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风格园林中结合传统元素的初步研究——结合上海期货交易所“衍生品开发,数据处理”中心景观设计
1
作者 郭中芹 《现代园艺》 2011年第06X期76-76,共1页
本文通过对上海期货交易所"衍生品开发,数据处理"中心景观设计的分析,初步研究出现代风格园林中结合传统园林的要点:巧妙利用传统风格小品;传统铺地材料的运用;置石的运用;传统假山的运用;利用植物造景等等。
关键词 现代园林 传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建筑修复的基本程序和原则——以原中山图书馆藏书楼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洋 凌颖松 +1 位作者 袁向章 刘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4-718,共5页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中山图书馆旧址藏书楼从清末兴建经民国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种种原因,中山图书馆旧址藏书楼一度情况危急.在遵循基本程序和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及时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使其重...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中山图书馆旧址藏书楼从清末兴建经民国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种种原因,中山图书馆旧址藏书楼一度情况危急.在遵循基本程序和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及时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使其重现往日风采.通过此例论述历史建筑修复的基本程序和原则以及工作流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修复 基本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解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昕田 史新宇 苑冬梅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9期80-81,共2页
在20世纪现代艺术中,大地艺术是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很多大地艺术同生态与景观方面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时间因素与自然因素是大地艺术观众的内容,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处理工业废弃地,使风景园林式得到了设计思维的极大拓展。在这种思维下... 在20世纪现代艺术中,大地艺术是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很多大地艺术同生态与景观方面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时间因素与自然因素是大地艺术观众的内容,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处理工业废弃地,使风景园林式得到了设计思维的极大拓展。在这种思维下,设计师在用风景园林处理工业废弃地的问题上,实现了形式语言的大大丰富,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艺术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多维多点地震作用下某跨越地裂缝框剪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熊仲明 韦俊 +1 位作者 龚宇森 于皓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基于西安地区近二十年来多数地裂缝已趋于低速率的稳定活动状态和最近几年我国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现象,以西安地区某跨越活动性较弱的地裂缝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地裂缝的三维位移活动特征出发,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将地裂... 基于西安地区近二十年来多数地裂缝已趋于低速率的稳定活动状态和最近几年我国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现象,以西安地区某跨越活动性较弱的地裂缝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从地裂缝的三维位移活动特征出发,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将地裂缝的垂直沉降量和水平张拉量以初始位移的形式施加到不同工况的结构有限元模型支座上,对未采取防治措施和设置沉降缝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高烈度多维多点地震作用和高烈度多维一致激励地震作用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框架梁塑性铰发展趋势、剪力墙的混凝土和钢筋应力云图、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包络曲线等一系列研究结果,并对以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较为清晰地揭示出该类跨越地裂缝建筑物在多维多点地震作用和多维一致激励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特性和性能,为今后深入研究地裂缝作用对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损伤破坏机理和跨越地裂缝建筑物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三维位移 多维多点地震 多维一致激励地震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石古塔地震易损性评估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平 贠作义 +1 位作者 宋泽维 陈一凡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3,58,共6页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是地震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砖石古塔中的典型代表小雁塔,以PGA做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塔体顶点位移角与层间位移角为结构响应指标,选取5条适用场地且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波将其调幅后输入古塔模...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是地震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砖石古塔中的典型代表小雁塔,以PGA做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塔体顶点位移角与层间位移角为结构响应指标,选取5条适用场地且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波将其调幅后输入古塔模型,获得对数正态分布形式的地震动需求模型。再结合结构抗震能力得出古塔易损性曲线,为该类型古塔地震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评判指标 地震动需求 抗震能力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试验研究和水分分布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立成 鲍玖文 李淑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4,共8页
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产生或贯通,加快了水及侵蚀性介质侵入混凝土内部的速度,是引起混凝土性能劣化和结构耐久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开展了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拉、受压试验,采用持载、反复加载方式,对混凝土试块分别加载至极限荷载的70%、80%... 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产生或贯通,加快了水及侵蚀性介质侵入混凝土内部的速度,是引起混凝土性能劣化和结构耐久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开展了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拉、受压试验,采用持载、反复加载方式,对混凝土试块分别加载至极限荷载的70%、80%、90%后卸载.为了实现吸水过程的连续性,利用改进后的吸水装置开展损伤混凝土的累积吸水量测试试验.与未加载试件的吸水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荷载水平是影响混凝土毛细吸水速率的重要因素.对不同荷载水平的累积吸水曲线i-t1/2,采用线性拟合方法可得到混凝土的初始吸水率(S1)和后期吸水率(S2).根据吸水率试验结果,结合非饱和毛细吸水理论模型,引入Bolzmann变量,建立了损伤混凝土内相对含水量分布的预测分析方法,为开展混凝土内有害介质(如氯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等)的传输分析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损伤 微裂缝 毛细吸水 相对含水量 吸水率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曲约束支撑在整体双层柱面网壳中的减震性能分析
7
作者 王秀丽 胡显昊 +1 位作者 李楚翘 向美玲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3,共5页
为了解屈曲约束支撑(BRB)在考虑下部结构的双层柱面网壳中的减震性能,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跨度为50m、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层柱面网壳,在该结构中应用屈曲约束支撑对其进行减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屈曲... 为了解屈曲约束支撑(BRB)在考虑下部结构的双层柱面网壳中的减震性能,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跨度为50m、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层柱面网壳,在该结构中应用屈曲约束支撑对其进行减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强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能够有效地应用在该结构中,其减震效果与使用屈曲约束支撑的数量和位置有关,只有将合适数量的屈曲约束支撑应用在恰当的位置才能取得最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双层柱面网壳 减震性能 下部结构 强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井群系统嵌套式组合优化调配模型研究
8
作者 董深 吕谋 盛泽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5,共4页
黄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势平缓,地下径流缓慢,地下水取水井污染物沉积致使水质逐步恶化,取用过程中常规调配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对此,在对黄河干流两侧地下水取用规律及水质变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取... 黄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势平缓,地下径流缓慢,地下水取水井污染物沉积致使水质逐步恶化,取用过程中常规调配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对此,在对黄河干流两侧地下水取用规律及水质变化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取用输配系统微观水力仿真模型;并对各水井特征污染物Fe进行傅里叶拟合,进而结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建立输配系统水质仿真模型;最后综合水质优化、水量优化、能耗优化3个目标,构建针对地下水井群系统的嵌套式组合优化调配模型,并采用Visual Studio 2018编程予以实现。通过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某市的应用,验证了该模型在污染物控制、降低能耗等方面的优势,为复杂地下水取用系统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调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取用 嵌套式模型 组合优化调配 傅里叶拟合 黄河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模式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俞秋田 严凌 +1 位作者 刘魏巍 王锦阳 《森林工程》 2013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机理,针对常规客流预测模型在低碳模式下存在的缺陷,对常规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在"四阶段法"中的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阶段引入低碳因子,考虑低碳出行链,结合多方式多类型综合网络条件下的均衡... 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机理,针对常规客流预测模型在低碳模式下存在的缺陷,对常规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在"四阶段法"中的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阶段引入低碳因子,考虑低碳出行链,结合多方式多类型综合网络条件下的均衡分配模型,提出控制和减少城市交通系统碳排放的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将模型运用于上海市综合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对该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低碳模式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能够更准确的反映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有效地降低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碳排放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分配 双层规划模型 低碳模式 综合交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建康都城规划手法初探
10
作者 范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5,共7页
六朝建康是南京史上首次以都城建置而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作为国都达360年,始自公元229年至589年止。作为古都之一,虽有悠久历史,但关于其建城状况、空间形态的共识鲜见,本文以空间研究为目的,以尺度研究为切入点,以文献资料、现实地理、... 六朝建康是南京史上首次以都城建置而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作为国都达360年,始自公元229年至589年止。作为古都之一,虽有悠久历史,但关于其建城状况、空间形态的共识鲜见,本文以空间研究为目的,以尺度研究为切入点,以文献资料、现实地理、考古发现以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六朝建康都城的空间形制作出一种探索,并探讨其规划意义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康 空间 尺度 模数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厦门城市特色的公众认知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默凡 《规划师》 2007年第5期82-85,共4页
城市特色的塑造,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在实践中,应注重对城市的总体特色、发展方向、景观要素评价等展开调查,充分了解公众对城市特色的认知情况,及时发现城市特色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以提升城市的魅力,提高城市的竞... 城市特色的塑造,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在实践中,应注重对城市的总体特色、发展方向、景观要素评价等展开调查,充分了解公众对城市特色的认知情况,及时发现城市特色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以提升城市的魅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厦门 公众认知 社会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