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羰基化合物直接还原胺化合成伯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静航 陈臣举 +1 位作者 梁杰 张春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81-2992,共12页
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农药、医药、染料、高分子聚合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羰基化合物(醛或酮类)的还原胺化来制备胺类化合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贵金属基和非贵金属基的多相和均相催化剂均能够高... 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农药、医药、染料、高分子聚合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羰基化合物(醛或酮类)的还原胺化来制备胺类化合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贵金属基和非贵金属基的多相和均相催化剂均能够高效催化醛或酮类的还原胺化反应。本文对近年来羰基化合物直接还原胺化(或一锅法)合成伯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还原胺化反应、催化剂、反应条件、底物适用范围和催化作用机制等,其中重点阐述了直接还原胺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通常多相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而均相催化剂的优势在于催化效率高,伯胺选择性高;另一方面,以Pd、Rh、Ru等为代表的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因此可采用Co、Ni等性能同样优异但价格相对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降低成本。文中提出,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普适性高的羰基化合物还原胺化催化剂应成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还原胺化 羰基化合物 伯胺 均相催化 多相催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二醇分子量对聚氨酯在油墨中应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徽 花文东 +4 位作者 贺蓬辉 张树鹏 徐彬彬 任天瑞 张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醇溶性聚氨酯油墨,并探究聚氨酯单体的分子量所合成的连接料对油墨印刷适性和触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扩链反应和预聚合的方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数均分子量Mn为1000,1500,2000,3000,4000... 目的研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醇溶性聚氨酯油墨,并探究聚氨酯单体的分子量所合成的连接料对油墨印刷适性和触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扩链反应和预聚合的方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数均分子量Mn为1000,1500,2000,3000,4000)和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合成一系列醇溶性聚氨酯(PU1000,PU1500,PU2000,PU3000,PU4000),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不同分子量PPG合成的聚氨酯作为连接料对油墨的粘度、细度、印刷适性、油墨的稳态剪切粘度和触变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分子量PPG合成的聚氨酯连接料对油墨的各项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PPG分子量的逐渐增大,油墨的粘度、细度和稳态剪切粘度先增大后减小。当Mn=1500时,所合成聚氨酯制备的油墨综合性能最佳,油墨粘度为880 MPa·s,细度为5μm,析油率为5%,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附着力为93%,初干性为84 mm/s,光泽度为37),油墨在15s的结构回复率为94.47%,触变性良好。结论将所合成的聚氨酯作为连接料,在油墨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二醇 聚氨酯 连接料 印刷适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