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9天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欣 华泽钊 +4 位作者 杨光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程启康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理方式、降温程序及降温速率等条件对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将组织工程化真皮置于 2 1mol/L的DMSO溶液中 ,在 4°C下处理 1 5min ,再只将组织工程化真皮转入低温保存袋中 ,迅速热封口 ,以 1°C/min速率降温且无恒温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 ( 72 8%~ 7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真皮 低温保存 皮肤组织工程 四唑盐比色法 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修复裸鼠创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光辉 杨军 +4 位作者 邓辰亮 王佳鸣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类表皮细胞,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表皮细胞膜片,用于修复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单纯壳聚糖/明胶膜作为对照;术后行大体、组织学观...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类表皮细胞,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表皮细胞膜片,用于修复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单纯壳聚糖/明胶膜作为对照;术后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表皮细胞可以壳聚糖-明胶膜作为载体在体外培养,达到60%-70%亚融合状态时,移植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到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人表皮细胞可以在创面存活并继续增殖分化,形成连续的表皮覆盖创面。结论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表皮细胞 创面愈合 壳聚糖 明胶膜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志成 李宏 +5 位作者 杨军 刘天一 刘阳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应器内构建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方法从6月龄毕格犬的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别获取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将平滑肌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置于生物反应器... 目的探讨生物反应器内构建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方法从6月龄毕格犬的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分别获取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将平滑肌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置于生物反应器内(搏动频率75次/m in;扩张量<5%)培养3周,接种内皮细胞继续培养1周后取新生血管,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的组织工程化血管大体观察具有良好的弹性,管腔圆;平滑肌纤维成分排列规则且有层次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平滑肌细胞呈棕黄色层状排列,内皮细胞于血管内侧呈单层排列。结论应用生物反应器可构建具有良好弹性的组织工程化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反应器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的发展与主要研究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该文简要回顾了组织工程的建立与发展历史,重点讨论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生物材料与组织构建等研究现状,对中国组织工程的建立与研究成果作了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生物材料 研究方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腱生物反应器的开发与组织工程肌腱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宏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分析了骨骼肌和气动肌腱的力学特点,确定以能模拟肌肉运动的气动肌腱作为肌腱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元件,并开发肌腱生物反应器的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细胞培养室及换液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鸡的趾深屈... 分析了骨骼肌和气动肌腱的力学特点,确定以能模拟肌肉运动的气动肌腱作为肌腱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元件,并开发肌腱生物反应器的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细胞培养室及换液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鸡的趾深屈肌腱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通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实验表明:整个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运行良好,并能成功培养组织工程肌腱达1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肌腱生物力学 肌腱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的构建及其在增殖性疤痕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军 杨光辉 +3 位作者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钱云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增殖性疤痕治疗。方法 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断层削除增殖性疤痕,膜片移植于创面、适度加压,术后10、30、90 d行大体观...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增殖性疤痕治疗。方法 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断层削除增殖性疤痕,膜片移植于创面、适度加压,术后10、30、90 d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广谱角蛋白、包壳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利用自体表皮细胞和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人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增殖性疤痕治疗6例,经过3月随访,创面愈合时间(16.2±15)d,移植膜片存活良好,结构较完整,90 d随访无明显疤痕增生,疗效肯定。结论 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对增殖性疤痕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组织工程皮肤进入临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表皮细胞 壳聚糖 明胶膜 增殖性疤痕 皮肤损伤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组织工程肌腱的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宏 魏娴 +3 位作者 安琦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设计一套生物反应器,能构建具有较好形态和机械力学性能的肌腱组织。方法根据肌腱细胞体内的生物和力学环境,建立了细胞和可降解材料复合物的力学模型,设计了一套能够模拟体内力学环境的生物反应器,采用鸡肌腱为种子细胞培养扩增后... 目的设计一套生物反应器,能构建具有较好形态和机械力学性能的肌腱组织。方法根据肌腱细胞体内的生物和力学环境,建立了细胞和可降解材料复合物的力学模型,设计了一套能够模拟体内力学环境的生物反应器,采用鸡肌腱为种子细胞培养扩增后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并置于反应器中培养。设静态培养对照组,通过实验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生物反应器能够构建出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机械强度的肌腱。检测结果显示恒定交变应力作用下培养的肌腱优于静态培养的肌腱组织。结论细胞和可降解材料复合物的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正确性,通过分析也存在某些局限性;应力作用下可以促进肌腱细胞基质的分泌,蠕变特性成为促进胶原定向排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反应器 力学模型 蠕变 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组织 被引量:4
8
作者 鲍慧婧 邹俊 +1 位作者 尹烁 崔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探讨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醇(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支架,复合自体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修复角膜基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rASCs)培养至第4代接种在P... 目的探讨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醇(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支架,复合自体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修复角膜基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rASCs)培养至第4代接种在PLGA载体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生长黏附情况。体外培养7天后将rASCs-PLGA复合物回植到角膜基质缺损模型的兔角膜基质层间,术后第12周和24周取材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未接种细胞的PLGA材料移植基质层间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胞在PLGA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实验组移植术后12周材料降解,角膜基本恢复透明。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后24周新生角膜基质样组织与正常角膜基质组织相似,电镜下胶原纤维直径与正常角膜基质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来源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组织工程 角膜 基质 聚羟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流-液压式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晓杰 周广东 +6 位作者 李宏 曹珲 刘霞 刘凯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消化、分离猪耳廓软骨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培养1周,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分2组(每组8个样本):实验组放入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连续培养3周;...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消化、分离猪耳廓软骨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培养1周,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分2组(每组8个样本):实验组放入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连续培养3周;反应器主要参数设置:灌流量100μL/m in,顺、逆时针方向各30 m in,灌流时间开/关各8 h/16 h,液压强度100 kPa,频率0.5 Hz,作用时间4 h/d。对照组则继续在培养皿内培养。第4周时取材,分别从大体、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的软骨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大体观察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形成了软骨样组织,组织湿重检测实验组为(191.03±18.55)mg,对照组为(130.78±10.33)mg(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两组软骨组织内软骨细胞分布均匀,包埋于软骨陷窝内,软骨基质分泌旺盛,局部还有未降解的支架材料。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两组形成的软骨组织均有Ⅱ型胶原分布,软骨组织厚度实验组为(3.04±0.13)mm,对照组为(2.14±0.16)mm,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化学检测证实,实验组蛋白聚糖含量为(12.63±0.62)mg/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0.81)mg/g(P<0.01)。结论利用灌流-液压式反应器能够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构建方法的不足,提高体外构建软骨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液压式反应器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体外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MSCs-脱钙骨复合物体内构建软骨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舒朝锋 崔磊 +1 位作者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 观察成软骨诱导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脱钙骨复合物在裸鼠皮下组织形成情况。方法 从志愿者髂前上嵴处抽取骨髓,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1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密度调整到1.5×107/mL,均匀接种于脱钙骨,培养4 h后以含有TGF-... 目的 观察成软骨诱导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脱钙骨复合物在裸鼠皮下组织形成情况。方法 从志愿者髂前上嵴处抽取骨髓,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1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密度调整到1.5×107/mL,均匀接种于脱钙骨,培养4 h后以含有TGF-β3(10 ng/mL)DMEM培养液的培养作为实验组,加10%FBS的DMEM为对照组Ⅰ,空白材料为对照组Ⅱ,体外培养6 d,嘲植到裸鼠皮下。回植前及回植后2、4、6、8、10周取材,石蜡切片进行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Masson’s、Alician Blue’s染色鉴定。结果 回植前及回植后各时间段,实验组免疫组化测到Ⅰ、Ⅱ、Ⅲ型胶原的表达,对照组未见Ⅱ型胶原表达;实验组Masson、Alician染色可见材料内的胶原分泌非常旺盛,有硫酸化酸性粘多糖沉积,对照组则表达量极少。结论 诱导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脱钙骨复合物在裸鼠皮下能表达特异性软骨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脱钙骨 皮下组织 组织工程 诱导 细胞分化 胶原 软骨 种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德莉 刘方军 +5 位作者 吴娟娟 胡晓洁 祝联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构建重组病毒载体,将较多细胞因子通过病毒载体转入种子细胞,提高细胞增殖及分泌基质能力,维持表型,延缓老化。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缺陷型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和缺陷性腺病毒重组载体。分别通过PT67包装细胞筛选克隆及293细... 目的 构建重组病毒载体,将较多细胞因子通过病毒载体转入种子细胞,提高细胞增殖及分泌基质能力,维持表型,延缓老化。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缺陷型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和缺陷性腺病毒重组载体。分别通过PT67包装细胞筛选克隆及293细胞扩增,获得假病毒上清液,经浓缩纯化后转染靶细胞。结果 成功构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Fas配体(Fas-Ligand)、绿色荧光蛋白(GFP)等逆转录病毒载体以及TGFβ1、人骨形成蛋白因子-7(hBMP7)、端粒酶、Smad3、Smad7等腺病毒载体,其中GFP-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在软骨细胞表达至2月。结论 通过有效的含目的基因重组载体转染种子细胞,延缓体外培养细胞的老化及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基质分泌,获得组织工程所需要的大量种子细胞,为组织工程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 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基因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重组在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畸形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春和 李新庆 +2 位作者 王有刚 崔磊 刘广鹏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9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MSCT观察组织工程骨修复外伤后颅骨缺损畸形的生长情况。方法:9例颅骨缺损患者经组织工程骨的体外培养、构建后,进行手术回植到颅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3、6、12个月进行MSCT及三维重组检查随访。结果:MSCT扫描... 目的:探讨利用MSCT观察组织工程骨修复外伤后颅骨缺损畸形的生长情况。方法:9例颅骨缺损患者经组织工程骨的体外培养、构建后,进行手术回植到颅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3、6、12个月进行MSCT及三维重组检查随访。结果:MSCT扫描及三维骨重组能清晰显示颅骨缺损及组织工程骨。术后1周MSCT均显示骨缺损区被所植入的组织工程骨填充,头颅外形明显改善。术后3~12个月CT显示组织工程骨形成并修复骨缺损,新生骨与骨缺损断端融合。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重组可详细、直观地显示颅骨缺损及组织工程骨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颅骨缺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海峰 尹玉姬 +4 位作者 毛津淑 姚康德 杨光辉 崔磊 曹谊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本实验采用表面修饰法和共混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透明质酸引入壳聚糖- 明胶体系,制备了壳聚糖- 明胶-透明质酸复合薄膜,考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理化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 明胶- 透明质酸薄膜具有... 本实验采用表面修饰法和共混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透明质酸引入壳聚糖- 明胶体系,制备了壳聚糖- 明胶-透明质酸复合薄膜,考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理化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 明胶- 透明质酸薄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共混法和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薄膜在力学性能上各有所长。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在共混法制备的薄膜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明胶体系 透明质酸 表面修饰 共混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苗春雷 周广东 +5 位作者 刘天一 王晓云 崔磊 刘伟 唐胜建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46-24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分别培养扩增的猪BMSC与耳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9:1,8:2),均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分别培养扩增的猪BMSC与耳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9:1,8:2),均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支架作为共培养组,以相同终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BMSC分别接种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以20%上述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接种作为低软骨细胞浓度对照。各标本于体外培养4周时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新生软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各组细胞均与材料粘附良好。8:2共培养组及阳性对照组在体外培养4周时,外观已类似软骨组织并基本保持了材料的大小和形状,组织学显示有较连续的成熟软骨形成,免疫组化也均显示有大量Ⅱ型胶原分泌。9:1共培养组在培养过程中稍有缩小和变形,组织学上仅在培养物的边缘可见到连续的软骨样组织。阴性对照组明显皱缩变形,组织学未见成熟软骨陷窝。低软骨细胞浓度组复合物明显变薄,只在局部形成了不连续的软骨组织,新生软骨量明显少于共培养各组及阳性对照组。结论软骨细胞能够提供软骨微环境诱导BMSC成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20%浓度的软骨细胞已能够达到良好的诱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共培养 组织工程 微环境 胶原 软骨缺损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复合PLGA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鲍慧婧 邹俊 +1 位作者 尹烁 崔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1-516,共6页
背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角膜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脂肪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增生和分化能力强的特点而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聚羟基乙醇(PLGA)作为高分子可降解支架材料已成功用于构建多种组织器官。目的探讨兔... 背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角膜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脂肪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增生和分化能力强的特点而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聚羟基乙醇(PLGA)作为高分子可降解支架材料已成功用于构建多种组织器官。目的探讨兔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醇(PLGA)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构建脂肪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颈背部脂肪组织,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脂肪细胞,传至第4代。将传代细胞分别以3×10^4/cm^2、3×10^4/cm^2、3×10^6/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分别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脂诱导培养液及成软骨诱导液进行诱导培养,并分别以质量分数1%茜素红-Tris-盐酸溶液、质量分数0.6%油红染液和免疫荧光法鉴定培养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将第4代细胞用稀释的DiO荧光染液重悬的脂肪干细胞按1×10^7/ml的密度接种于自制的多孔PLGA支架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Hoechst法定量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分别于接种后第1、3、7天对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行共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观察细胞在该支架上的黏附生长和基质分泌情况,评价PLGA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脂肪细胞7~8d后可达80%~90%融合,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传代第4代的细胞成骨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矿化结节及周围细胞着深红色;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0染色显示细胞质内布满红色脂滴颗粒;微团培养成软骨诱导2周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细胞接种至PLGA支架材料第7天增生达到高峰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细胞在支架上贴附生长良好,能够在支架表面及孔隙内壁得到充分伸展和生长,细胞外基质分泌旺盛。结论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具有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功能,与多孔PLGA支架复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聚羟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玻璃化保存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启康 王欣 +6 位作者 杨鹏飞 华泽钊 邓辰亮 杨光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6,44,共5页
成纤维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化真皮的种子细胞 ,实现成纤维细胞的低温保存对成功保存组织工程化真皮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不同组成及浓度的玻璃化溶液对成纤维细胞进行玻璃化低温保存实验 ,并考虑了离心次数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 成纤维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化真皮的种子细胞 ,实现成纤维细胞的低温保存对成功保存组织工程化真皮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不同组成及浓度的玻璃化溶液对成纤维细胞进行玻璃化低温保存实验 ,并考虑了离心次数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玻璃化溶液的组成、浓度及复温后的离心次数等因素对细胞的存活率均有明显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 ,采用组分配比为 5 4mol/LEG+1 4mol/LDMSO的玻璃化溶液对成纤维细胞进行玻璃化保存 ,复温后以 10 0 0r/min的转速离心 1次(5min)后 ,再以 80 0r/min的转速离心 4次 (每次 4min) ,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 ,其值为8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组织工程化真皮 玻璃化保存 低温保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宏 许志成 +2 位作者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该文根据生物力学的原理,分析了直圆筒形血管的流动状况和血管的受力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的能模拟血管体内环境的生物反应器,通过血管的培养和相关检测分析,表明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是合理的,性能是可靠的。
关键词 血管生物反应器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平滑肌细胞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原代培养及诱导成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小飞 傅强 +1 位作者 徐月敏 崔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的培养及诱导分化为成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取SD大鼠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表面抗原CD90、CD105和CD34的表达。取培养至第2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用含5-氮杂胞苷...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的培养及诱导分化为成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取SD大鼠脂肪组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表面抗原CD90、CD105和CD34的表达。取培养至第2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用含5-氮杂胞苷(5-aza)的诱导培养液(诱导组)和基础培养液(对照组)进行培养。诱导时间为7、14、21、28和35 d,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成肌细胞特异性抗原desmin和myosin的表达。结果成功从大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ADSC,相关表面抗原表达检测证实其干细胞特性。诱导组细胞诱导28 d后呈现成肌细胞特有的"漩涡"样生长形态,单个细胞表现出多核化;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desmin和myosin的表达率在诱导28 d时达最高,分别为52.57%和50.04%,而诱导前和对照组细胞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成功从大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含5-aza的诱导培养液可将其诱导分化为成肌细胞,诱导28 d成肌细胞特异性抗原表达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细胞分化 成肌细胞 压力性尿失禁 5-氮杂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P1诱导成纤维细胞向成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烁 崔磊 +2 位作者 李纲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应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DMP1)生长因子,体外诱导真皮成纤维细胞向成软骨细胞表型分化,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扩增至第2代,以加入CDMP1生长因子(100 ng/mL)的含10%胎牛血清... 目的 应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DMP1)生长因子,体外诱导真皮成纤维细胞向成软骨细胞表型分化,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扩增至第2代,以加入CDMP1生长因子(100 ng/mL)的含1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液诱导,每3 d换液1次,进行单层培养,对照组为不加CDMP1培养的成纤维细胞。7d后,免疫荧光检测Ⅱ型胶原分泌,RT-PCR检测Aggrecan、Ⅱ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 诱导后成纤维细胞细胞形态由梭形向软骨细胞样多角形、多边形转变。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检测表达阳性,RT-PCR检测Aggrecan、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结论 成纤维细胞在CDMP1生长因子诱导下能向成软骨细胞表型分化,并能分泌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有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成纤维细胞 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 胶原 免疫荧光法 细胞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干细胞在两种培养体系中生长增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杰 刘伟 +5 位作者 丛笑倩 徐展远 马东瑞 滕晓进 崔磊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84-287,295,共5页
目的 比较表皮干细胞(KSC)在两种体外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状况。方法 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出的KSC,分别置于无饲养层、无血清培养基以及有饲养层、有血清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比较KSC在两种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克隆形成率、生长曲... 目的 比较表皮干细胞(KSC)在两种体外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状况。方法 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出的KSC,分别置于无饲养层、无血清培养基以及有饲养层、有血清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比较KSC在两种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克隆形成率、生长曲线和KSC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等指标。结果 在第二种培养条件下,KSC在生长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接触抑制,在较长的体外培养时间内始终保持较高的增殖潜能。两种培养体系间KSC的克隆形成率有显著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培养体系间整合素β1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而强阳性率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外培养和扩增KSC时,使用人成纤维制备的饲养层和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较无饲养层、无血清的培养基,更有利于KSC的扩增及其表型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差速粘附法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