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交换固相萃取-HPLC检测粮食赭曲霉毒素A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斌 吕艳春 何志军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建立应用阴离子交换混合反相吸附固相萃取技术提取、净化和富集浓缩小麦、小麦粉、玉米、糙米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赭曲霉毒素A方法,各类粮食赭曲霉毒素A回收率为83%~108%,总体平均回收率均在90%以上,平均RSD... 建立应用阴离子交换混合反相吸附固相萃取技术提取、净化和富集浓缩小麦、小麦粉、玉米、糙米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赭曲霉毒素A方法,各类粮食赭曲霉毒素A回收率为83%~108%,总体平均回收率均在90%以上,平均RSD为3.54%~6.18%,最小检测限量达0.8μg/kg。该法高效、稳定、可靠,能大幅降低各类粮食赭曲霉毒素A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离子交换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高水分稻谷暂存实仓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凤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提高秋收期间稻谷入仓率,在苏北地区进行了高水分稻谷(水分含量约为20%)的暂存实仓试验,跟踪测定稻谷暂存期间水分含量、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和米饭食味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采用合理的储藏、控温技术的情况下,经60 d暂... 为提高秋收期间稻谷入仓率,在苏北地区进行了高水分稻谷(水分含量约为20%)的暂存实仓试验,跟踪测定稻谷暂存期间水分含量、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和米饭食味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采用合理的储藏、控温技术的情况下,经60 d暂存,27号试验仓全仓稻谷水分含量为17.07%,下降了2.43%,31号试验仓全仓稻谷水分含量为16.43%,下降了3.67%,机械通风风机功率越大,稻谷水分下降越快;脂肪酸值缓慢上升;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略有上升;米饭食味品质基本没有变化。由此可见,新收获高水分稻谷经过初次烘干后可以安全暂存60 d,并能保持储粮品质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 稻谷 暂存 实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鉴别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32
3
作者 曹文明 孙禧华 +4 位作者 陈凤香 薛斌 陈卫栋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地沟油"鉴别技术研究中的若干关键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地沟油"内涵不统一,采用"餐厨废油脂"概念更准确。回流餐桌的"地沟油"都是二次油,深度氧化是其共同特征。餐厨废油脂中或不... 针对"地沟油"鉴别技术研究中的若干关键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地沟油"内涵不统一,采用"餐厨废油脂"概念更准确。回流餐桌的"地沟油"都是二次油,深度氧化是其共同特征。餐厨废油脂中或不存在专有的特异性物质,依靠检测难以准确定性。餐厨废油脂是极不标准的研究对象,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定量检测掺伪量。鉴别"地沟油"采用油脂内源性的量差性指标与外源性的排除性指标相结合的多指标体系的检测方法是必然趋势。"地沟油"鉴别的快检技术与仲裁技术相互补充,但不可能先于仲裁技术而独立应用。现阶段有必要行政监管与技术监测并重,尽快开发应用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餐厨废油脂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与餐厨废油脂中三酰甘油氧化聚合物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曹文明 薛斌 +4 位作者 陈凤香 袁超 丁丹华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99,共4页
为了探寻餐厨废油脂的标志性氧化产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制备色谱预分离油脂中极性物,联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方法测定三酰甘油氧化聚合物(oxidized triacylglycerol polymers,TGP),统计分析了12种常见品种44个新鲜食用植物油样品和具代表性... 为了探寻餐厨废油脂的标志性氧化产物,采用正相硅胶柱制备色谱预分离油脂中极性物,联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方法测定三酰甘油氧化聚合物(oxidized triacylglycerol polymers,TGP),统计分析了12种常见品种44个新鲜食用植物油样品和具代表性的三大类61个来源不同、精炼程度各异的餐厨废油脂样品的TGP含量,显示食用植物油中TGP平均质量分数为(0.68±0.37)%,精炼餐厨废油脂中平均质量分数为(6.10±3.44)%,二者TGP含量具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TGP可望成为鉴别源于餐厨废弃食用油的二次油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硅胶制备色谱 三酰甘油氧化聚合物 餐厨废油脂 二次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氧化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曹文明 王鑫 +2 位作者 包杰 金青哲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该文分析油脂空气氧化、高温氧化、热质变主要劣变路径与产物;评述以氧化产物评价酸败程度策略,经典初级氧化产物、次级氧化产物指标方法,氧化三酰甘油聚合物及高效体积排阻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初榨油质量控制与掺伪鉴别方面应用前景。
关键词 油脂氧化 油脂氧化评价 油脂酸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氧化酸败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6
作者 曹文明 薛斌 +3 位作者 袁超 印瑜洁 王鑫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油脂氧化酸败与风味劣变、营养丧失、生物学损害、组织老化紧密相关。该文概述油脂氧化研究以自动氧化自由基链式反应学说为核心发展历程;阐述自动氧化、光敏氧化、酶促氧化之间关联性与研究进展。自动氧化在油脂氧化中处主导地位,而光... 油脂氧化酸败与风味劣变、营养丧失、生物学损害、组织老化紧密相关。该文概述油脂氧化研究以自动氧化自由基链式反应学说为核心发展历程;阐述自动氧化、光敏氧化、酶促氧化之间关联性与研究进展。自动氧化在油脂氧化中处主导地位,而光敏氧化和酶促氧化很可能在诱发氧化前期起关键作用;光敏氧化既可循II型单线态氧化途径,又可循I型自由基链式氧化途径,取决于激发态光敏剂是底物脱氢、还是直接攻击不饱和双键;酶促氧化在有氧条件下类似自由基链式反应,无氧条件下脂氧酶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油脂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容器及充氮包装对亚油酸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刘瑾 王文高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1,共6页
以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等作为评价指标,探究包装容器类型及充氮包装工艺对亚油酸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间不同包装容器内亚油酸的过氧化值、酸价呈现显著差异,而碘值、水分含量、亚油酸含量、相对密度及结晶物熔点无统... 以过氧化值、碘值、酸价等作为评价指标,探究包装容器类型及充氮包装工艺对亚油酸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间不同包装容器内亚油酸的过氧化值、酸价呈现显著差异,而碘值、水分含量、亚油酸含量、相对密度及结晶物熔点无统计学差异,气密性优异的容器可有效延缓过氧化值及酸价的上升速率。充氮包装与非充氮包装的亚油酸过氧化值、碘值以及酸价均存在显著差异。充氮工艺可作为延缓亚油酸氧化、延长产品货架期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包装容器 充氮包装 氧化 储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米糠油酸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薛斌 曹文明 +2 位作者 包杰 陈纯 金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87,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人工指示剂滴定法在测定米糠油酸值过程中,米糠油本身的颜色和高含量的γ-谷维素对测定结果的严重干扰,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根据经典的酸碱滴定理论,采用二次作图法,在滴定的同时由联机电脑实时同步绘制酸碱滴定的p H-滴... 为了克服传统的人工指示剂滴定法在测定米糠油酸值过程中,米糠油本身的颜色和高含量的γ-谷维素对测定结果的严重干扰,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根据经典的酸碱滴定理论,采用二次作图法,在滴定的同时由联机电脑实时同步绘制酸碱滴定的p H-滴定体积曲线及其相应的一阶微分曲线,以这些曲线上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引起的"p H突跃"为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建立米糠油酸值测定的自动电位滴定法。结果发现,自动电位滴定法能够准确区分游离脂肪酸和γ-谷维素各自的滴定终点,从而排除γ-谷维素对米糠油酸值测定的干扰。对比实验发现,除了米糠油外,自动电位滴定法对各类食用植物油酸值的测定结果与传统的人工指示剂滴定法的测定结果十分接近;但对于米糠油,人工指示剂滴定法的酸值(KOH)测定结果一般偏高0.3~1.0 mg/g。表明自动电位滴定法更能准确地测定米糠油的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位滴定 米糠油 酸值 谷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木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鑫 赵梅 慕鸿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27,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木瓜籽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木瓜籽油出油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B>C>A>D,即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1C3D1,即料液比1∶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木瓜籽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木瓜籽油出油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B>C>A>D,即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1C3D1,即料液比1∶10 g/m 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75 W。在此工艺条件下,木瓜籽油出油率为2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木瓜籽油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抗氧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陆洋 杨波涛 陈凤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对天然抗氧化剂复配配方对食用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迷迭香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茶多酚>VE,优化得出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复配组合为迷迭香0.08%、茶多酚0.06%、甘草提... 对天然抗氧化剂复配配方对食用油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迷迭香提取物>甘草提取物>茶多酚>VE,优化得出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复配组合为迷迭香0.08%、茶多酚0.06%、甘草提取物0.08%、VE0.01%。此优化的配方对食用油的抗氧化能力弱于TBHQ,但强于BHA和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 食用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用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佟云伟 陈凤香 杨波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通过测定采集自中国市场上的48个不含抗氧化剂的小包装植物油样品的诱导时间,比较分析不同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油稳定性从优到劣的排序为:芝麻油、橄榄油、三四级菜籽油、玉米油、一级... 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通过测定采集自中国市场上的48个不含抗氧化剂的小包装植物油样品的诱导时间,比较分析不同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油稳定性从优到劣的排序为:芝麻油、橄榄油、三四级菜籽油、玉米油、一级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茶籽油、三级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实验结果说明植物油中的微量抗氧化物质是影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氧化稳定性 诱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小麦呕吐毒素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慧 包成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68,共2页
采用受自然污染呕吐毒素(DON)程度不同的4种小麦,通过检测实验磨制粉得到的不同出粉点样品,以及整麦粉碎得到的全麦粉的DON含量,研究小麦DON毒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受污染小麦的DON毒素主要分布在不完善粒和小麦皮层中,在小麦胚乳中... 采用受自然污染呕吐毒素(DON)程度不同的4种小麦,通过检测实验磨制粉得到的不同出粉点样品,以及整麦粉碎得到的全麦粉的DON含量,研究小麦DON毒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受污染小麦的DON毒素主要分布在不完善粒和小麦皮层中,在小麦胚乳中从外到里呈递减分布。因此,小麦重力分级工艺是去除轻质小麦、降低面粉DON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制粉 呕吐毒素 DON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β-葡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晖 蔡秋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共5页
该文综述谷物β-葡聚糖结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测定方法、提取纯化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对谷物β-葡聚糖研究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 Β-葡聚糖 谷物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的化学和应用研究概况(上)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步青 《中国油脂》 CAS 1988年第3期29-34,共6页
本文综述近三十年来应用核磁共振谱、质谱、X射线衍射,色层分离和化学方法,阐述已经掌握的乌柏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和鉴定.
关键词 天然产物提取 柏脂 生物活性 乌柏 核磁共振谱 甘油三酸酯 天然可可脂 应用研究 黄酮类 辛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油返色现象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禧华 高裕宗 +2 位作者 陈凤香 胡敏 杨波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2,共3页
该文报道对上海市场四种品牌玉米油返色情况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光照储存条件下,四种玉米油返色情况各不相同;同一种玉米油返色达到最大值时所用时间从少到多依次为:日光灯照射、自然散光、避光;且玉米油自身品质,对返色现象发生... 该文报道对上海市场四种品牌玉米油返色情况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光照储存条件下,四种玉米油返色情况各不相同;同一种玉米油返色达到最大值时所用时间从少到多依次为:日光灯照射、自然散光、避光;且玉米油自身品质,对返色现象发生有较大影响,金属离子铜和铁含量高的玉米油色泽变化明显,存在多次返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油 返色 油脂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呕吐毒素含量与赤霉病粒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苏宪庆 顾伟 +3 位作者 濮祖跃 王晓波 姚剑军 陈慧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4,共3页
该文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建立了小麦呕吐毒素含量与赤霉病粒含量的相关性曲线y=297.6x+135.96,并通过数十组实验数据加以验证曲线的正确性。所建立的相关性曲线在辅助仓库进仓小麦呕吐毒素定性筛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麦 呕吐毒素含量 赤霉病粒含量 相关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木脂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凤香 曹文明 +3 位作者 曹国武 薛斌 袁超 曹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芝麻木脂素类物具有优越抗氧化性和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芝麻木脂素类物及其化学结构、生理功能、含量及相互转化、提取、检测方法;以期为芝麻木脂素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 木脂素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纯化蛋黄卵磷脂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青松 王文高 +1 位作者 丁丹华 李奇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研究膜分离技术纯化蛋黄卵磷脂(PC)工艺,经实验,确定最终膜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采用100 nm→20 nm双膜法分离,温度25℃、溶剂为乙醇―正己烷(75/25)、膜压力0.1 Mpa、料液比1∶20(w/v);在此条件下,所得膜分离制品磷脂酰胆碱(PC)纯度为85%。
关键词 膜分离 蛋黄磷脂 卵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辅助食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婴幼儿时期是人体成长重要时期,有特殊饮食需求,因此婴幼儿辅助食品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阐述国内外婴幼儿辅助食品研究现状,为该类产品研发与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婴幼儿食品 配方食品 辅助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大豆磷脂的HLB值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旭璐 陈慧 郑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48,共2页
大豆磷脂改性前的HLB值有较大差异,用传统方法无法准确测出其HLB值的差异,必须进行方法改良。该文介绍了改性大豆磷脂HLB值检测方法的优化研究。
关键词 大豆磷脂 改性 HLB值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