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废弃物中元器件的拆解与再利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雯杰 王景伟 +1 位作者 王亚林 贾金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85,94,共4页
电子废弃物产生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加,使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当的处理方式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章简要概括了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 电子废弃物产生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加,使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当的处理方式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章简要概括了国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材料再生与元器件再利用相结合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并且进行了经济性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元器件 拆解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梁波 王景伟 徐金球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2,共6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在回收、管理和利用方面的特性,预测了未来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研究表明,电子废弃物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宝贵资源,且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电子电器产品淘汰的高峰期,2006年,我国将产生远远超过5.8亿台(部)的电子废... 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在回收、管理和利用方面的特性,预测了未来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研究表明,电子废弃物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宝贵资源,且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电子电器产品淘汰的高峰期,2006年,我国将产生远远超过5.8亿台(部)的电子废弃物,到2010年,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将翻一番,达到12.98亿台(部)。鉴于此,建议我国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领域:首先是建立合理的法律监管体系;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回收处理体系;最后,应积极鼓励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特性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剂助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田震 李庆华 +2 位作者 解丽丽 王利军 陈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1,69,共5页
综述了洗涤剂助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沸石类助剂包括4A和P型沸石的结构、钙镁离子交换性能、交换速度和液体携带量等,并与X及AX型沸石及其它类型的洗涤剂助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表明,沸石类助剂对洗涤剂性能的提高及生产工艺的改... 综述了洗涤剂助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沸石类助剂包括4A和P型沸石的结构、钙镁离子交换性能、交换速度和液体携带量等,并与X及AX型沸石及其它类型的洗涤剂助剂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比表明,沸石类助剂对洗涤剂性能的提高及生产工艺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有较好离子交换性能的MAP型沸石及较高液体携带量的AX型沸石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剂 助剂 沸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萃取法处理丁辛醇废水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金球 贾金平 +1 位作者 王景伟 袁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3-416,共4页
采用酸化—萃取法处理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的丁辛醇废水(简称废水),用硫酸调节废水的pH,以该厂产品异辛醇为萃取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出较佳工艺条件:废水的pH为2.5,废水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4,废水温度为10℃,废水与... 采用酸化—萃取法处理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的丁辛醇废水(简称废水),用硫酸调节废水的pH,以该厂产品异辛醇为萃取剂,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出较佳工艺条件:废水的pH为2.5,废水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4,废水温度为10℃,废水与萃取剂混合时的振摇时间为60s,萃取相和萃余相的静置分离时间为10min。在该条件下对COD为42 244mg/L的废水进行二级错流萃取,COD去除率为86.82%。该法可实现对废水进行处理和资源回收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异辛醇 酸化 萃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实验室建设和改革在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田震 王景伟 +3 位作者 袁昊 乔炜 邴乃慈 李庆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分析了高校传统基础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弊端;指出了建立基础实验室的必要性;探讨了实验室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团队建设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解法在制备低介电常数氧化硅分子筛薄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昊 李庆华 +3 位作者 沙菲 解丽丽 田震 王利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9-1223,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和碱源,采取水热晶化技术,通过原位法在硅晶片表面制备出纯二氧化硅透明分子筛薄膜;采用紫外光解法代替传统高温焙烧法脱除分子筛薄膜孔道内的模板剂,制备出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氧化硅分...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和碱源,采取水热晶化技术,通过原位法在硅晶片表面制备出纯二氧化硅透明分子筛薄膜;采用紫外光解法代替传统高温焙烧法脱除分子筛薄膜孔道内的模板剂,制备出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氧化硅分子筛薄膜.使用FTIR、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薄膜的介电常数,纳米硬度计测量薄膜的杨氏模量和硬度.与传统的高温焙烧方法相比,紫外光解法处理条件温和,同时省时、省能、操作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解法 高温焙烧法 氧化硅分子筛薄膜 低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掺杂量碳纳米管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利军 王景伟 +4 位作者 李庆华 袁昊 田震 解丽丽 李全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以不同氮含量的有机胺为碳和氮源,用催化方法合成出了不同氮含量的大管径碳纳米管。采用Fe/SBA-15分子筛为催化剂,有机胺经过1073K高温裂解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CNx)。比较了苯、三乙胺、二乙胺、乙二胺四种原料对合成CNx形貌、产率... 以不同氮含量的有机胺为碳和氮源,用催化方法合成出了不同氮含量的大管径碳纳米管。采用Fe/SBA-15分子筛为催化剂,有机胺经过1073K高温裂解得到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CNx)。比较了苯、三乙胺、二乙胺、乙二胺四种原料对合成CNx形貌、产率、掺氮量和吸水率的影响;以二乙胺为原料合成出适中的氮碳比(N/C原子比为0.15)和较高产率(2.2g·(g·cat)-1)的竹节状CNx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竹节状 氮掺杂 碳纳米管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C-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气相甲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洪勇 张亚宁 徐巧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
对以工业丙烷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TiCl4为先驱物的火焰CVD法制备的含碳纳米C-TiO2光催化剂,用沉降法在石英玻璃管内壁制备C-TiO2纳米薄膜,以管式反应器为光催化氧化装置,实验研究了含碳纳米C-TiO2的纳米薄膜对甲苯气体的光催化降解... 对以工业丙烷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TiCl4为先驱物的火焰CVD法制备的含碳纳米C-TiO2光催化剂,用沉降法在石英玻璃管内壁制备C-TiO2纳米薄膜,以管式反应器为光催化氧化装置,实验研究了含碳纳米C-TiO2的纳米薄膜对甲苯气体的光催化降解规律。探讨了甲苯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约为60%时,对甲苯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催化剂负载量约为4.9mg、主波长为254nm和365nm的8W紫外灯各一盏、甲苯初始浓度约为60mg/m3、气体流量为400mL/min(甲苯在光催化器中停留时间约为3.45s)的条件下,甲苯的降解率可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纳米C-TiO2 薄膜 光催化降解 管式反应器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介电常数介孔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昊 李庆华 +3 位作者 沙菲 解丽丽 田震 王利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87-1592,共6页
研究了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eSi(OEt)_3)为混合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取旋涂技术,在硅晶片表面制备出二氧化硅透明薄膜,再经过正硅酸乙酯(TEOS)蒸汽孔壁强化后采用线性升温焙烧法脱除薄膜孔道... 研究了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eSi(OEt)_3)为混合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取旋涂技术,在硅晶片表面制备出二氧化硅透明薄膜,再经过正硅酸乙酯(TEOS)蒸汽孔壁强化后采用线性升温焙烧法脱除薄膜孔道内的模板剂,制备出具有超低介电性能的氧化硅薄膜。使用FTIR、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薄膜的介电常数(k),纳米硬度计测量薄膜的弹性模量。介孔氧化硅薄膜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存放15d后,介电常数仍旧维持在超低值范围内,k=1.80,弹性模量大于6GP,很好地满足了其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OS蒸汽 甲基化 介孔氧化硅薄膜 超低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状碳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分散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华清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利用高功率CO2连续激光照射C2H2,使之热解,成功制备了中空壳状碳纳米颗粒(CNSs),为增强其分散性,用王水对所制备的CNSs进行表面处理。利用TEM、XRD、FTIR以及Zeta电位测量等技术对CNSs和经化学处理后的碳纳米颗粒(T-CNSs)进行了对比分... 利用高功率CO2连续激光照射C2H2,使之热解,成功制备了中空壳状碳纳米颗粒(CNSs),为增强其分散性,用王水对所制备的CNSs进行表面处理。利用TEM、XRD、FTIR以及Zeta电位测量等技术对CNSs和经化学处理后的碳纳米颗粒(T-CNS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NSs壳层内碳原子呈石墨状规则排列;T-CNSs表面带有含氧的亲水官能团,使其很容易分散;化学处理没有改变CNSs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状碳纳米颗粒 制备 表征 化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有机流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09-211,共3页
应用溶剂萃取还原法制备了在有机相中稳定的纳米银流体。萃取剂Cyanex 302可实现在硝酸浓度小于4 mol/L条件下对银的萃取。通过对有机相中银离子的还原,得到了在汽油中稳定的纳米银流体,汽油挥发后可得到Cyanex 302修饰的纳米银粒子。... 应用溶剂萃取还原法制备了在有机相中稳定的纳米银流体。萃取剂Cyanex 302可实现在硝酸浓度小于4 mol/L条件下对银的萃取。通过对有机相中银离子的还原,得到了在汽油中稳定的纳米银流体,汽油挥发后可得到Cyanex 302修饰的纳米银粒子。纳米粒子的粒径在10 nm左右,分布较为均匀。红外光谱结果表明Cyanex 302与银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化学键作用,这使得银粒子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纳米粒子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和分散可逆的碳纳米管圆片(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华清 崔万秀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加热碳纳米管和强酸的混合物,使碳纳米管的憎水表面发生氧化。加热含经处理的碳纳米管的悬浮液,使之脱水,得到自组装的碳纳米管圆片,该圆片可直接分散。扫描电镜图显示该圆片由局部规则排列的碳纳米管构成;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谱分析... 通过加热碳纳米管和强酸的混合物,使碳纳米管的憎水表面发生氧化。加热含经处理的碳纳米管的悬浮液,使之脱水,得到自组装的碳纳米管圆片,该圆片可直接分散。扫描电镜图显示该圆片由局部规则排列的碳纳米管构成;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谱分析表明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碳纳米管的表面产生了含氧官能团;虽然拉曼谱测出处理过程增加了缺陷,但是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得到保留;同时研究了经处理的碳纳米管的热稳定性。这种自组装且可分散的碳纳米管圆片为研究碳纳米管结构材料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自组装 化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镍基类分子筛材料的吸附性质研究
13
作者 解丽丽 胡娟 吴春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主要研究了磷酸镍基类分子筛材料VSB-1和CoVSB-1对H2和H2NCH2CH2NH2的吸附性质.VSB-1和CoVSB-1对H2的吸附是一种超临界物理吸附.VSB-1和CoVSB-1对H2NCH2CH2NH2的吸附量比对H2O分子、C2H5OH分子以及其他有机胺蒸汽分子的吸附量大,分别... 主要研究了磷酸镍基类分子筛材料VSB-1和CoVSB-1对H2和H2NCH2CH2NH2的吸附性质.VSB-1和CoVSB-1对H2的吸附是一种超临界物理吸附.VSB-1和CoVSB-1对H2NCH2CH2NH2的吸附量比对H2O分子、C2H5OH分子以及其他有机胺蒸汽分子的吸附量大,分别是19.7wt%和24.3wt%,通过XRD、FT-IR和UV-Vis等光谱表征证实了VSB-1和CoVSB-1对H2NCH2CH2NH2的化学吸附机理,即H2NCH2CH2NH2与VSB-1和CoVSB-1骨架结构中的过渡金属Ni和Co离子活性位的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B-1 CoVSB-1 分子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热成形模具设计
14
作者 王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4,共2页
介绍了一种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的热成形模具设计,该模具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了聚髌器成形过程中微裂纹产生的可能性,从而稳定了产品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了聚髌器生产效率。
关键词 记忆合金 聚髌器 裂纹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