淬火现象.激光诱导火花点火能够有效解决燃料在低当量比和高压下燃烧遇到的问题,此外激光点火能够实现多点点火从而缩短燃烧时间并... 稀薄燃烧能够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但稀薄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慢且在高压下易出现局部淬火现象.激光诱导火花点火能够有效解决燃料在低当量比和高压下燃烧遇到的问题,此外激光点火能够实现多点点火从而缩短燃烧时间并增大燃烧室压力,相较于传统的电火花塞点火技术具有很大优势.锥形腔、衍射透镜、空间光调制器和达曼光栅均已被用于实现多点激光诱导火花点火.归纳了多点激光诱导火花点火的几种技术途径,讨论了内燃机多点激光诱导火花点火的研究状况和最新成果.对实现多点激光诱导火花点火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每种方法在多点激光诱导火花点火中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内燃机激光多点点火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多点激光点火 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 激光诱导火花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复合方式对硼粉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秀丽 何宏军 +6 位作者 王路瑶 杨春海 姚霞喜 周伟良 肖乐勤 刘所恩 陈锦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29,共7页
为了研究含能粘结剂硝化纤维素与微米硼粉的不同复合方式对硼粉热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复合方式(简单机械复合、浇膜复合、团聚造粒改性)对1μm硼粉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3种改性后硼粉的燃烧模型,研究了含能粘... 为了研究含能粘结剂硝化纤维素与微米硼粉的不同复合方式对硼粉热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复合方式(简单机械复合、浇膜复合、团聚造粒改性)对1μm硼粉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3种改性后硼粉的燃烧模型,研究了含能粘结剂硝化纤维素含量对其热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造粒改性对其氧化性能改善最佳;简单机械复合、浇膜复合和团聚造粒改性分别使硼粉氧化温度提前了0.1、29.4、112.3℃;简单机械复合与团聚造粒改性使硼粉最终氧化率分别提高了3.4%和13.8%,而浇膜复合无较大改善作用;随着硝化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硼粉的氧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粘结剂 硝化纤维素 硼粉 复合方式 热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薄膜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孙静 刘一鸣 +3 位作者 仲亚 沈伟民 崔升 沈晓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概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薄膜的过程,重点介绍了各种薄膜成型工艺,如旋涂法、浸渍提拉法、喷涂法、浇铸法等。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近年来各类气凝胶薄膜在制备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指出,气凝胶薄膜材料的... 概述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气凝胶薄膜的过程,重点介绍了各种薄膜成型工艺,如旋涂法、浸渍提拉法、喷涂法、浇铸法等。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近年来各类气凝胶薄膜在制备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同时指出,气凝胶薄膜材料的功能化基础研究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规模化实际应用方面亟待寻找成本低廉、便于生产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薄膜 溶胶-凝胶 制膜工艺 电极材料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线扩张比对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流场影响规律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修明 童悦 +2 位作者 占冬至 郑庆 卢磊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性能,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线处扩张比(ε)对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ε下,随着摆动角度(θ)的增加,轴向推力系数(C_(fx))逐渐减小;ε取不同值时,相同θ... 为进一步优化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性能,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线处扩张比(ε)对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流场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ε下,随着摆动角度(θ)的增加,轴向推力系数(C_(fx))逐渐减小;ε取不同值时,相同θ下C_(fx)区别较大,在ε=1.68时C_(fx)达到最大值。相同ε下,随着θ的增加,偏转放大系数(K)先增加后减小,θ为1°~2°时,K值达到最大(K=2.5);不同ε下K区别较大,当ε≥1.46、θ为1°~8°时,K>1,ε=1.21时偏转效益受θ影响较大,K最小值小于1。数值仿真喷管羽流状态与地面试验一致,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分离线处压强由于模型误差存在一定偏差,摆动力矩由于分离线处压强的非均匀分布存在计算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分离线摆动喷管 分离线扩张比 轴向推力系数 矢量角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极孔比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及承压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书明 钱家豪 +3 位作者 林天一 李德华 许辉 郑庆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通过开展某大极孔比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及水压试验研究,探究了其在内压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采用CADWind进行缠绕线型规划及铺层设计,实现壳体的高保真有限元建模,根据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原理(特性)分析了壳体承压性能... 通过开展某大极孔比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结构设计及水压试验研究,探究了其在内压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采用CADWind进行缠绕线型规划及铺层设计,实现壳体的高保真有限元建模,根据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原理(特性)分析了壳体承压性能,揭示了壳体大极孔端的失效机理,并通过水压爆破试验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CADWind进行线型、铺层设计能有效支撑大极孔比壳体缠绕成型,壳体的铺层厚度、角度输出数据与实物更加吻合,可进一步提高有限元建模精度;其次,基于Hashin失效判据的渐进损伤失效分析方法实现了壳体的破坏位置、失效模式以及爆破压强的准确预测;最终,壳体计算爆破压强20.3 MPa,试验爆压19.5 MPa,计算误差4.6%,筒段应变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复合材料壳体 大极孔比 铺层设计 渐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嵌段有机硅防热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仁奎 王国庆 +4 位作者 朱小飞 王兆良 王程豪 施永伟 李琳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700,共7页
面向未来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为解决有机硅防热涂层在气动热条件下易粉化剥蚀的问题,开展了多元嵌段有机硅防热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基于树脂分子结构创新的思路,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嵌段结构的有机硅树脂,制备出了适用于高热流环境的... 面向未来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为解决有机硅防热涂层在气动热条件下易粉化剥蚀的问题,开展了多元嵌段有机硅防热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基于树脂分子结构创新的思路,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嵌段结构的有机硅树脂,制备出了适用于高热流环境的有机硅防热涂层,并采用FT-IR、TG、SEM-EDS、电弧风洞试验等微观和宏观手段分别对树脂基体和涂层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此外,通过对多元嵌段有机硅涂层高温下的烧蚀产物研究,分析了高温下涂层材料微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多元嵌段有机硅树脂纯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在1000℃氮气环境下的质量保留率为55.97%;以此为基体的防热涂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密度、伸长率、热导率三项关键指标分别为0.70~0.72 g/cm^(3)、16%~25%、0.05~0.06 W/(m·K)(20℃);在最高1044℃、310 s的风洞烧蚀条件下,涂层表面陶瓷化效果显著,无烧蚀后退,验证了由表及里分别为瓷化层、热解层、原始层的有机硅防热涂层烧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嵌段 有机硅树脂 防热涂层 性能评价 烧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征文通知
18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8-288,共1页
受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的委托,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拟定于2014年7月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为:空天动力技术的发展一、征文范围1、未来航天及武... 受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的委托,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拟定于2014年7月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为:空天动力技术的发展一、征文范围1、未来航天及武器系统总体对动力技术的需求分析;2、临近空间、平流层等飞行器用推进系统;3、国内外推进技术领域新概念、新理论、新成果和新动态;4、高性能固体、液体及固液混合发动机技术;5、特种和能量管理型发动机技术(吸气式发动机、姿控、轨控、多脉冲、变推力、组合式等);6、国内外发动机新材料、新工艺技术;7、先进固体推进剂、绝热层、衬层原材料合成及配方技术;8、发动机试验、测试、故障诊断、弹道性能仿真计算、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交流会 动力技术 固体推进剂 吸气式发动机 发动机技术 弹道性能 绝热层 配方技术 临近空间 新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征文通知
19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6-286,共1页
受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的委托,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拟定于2014年7月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为:空天动力技术的发展一、征文范围1、未来航天及武... 受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的委托,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拟定于2014年7月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为:空天动力技术的发展一、征文范围1、未来航天及武器系统总体对动力技术的需求分析;2、临近空间、平流层等飞行器用推进系统;3、国内外推进技术领域新概念、新理论、新成果和新动态;4、高性能固体、液体及固液混合发动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交流会 动力技术 临近空间 技术研究所 推进系统 发动机技术 需求分析 武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混合比条件下CH_(4)/O_(2)掺混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20
作者 吴富珍 王志新 +2 位作者 丁敏灵 陈晓丽 胡春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229,共6页
为了探究氧燃混合比变化对CH_(4)/O_(2)点火性能、点火过程以及火焰结构尺寸的影响规律,开展了CH_(4)/O_(2)点火实验研究。考虑到CH基是当CH_(4)燃料燃烧时发出化学发光信号的主要物种,代表了燃烧化学反应的起点,同样是燃烧火焰结构分... 为了探究氧燃混合比变化对CH_(4)/O_(2)点火性能、点火过程以及火焰结构尺寸的影响规律,开展了CH_(4)/O_(2)点火实验研究。考虑到CH基是当CH_(4)燃料燃烧时发出化学发光信号的主要物种,代表了燃烧化学反应的起点,同样是燃烧火焰结构分布的指标,实验使用了高速摄像加CH基滤光片的方法,拍摄了不同氧燃混合比下的火焰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氧燃混合比条件下点火器附近的流动掺混以及点火燃烧情况有所不同,进而点火延迟时间不同,表现为随着氧燃混合比的增大,燃烧室压强开始建立时间提前,同样点火能量下点火延迟时间缩短;延长阀门开启与点火器开始工作的时间间隔增加了燃烧室内未燃烧气体的质量,导致点火时出现更高的压力峰值,在极端情况下,火焰直接显著膨胀;氧燃混合比对建压过程中火焰结构尺寸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火焰扩张角度衰减速率随氧燃混合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氧燃混合比下稳定段火焰结构尺寸无明显差异,燃烧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O_(2) 富燃掺混 点火性能 点火过程 火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