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
18
1
作者
杨景文
胡余
+1 位作者
侯福祥
张培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S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滞环的面积-能量的消耗,两组相比(x±SD)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的改变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全血粘度
粘弹性
触变性
下肢
L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小板活化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2
2
作者
邹丽芳
杨景文
+1 位作者
胡余
侯福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作者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数量(BPC)、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进行了测定,以观察这些指标与下肢深...
作者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数量(BPC)、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进行了测定,以观察这些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DVT患者的血小板表面GMP-140、TXB2、PAgT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PC、6-酮-PGF1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血小板活化是参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
18
1
作者
杨景文
胡余
侯福祥
张培华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文摘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S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滞环的面积-能量的消耗,两组相比(x±SD)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的改变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全血粘度
粘弹性
触变性
下肢
LDVT
Keyword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lood viscosity
visco-elasticity
thixotropy
分类号
R543.6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小板活化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12
2
作者
邹丽芳
杨景文
胡余
侯福祥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文摘
作者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数量(BPC)、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进行了测定,以观察这些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DVT患者的血小板表面GMP-140、TXB2、PAgT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PC、6-酮-PGF1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血小板活化是参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防治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血小板活化
Keywords
lowe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
thromboxane B_2
6-keto-prostaglandin F_(1α)
分类号
R543.6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杨景文
胡余
侯福祥
张培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小板活化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邹丽芳
杨景文
胡余
侯福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