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灵芝 曾莉 +3 位作者 李荣青 张璐 章桂飞 吕彩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行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ERAS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患者出院时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水平(均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ERAS干预在行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满意,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通路建立专家共识 被引量:9
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杨斌 +6 位作者 陈刘炜 卢昊 张桂运 张翔 方亦斌 陈左权 赵振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3-505,共13页
神经介入通路既是开放手术的入路,也是介入手术的基础,更是保证良好术野和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自神经介入技术应用以来,如何选择最佳入路及快速建立个体化的介入通路,一直是神经介入医师需要面对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介入治疗理念... 神经介入通路既是开放手术的入路,也是介入手术的基础,更是保证良好术野和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自神经介入技术应用以来,如何选择最佳入路及快速建立个体化的介入通路,一直是神经介入医师需要面对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介入治疗理念、技术和器材的不断革新,神经介入涵盖的疾病谱在逐步扩大,对通路建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路建立在冠状动脉介入领域已有了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而在神经介入领域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共同撰写共识,旨在为神经介入通路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脑血管障碍 血管通路装置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神经介入穿刺建立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赵振伟 +4 位作者 陈左权 邓剑平 张涛 于嘉 方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7-648,F0003,共13页
血管穿刺是神经介入治疗的第一步,安全有效地建立穿刺,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是后续神经介入治疗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以股动脉穿刺建立为代表的不同穿刺部位的选择,既取决于患者具体病变和血管走行特点,也取决于术者个人... 血管穿刺是神经介入治疗的第一步,安全有效地建立穿刺,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是后续神经介入治疗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以股动脉穿刺建立为代表的不同穿刺部位的选择,既取决于患者具体病变和血管走行特点,也取决于术者个人偏好和经验。该专家共识概括了常见穿刺血管的临床解剖特点及穿刺操作要点、风险因素、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旨在为神经介入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脑血管疾病 血管穿刺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阔筋膜用于开颅术后顽固颅内感染硬脑膜修复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林华 王明圣 +2 位作者 章峰 徐子军 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0-654,共5页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在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患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游离阔筋膜进行硬脑膜修复重建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随访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通过彻底清创,清除感染组... 目的总结游离阔筋膜在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患者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游离阔筋膜进行硬脑膜修复重建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顽固性颅内感染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随访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通过彻底清创,清除感染组织,去除人工脑膜等,均使用游离自体阔筋膜进行硬脑膜的修复重建。21例患者感染获治愈,3例患者术后因其他并发症于院内死亡,其中1例重建术后1周因大量脑出血死亡时感染未治愈。存活患者随访13~86个月,均无感染复发。结论使用游离的阔筋膜重建硬脑膜,对耐药菌感染所致的复杂颅内感染,仍是一种有效且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多重耐药菌 阔筋膜 重建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随访发现儿童新发颅内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张翔 张全斌 陈左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3-204,共2页
患者女,12岁。因大脑前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8年,拟复查,于2013年7月10日收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患者因头部轻微外伤,于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无特殊,头部CT显示左侧额叶高密度影伴钙化(图1),排除出血可能... 患者女,12岁。因大脑前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8年,拟复查,于2013年7月10日收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患者因头部轻微外伤,于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无特殊,头部CT显示左侧额叶高密度影伴钙化(图1),排除出血可能后,进一步行头部MR检查(图2),发现左额叶血管流空影遂转入我院,全脑DSA提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2段囊状动脉瘤,大小约32 mm ×41 mm(图3),遂予以弹簧圈成功致密栓塞动脉瘤(图4)后出院,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之后定期DSA或门诊MR血管成像(MRA)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左侧颈内动脉无异常(图5,6)。2013年再次复查全脑DSA,显示原右侧大脑前动脉瘤栓塞良好,但左侧颈内动脉眼段下壁新发1个囊状动脉瘤,大小约44 mm ×57 mm(图7,8),遂再次进行栓塞(图9)。在全身麻醉下,予以2000 U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通过6 F股动脉鞘将导引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SL-10微导管在Transcend 0014微导丝引导下,超选择进入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腔内,然后通过微导管依次填入5 mm ×120 mm、4 mm ×80 mm、3 mm ×100 mm、2 mm ×60 mm、2 mm ×40 mm(Microvention,美国)共5枚弹簧圈至动脉瘤不再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儿童 长期随访 新发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患者减重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彭荣刚 张毅 +2 位作者 宛荣豪 徐亚伟 李伟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88-590,共3页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减重术能有效减轻体重并改善肥胖症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本文对肥胖症患者减重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控制肥胖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肥胖症 减重术 心脏结构和功能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与后颅窝减压及硬膜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忠容 沈照立 +2 位作者 薛飞 秦家骏 陈先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比较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与后颅窝减压及硬膜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5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与后颅窝减压及硬膜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手术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35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9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66例后颅窝减压及硬脑膜重建术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资料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率低于对照组(4.3%vs. 18.2%,P <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率(87.0%)及脊髓空洞改善率(94.4%)优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率(66.7%)及脊髓空洞改善率(81.2%,P <0.05)。结论: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症状改善率优于硬膜扩大修补术,且术后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长低于硬膜扩大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 Chiari畸形Ⅰ型 后颅窝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半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夏忠源 秦家骏 +2 位作者 薛飞 亢希鹏 陈先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3-1038,共6页
目的:研究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术后骨片回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者为研究组,骨片不回纳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术后骨片回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者为研究组,骨片不回纳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脊柱稳定性等。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对各结局变量与基线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构建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脊髓神经功能和并发症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08,P<0.001)。下颈段或单一节段半椎板切除后不回纳骨片者术中出血量小(P=0.027,P=0.001),胸段或2个节段椎板切除后骨片回纳者出血量小(P=0.003,P <0.001)。建立了术后1年McCormick评分<3分、术后1年McCormick评分改善和术后1年脊柱变形的预测模型,各模型特异度分别为0.921、0.838、0.546,灵敏度分别为0.526、0.576、0.906,准确度分别为0.870、0.836、0.798。结论: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切除后回纳骨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从减少出血量角度考虑,下颈段、单个节段半椎板切除建议不回纳骨片,而胸段、2个节段半椎板切除时建议回纳骨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半椎板切除 回纳骨片 脊柱稳定性 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合并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并发脊髓梗死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翔 张全斌 陈左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0-482,共3页
患者女,47岁,因突发头颈部疼痛2 d于2015年1月8日由外地转入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患者于2d前晚间睡眠时无明显诱因突发颈部剧烈疼痛、僵硬感,随即疼痛放射至头部,无呕吐、四肢麻木及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发现桥... 患者女,47岁,因突发头颈部疼痛2 d于2015年1月8日由外地转入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患者于2d前晚间睡眠时无明显诱因突发颈部剧烈疼痛、僵硬感,随即疼痛放射至头部,无呕吐、四肢麻木及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发现桥脑前方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予以止血、镇痛等保守治疗后2 d,转至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时体格检查:意识清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椎-基底动脉 开窗畸形合并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术后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吴灵芝 李荣青 +1 位作者 余晶晶 曹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总结5例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而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拟定患者的监测参数和治疗目标,采取多模态监测下的重要参数的目标化管理,密切观察出凝血功能,做好感染防控、镇静及镇痛护理,早期进行... 目的总结5例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而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拟定患者的监测参数和治疗目标,采取多模态监测下的重要参数的目标化管理,密切观察出凝血功能,做好感染防控、镇静及镇痛护理,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结果5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未因颅内出血或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行再次手术。2例完全康复,2例好转,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多学科团队综合神经重症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理念实施个性化的监测、治疗和护理,可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术 急性肾功能损害 肾衰竭 颅内压监测 凝血功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