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延波 束木娟 +3 位作者 肖家诚 杨践 金晓龙 储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B)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AA)的鉴别。方法 :对 5例AMFB和5例AA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对 3例AMFB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AMFB位于外阴或腹股沟区 ,肿瘤边界清楚 ,大小 0 .8~ 4cm...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B)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AA)的鉴别。方法 :对 5例AMFB和5例AA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对 3例AMFB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AMFB位于外阴或腹股沟区 ,肿瘤边界清楚 ,大小 0 .8~ 4cm。光镜 :肿瘤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束状及巢状排列 ,常围绕小至中等大小的薄壁血管周围。肿瘤有细胞密集区和细胞分散区。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 ,desmin ,ER和PR。电镜 :肿瘤细胞有的可见胞质内微丝和致密体结构 ,有原始细胞间连接。 2例AMFB随访 2年无复发。而 5例AA中有 2例复发。AA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 ,细胞核有明显的裂隙 ,厚壁血管周围常有肌样嗜伊红条索 ,有更丰富的粘液样基质。结论 :AMFB和AA是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的肿瘤 ,可能均起源于血管周围向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干细胞 ,两者的鉴别目前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 纤维母细胞瘤 血管粘液瘤 病理学 AM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猕猴颞颌关节组织病理的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驰 邱蔚六 +3 位作者 哈綨 周国瑜 王瑛 付涵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对4只年轻及10只老年猕猴共28侧颞颌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年轻猕猴有着与正常青年人相似的关节结构;而老年猕猴中16/20的关节有各种不同的病理现象。提示:年轻猕猴一般表现为正常的颞颌关节,可进行人为动物模型的制作;而... 对4只年轻及10只老年猕猴共28侧颞颌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年轻猕猴有着与正常青年人相似的关节结构;而老年猕猴中16/20的关节有各种不同的病理现象。提示:年轻猕猴一般表现为正常的颞颌关节,可进行人为动物模型的制作;而老年猕猴病理现象较多,经适当筛选及组合后,可直接作为天然病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颞颌关节疾病 组织病理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性牙源性纤维瘤和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 刘瑗如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1期19-21,F002,共4页
本文对外周性牙源性纤维瘤(POF—WHO型)和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POF)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尽管均为发生于牙龈的局限性肿块,但POF的溃疡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高于POF—WHO型。POF—WHO型纤维母细胞主质中散在多... 本文对外周性牙源性纤维瘤(POF—WHO型)和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POF)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尽管均为发生于牙龈的局限性肿块,但POF的溃疡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高于POF—WHO型。POF—WHO型纤维母细胞主质中散在多少不一的牙源性上皮团和发育不良牙本质等多种钙化物,属外周性牙源性肿瘤。而POF的纤维结缔组织中硬组织则以骨和牙骨质样物质多见,无牙源性上皮,但其纤维母细胞与邻近牙齿的牙周韧带主纤维束相移行,因而认为是一种与牙周膜有关的反应性,增生性瘤样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 肿瘤 瘤样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MMP-2表达及其与FAK、p53、bcl-2、Ki-67的关系 被引量:20
4
作者 桂律 许祖德 +2 位作者 罗金芳 林梅绥 李如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分化和浸润程度膀胱尿路上皮癌MMP 2表达及其与FAK、p5 3、bcl 2和Ki 6 7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 8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6 8例非肿瘤尿路上皮 ,进行MMP 2、FAK、p5 3、bcl 2和Ki 6 7的表达检测。结果 M... 目的 比较不同分化和浸润程度膀胱尿路上皮癌MMP 2表达及其与FAK、p5 3、bcl 2和Ki 6 7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 8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6 8例非肿瘤尿路上皮 ,进行MMP 2、FAK、p5 3、bcl 2和Ki 6 7的表达检测。结果 MMP 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性移行上皮 ,其表达强度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浸润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强。分化差和浸润性膀胱癌中FAK和p5 3表达增强 ,并与MMP 2表达呈正相关 ;分化差膀胱癌中Ki 6 7表达增强而bcl 2表达丢失 ,Ki 6 7与MMP 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和分化过程中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肿瘤细胞分泌MMP 2越多 ,其浸润和转移的能力也越强。FAK、p5 3、Ki 6 7和bcl 2不但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 ,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MMP 2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MMP-2表达 FAK p53 BCL-2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坚 王丽珍 +4 位作者 李江 韩建成 周晓琴 陆洪芬 王懿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 1例发生于左上颌窦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复习、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检测。结果 患者因“左上颌窦囊肿” 2...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 1例发生于左上颌窦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复习、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检测。结果 患者因“左上颌窦囊肿” 2次行切除活检 ,病理诊断分别为“纤维组织增生”和“鳞状细胞癌Ⅰ级”。 4个月后因左上颌骨隐痛行左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组织。 5个月后左上后磨牙区肿块复发 ,再行左上颌、颊、颈联合根治术 ,诊断为“侵袭性纤维瘤病”。 9个月后左侧颧部出现包块 ,术后病理为“左上颌纤维肉瘤 ,部分伴平滑肌分化”。复片显示 ,第 1次活检标本中的“纤维组织增生”实际上是梭形细胞肿瘤组织 ,而第 2次活检中的“鳞状细胞癌Ⅰ级”实为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第 3次术后标本中肿瘤组织不明显 ,而第 4次术后标本则由成束的梭形细胞组成 ,弥漫浸润至邻近的软组织内 ,类似侵袭性纤维瘤病 ,但部分区域内可见鱼骨样排列结构 ,类似低度恶性纤维肉瘤。第 5次术后标本中瘤细胞显示轻~中度的异型性 ,可见核分裂象(2个 / 10HPF) ,并弥漫浸润横纹肌组织 ,在部分区域内 ,瘤细胞穿插在肌束之间形成类似增生性肌炎中的棋盘样结构 ,另一些区域则在形态上类似经典的纤维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 病理学 免疫学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γ受体、IgH基因重排 被引量:6
6
作者 孔蕴毅 王坚 +4 位作者 束木娟 孙孟红 施达仁 许越香 孔今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6例C-ALC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并用PCR方法对石蜡标本进行T细胞γ受体(TCRγ)和重链免疫球蛋白(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6例C-ALC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并用PCR方法对石蜡标本进行T细胞γ受体(TCRγ)和重链免疫球蛋白(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临床起病以孤立性结节多见,病情进展缓慢,个别可自行消退。5例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1例死于淋巴结及肝脏转移。镜下以75%以上CD30+间变性大细胞弥漫浸润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为特点,多数瘤细胞表达T细胞免疫表型。5例标本TCRγ基因重排阳性。结论:C-ALCL是少见的原发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性淋巴瘤,预后较好。综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基因重排 T细胞γ受体 免疫球蛋白 重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前辅助化疗的评价 被引量:44
7
作者 邱蔚六 薛晓帆 刘瑷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7-173,共7页
本文为一大样本、长随访期的回顾性研究,共收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鳞癌患者683例,其中253例为单纯手术治疗,430例为术前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研究结果认为:术前辅助化疗在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治疗中有着... 本文为一大样本、长随访期的回顾性研究,共收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鳞癌患者683例,其中253例为单纯手术治疗,430例为术前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研究结果认为:术前辅助化疗在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治疗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化疗有效者可以显著提高远期生存率。其主要适应证为T_3,T_4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鳞癌 辅助化疗 手术前 远期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康宏庄 马菊珍 +4 位作者 束木娟 查健忠 李冰冰 武耀龙 向祖琼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7-137,共1页
为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的可靠性,对52例4~13岁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作^(13)C-UBT检测,并与HP的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和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13)C-UBT检测HP阳性39例,阴性10例,敏感性100... 为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的可靠性,对52例4~13岁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作^(13)C-UBT检测,并与HP的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和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13)C-UBT检测HP阳性39例,阴性10例,敏感性100%,特异性76.92%。其中^(13)C-UBT诊断HP感染与胃粘膜3种检测HP方法完全符合33例(63.46%),与胃粘膜两种方法完全符合44例(84.61%),胃粘膜一种方法完全符合49例(94.23%)。结论提示:^(13)C-UBT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对确诊儿童胃内HP感染状态是一种可靠、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感染 呼气试验 碳13-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HPV感染及其对p53改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俊 章月星 +1 位作者 张伟国 张志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在口腔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 P5 3蛋白表达和 p5 3突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 PCR- SSCP方法 ,分别检测 40例口腔鳞癌中高危型 HPVE6蛋白表达、P5 3蛋白表达和 p5 3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在口腔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 P5 3蛋白表达和 p5 3突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 PCR- SSCP方法 ,分别检测 40例口腔鳞癌中高危型 HPVE6蛋白表达、P5 3蛋白表达和 p5 3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9例 HPVE6蛋白染色阳性 ,阳性率 2 2 .5 % (9/ 40 ) ,与正常粘膜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2 1)。HPV阳性组中 P5 3蛋白表达率 11.1% (1/ 9) ,HPV阴性组中 P5 3蛋白表达率 48.4% (15 / 31) ,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44 ) ;HPV阳性组中 p5 3基因突变率 11.1% (1/ 9) ,HPV阴性组中 p5 3突变率 35 .5 % (11/ 31) ,两者间未见明显差异 (P=0 .16 0 )。结论 :高危型 HPV感染可能是致口腔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HPVE6蛋白结合并降解 P5 3蛋白 ,使其失去抑癌功能 ,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癌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也可能进一步诱发 p5 3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P53基因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束木娟 陈颖 +1 位作者 张福林 金嘉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 1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 ,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成人 ,位于小脑。形态学上是一个小细胞肿瘤 ,由神经细胞和散在或成簇的脂肪样细... 目的 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 1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 ,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成人 ,位于小脑。形态学上是一个小细胞肿瘤 ,由神经细胞和散在或成簇的脂肪样细胞组成 ,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 :Syn、NSE阳性 ,Ki 6 7弱阳性。 结论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是一非常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依赖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 ,预后相对良好 ,不同于髓母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 病理特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恶性黑色素瘤DNA倍体分析和PCNA、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束木娟 林梅绥 花井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对不同部位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的DNA倍体、PCNA阳性指数及p53蛋白的表达作对比性分析,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1例MM按部位、临床复发情况分为眼球脉络膜组、皮肤组、中轴腔黏膜组及复发组,对它们进行激光扫描细... 目的对不同部位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的DNA倍体、PCNA阳性指数及p53蛋白的表达作对比性分析,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1例MM按部位、临床复发情况分为眼球脉络膜组、皮肤组、中轴腔黏膜组及复发组,对它们进行激光扫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PCNA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结合随访,作各组间比较。结果PCNA阳性百分率在脉络膜MM中最低,其次为皮肤MM,中轴腔黏膜MM更高,复发组最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死亡率也呈同样增长趋势;异倍体在前两组中发生率低,而在后两组中各占50%。绝大多数MM不表达p53蛋白,仅在部分复发MM中可检测到p53。结论不同部位MM的PCNA指数、异倍体比例及存活率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一定关联;复发的MM中PCNA指数、异倍体的比例最高,并表达p53蛋白。测定PCNA和异倍体对判断MM的预后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脉络膜肿瘤 皮肤肿瘤 中轴腔黏膜 DNA倍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蛋白质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酚醛树脂液处理后牙髓的抗原性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雨来 王晓信 +5 位作者 刘正 张伟杰 陆昌语 殷德明 王济民 陈锦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1987年第1期8-9,63,共3页
一些研究表明在实验动物的牙根管内注入抗原性物质,如溶血性链球菌、小牛血清、绵羊红细胞等可导致机体致敏而发生免疫反应。已知临床上用于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的药物。
关键词 牙髓组织 动物 机体 酚醛树脂 抗原性 根尖周病 根尖周围疾病 免疫反应 根管 琼脂双向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细胞术对腺瘤到癌的各阶段大肠肿瘤的DN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梅绥 花井淳 松下典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观察大肠腺瘤到癌的演变过程中DNA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激光扫描细胞技术 (LSC) ,并采用一种改良的方法 ,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中分离细胞 ,进行细胞分析 ,特别对伴中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病变作深入探讨。结果 :发... 目的 :观察大肠腺瘤到癌的演变过程中DNA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激光扫描细胞技术 (LSC) ,并采用一种改良的方法 ,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中分离细胞 ,进行细胞分析 ,特别对伴中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病变作深入探讨。结果 :发现大肠粘膜上皮随细胞形态学 1级到 5级的变化 ,DNA分析图中异倍体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其中 3级和 4级 (即癌前病变 ) ,及 5级癌变的病例中异常DI峰数明显增多 ,后者达 5个以上。结论 :从该研究可以看到LSC技术能结合细胞形态辩认肿瘤中的异倍体的细小的DI峰 ,其对大肠肿瘤DNA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常体的出现数与大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即良恶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激光扫描细胞术 大肠肿瘤 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口腔癌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臻 李江 张志愿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53-355,共3页
DNA甲基化是一种酶介导的DNA化学修饰过程,不改变DNA的一级结构。目前多认为是肿瘤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条途径,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DNA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与口腔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甲基化 抑癌基因 口腔癌 CPG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前病变和原位癌及鳞癌P53抑癌基因的表达
15
作者 汪铮 陈玉英 汤雪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29-331,共3页
P53抑癌基因和多种肿瘤的形成有关。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P53的改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P53在上皮异常增生特别是中度、重度上皮增生及原位癌有着较高的表达;P53阳性与肿瘤的深度浸润有关(P<0.05);P53阳... P53抑癌基因和多种肿瘤的形成有关。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P53的改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P53在上皮异常增生特别是中度、重度上皮增生及原位癌有着较高的表达;P53阳性与肿瘤的深度浸润有关(P<0.05);P53阳性中淋巴转移率为54%,P53阴性中淋巴转移率为28%,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肿瘤形成的早期P53的不稳定表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分化差的肿瘤,P53有着较强的阳性表达且淋巴转移率较高。作者认为P53阳性可作为临床肿瘤行为恶性、预后较差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癌前病变 鳞癌 原位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种类及演变和命名
16
作者 束木娟 鲍泳扬 +3 位作者 韩忠镕 董陵浦 张忠德 何茂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54-256,共3页
作者通过对10例婴幼儿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尸检切片的观察,发现各例累及器官数目悬殊,为2~18个不等.好发器官为肺、肝、肾。据每张切片上典型巨细胞数大于10个的7张HE切片光镜检查,可将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CIC)分为肿胀... 作者通过对10例婴幼儿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尸检切片的观察,发现各例累及器官数目悬殊,为2~18个不等.好发器官为肺、肝、肾。据每张切片上典型巨细胞数大于10个的7张HE切片光镜检查,可将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CIC)分为肿胀细胞、典型巨细胞和退变巨细胞三类,其构成比分别为0~43.5%、48.9%~74.2%和7.6%~38.9此如结合近期文献中采用核酸杂交技术和减)免疫组化等检测结果的报道,则进一步可依CIC演变过程分为四期.第一期隐匿期,第二期肿胀期,第三期包涵体期和第四期退变期。作者还就命名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包涵体病 感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胶质肉瘤1例
17
作者 陈颖 林梅绥 束木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8-68,7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颞叶胶质 肉瘤 病例报道 罕见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V血行播散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初步探讨
18
作者 韩忠鎔 束木娟 +1 位作者 董陵浦 何茂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21-325,共5页
本文通过5例婴幼儿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尸体解剖切片的观察和对其中1例食道作了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各例血管内外均可见CMV感染细胞(CIC),从而论证了一般所谓CMV血行播散实质上包含着血管内播散和血管外播散两个过程,对血管内皮细胞... 本文通过5例婴幼儿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ID)尸体解剖切片的观察和对其中1例食道作了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各例血管内外均可见CMV感染细胞(CIC),从而论证了一般所谓CMV血行播散实质上包含着血管内播散和血管外播散两个过程,对血管内皮细胞在CMV血行播散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从CMV感染的内皮细胞(CIEC)和腔内游离感染CMV细胞(FCIC)都对UEA-1呈阳性反应而对LCA,AAT,AACT,LYS……等一系列的单核-吞噬细胞单抗呈阴性反应,从而论证了FCIC系来自脱落的CI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V 血液播散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