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扩张术在小儿整复外科的应用
1
作者 范志宏 关文祥 金一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组织扩张术自1976年Radovan首次成功地用于临床以来,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其在小儿整复外科中的应用虽有并发症高于成人的顾虑,但在各种不同的先天性畸形及烧伤疤痕的整复中仍获得理想的效果。并且认为经过合适的病例选择。
关键词 组织扩张术 整复外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鱼际逆行筋膜皮瓣在手整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施耀明 金一涛 +2 位作者 孙宝珊 关文祥 周德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7-59,共3页
作者应用小鱼际逆行筋膜皮瓣修复了11例14只烧伤后疤痕挛缩引起的第四、五掌指关节屈曲或过伸的畸形,临床效果满意。介绍了小鱼际逆行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和手术方法。讨论了筋膜皮瓣的血供。认为该皮瓣操作简单、厚薄适中、血供可靠,对... 作者应用小鱼际逆行筋膜皮瓣修复了11例14只烧伤后疤痕挛缩引起的第四、五掌指关节屈曲或过伸的畸形,临床效果满意。介绍了小鱼际逆行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和手术方法。讨论了筋膜皮瓣的血供。认为该皮瓣操作简单、厚薄适中、血供可靠,对复盖有肌腱暴露,关节囊破裂的第四、五掌指关节处的软组织缺损是个较为理想的局部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鱼际 筋膜皮瓣 畸形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侧骨间动脉蒂皮瓣在手部整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钱云良 关文祥 黄文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0-62,共3页
手烧伤后严重皮肤缺损整复是整复外科医生常见难度较高的手术。这种畸形往往需用皮瓣移植手术修复。我们自1987年以来,在Penteado等对70例前臂背侧骨间动脉尸体解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7例尸体的局部解剖研究。
关键词 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烘疗肿瘤术后肢体淋巴水肿79例报告 被引量:10
4
作者 干季良 张涤生 +2 位作者 蔡仁祥 李圣利 陈勇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妇科肿瘤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用微波烘疗79例,经对患者肢体周径、体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的测定,以及丹毒发作频率的统计分析,证实微波烘疗为肿瘤术后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肿瘤 术后 微波疗法 淋巴水肿 烘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手部创伤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守正 黄文义 +1 位作者 程开样 王善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8-39,共2页
自1983年5月至1993年5月,应用小腿内侧皮瓣,整复手部创伤47例上(48侧)。随访时间1~10年,效果满意。手术后无1例发生供瓣侧下肢功能障碍。皮瓣成活率97.9%。对小腿内侧皮瓣应用于手部创伤中的特点作了讨论。
关键词 手部 创伤 修复术 小腿内侧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烘疗对肢体淋巴水肿患者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蔡仁祥 干季良 +3 位作者 关文祥 李圣利 徐清 史桂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6-48,共3页
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20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微波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进行对照研究,并与1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患者外周血CD_4,CD_4/CD_8值明显低下(P<0.0... 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20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微波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进行对照研究,并与1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患者外周血CD_4,CD_4/CD_8值明显低下(P<0.01)。治疗后CD_4,CD_4/CD_8增高明显,CD_8HLA-DR、HLA-DR显著下降,而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CD_4/CD_8值恢复正常。说明肢体淋巴水肿患者存在免疫紊乱,微波烘疗可以调节T细胞亚群和HLA-DR表型,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淋巴水肿 微波疗法 T细胞亚群 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青年正常颅面结构三维测量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斌 黄洪章 张涤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5-17,共3页
【目的】为颅面美容整形手术设计及颅面颅底的生长发育机制研究提供正常颅面结构测量数据库和参照标准。【方法】应用电脑辅助颅颌面结构立体测量分析方法 ,对 2 0例正常青年的颅 眶 颧 颌诸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目的】为颅面美容整形手术设计及颅面颅底的生长发育机制研究提供正常颅面结构测量数据库和参照标准。【方法】应用电脑辅助颅颌面结构立体测量分析方法 ,对 2 0例正常青年的颅 眶 颧 颌诸结构的形态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医学三维影像不仅清晰地立体再现颅底、鼻筛、眶颧区解剖形态 ,而且提供了定量化研究颅颌面诸结构间相互关系的立体模型。②建立正常颅面结构测量数据库。③颅颌面诸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但是 ,反映颅颌面结构间比例关系的指数在两种性别间极为相近。④本组青年两侧颅面结构的非对称率未超过 5 % ,显示出良好的对称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和项目可为颅面、颅底的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正常测量值数据库可为颅面美容整形手术提供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放射摄影术 颅骨测量法 摄影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乳头内组织瓣修复重度乳头内陷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如鸿 黄文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16-418,共3页
从1992年至今,应用乳头内组织瓣法修复重度乳头内陷病人8例(14只)。该法不仅充分松解了乳头内纤维挛缩组织,而且填补了乳头内组织的缺损,有针对性的纠正主要病理改变;此外,基底部逐层环形封闭式缝合,有效防止组织瓣下陷。经3月... 从1992年至今,应用乳头内组织瓣法修复重度乳头内陷病人8例(14只)。该法不仅充分松解了乳头内纤维挛缩组织,而且填补了乳头内组织的缺损,有针对性的纠正主要病理改变;此外,基底部逐层环形封闭式缝合,有效防止组织瓣下陷。经3月~4年的随访,效果良好,恒定可靠,为目前治疗重度及顽固性乳头内陷的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组织瓣 修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头皮撕脱再植术——三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开祥 傅凯丁 +3 位作者 董佳生 曹卫刚 汤海萍 黄文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全头皮撕脱伤常为长发女工工作时不慎将头发卷入机器中所造成。在显微外科开展前,撕脱的头皮是无法再植的,只能用植皮或皮瓣的方法修复头颅创面。结果造成永久性的头发缺损。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
关键词 全头皮撕脱 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板组织工程化修复实验研究及其生物力学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一民 蒋雷生 +2 位作者 戴力扬 商庆新 曹谊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在具完全免疫功能的哺乳动物体内修复半月板缺损并讨论其生物力学问题。方法  1 5只 45天龄的长枫杂交仔猪为实验动物 ,以改良的Klagsbrun酶消化法从左膝半月板获得的自体纤维软骨细胞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量 ,在...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在具完全免疫功能的哺乳动物体内修复半月板缺损并讨论其生物力学问题。方法  1 5只 45天龄的长枫杂交仔猪为实验动物 ,以改良的Klagsbrun酶消化法从左膝半月板获得的自体纤维软骨细胞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量 ,在右膝内侧副韧带前方的内侧半月板造成长 1cm的全层缺损 ,分别将PGA 纤维软骨细胞 pluronic复合物、纤维软骨细胞 pluronic复合物和单纯PGA植入缺损 ,以正常半月板和旷置缺损作为对照 ,分别于第 9周、1 6周、2 5周和 3 6周取材。标本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作为评估指标。结果 PGA 细胞 pluronic复合物在大体形态、组织学结构和压弹性模量 (3 6周为正常组的 69.5 % )方面均显示形成了最佳的修复组织 ,并使对应股骨髁软骨的GAG含量 (3 6周为正常组的 5 8.3 % )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自体组织工程化纤维软骨在适宜的力学条件下能够修复乃至再造半月板 ,并且可以防止膝关节的创伤性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背部岛状皮瓣在修复颈部疤痕挛缩中的应用
11
作者 钱云良 许礼根 +2 位作者 吴亚莉 朱惠平 关文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61-62,共2页
以颈浅动脉为主要血供的肩背部岛状皮瓣修复颈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临床应用,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作者应用这皮瓣修复6例严重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畸形,效果满意。文章介绍了该皮瓣血管的局部解剖、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优缺点。认为该手... 以颈浅动脉为主要血供的肩背部岛状皮瓣修复颈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临床应用,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作者应用这皮瓣修复6例严重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畸形,效果满意。文章介绍了该皮瓣血管的局部解剖、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优缺点。认为该手术可作为修复颈部疤痕挛缩和皮肤缺损的选择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浅动脉 岛状皮瓣 颈部疤痕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外踝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钱云良 施耀明 +1 位作者 黄文义 关文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小腿外踝岛状皮瓣是以腓动脉在小腿远端胫腓关节韧带近侧的血管穿支为蒂的轴型皮瓣。作者通过4例尸体解剖研究,在临床上应用5例,临床效果满意。该皮瓣血管蒂解剖位置较恒定,血供安全,尤其是应用该皮瓣不损伤小腿和足的主要供血动脉。适... 小腿外踝岛状皮瓣是以腓动脉在小腿远端胫腓关节韧带近侧的血管穿支为蒂的轴型皮瓣。作者通过4例尸体解剖研究,在临床上应用5例,临床效果满意。该皮瓣血管蒂解剖位置较恒定,血供安全,尤其是应用该皮瓣不损伤小腿和足的主要供血动脉。适用于修复足跟和踝周部的皮肤缺损。本文详细描述了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手术方法,讨论了皮瓣应用中的问题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外踝岛状皮瓣 腓动脉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额部皮瓣全鼻再造术
13
作者 杨群 金一涛 +1 位作者 丁祖鑫 刘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烧伤鼻缺损患者扩张额部正常皮肤,或额部浅表疤痕,或额部植皮后皮肤。将扩张后皮瓣行全鼻再造术14例,并有9例同期置入鼻支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鼻缺损 鼻成形术 额部皮瓣 全鼻再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肢体淋巴水肿IL-1IL-2和SIL-2R的影响
14
作者 陈勇 干季良 张涤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免疫状况和微波治疗对其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用生物学方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4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微波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组织液的IL-1、IL-2... 目的探讨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免疫状况和微波治疗对其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用生物学方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4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微波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组织液的IL-1、IL-2和SIL-2R水平。结果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血清IL-1、IL-2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SIL-2R水平则显著性升高(P<0.01)。微波治疗后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血清、组织液的IL-1、IL-2水平升高(P<0.01),SIL-2R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免疫紊乱,微波治疗能够改善其全身和局部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肢体 细胞因子 微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肩胛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张忠润 金一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以旋肩胛动、静脉为蒂的游离肩胛筋膜瓣移植术用于6例次手与足部的修复,5例全部成活,1例大部成活。并讨论了筋膜瓣的优缺点,手术要点及术后监护等。
关键词 筋膜瓣 移植 游离肩胛筋膜瓣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缩窄术112例的护理
16
作者 李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阴道缩窄术的护理。方法对112例阴道缩窄术患者,重视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措施。结果112例阴道缩窄术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性生活和谐。结论重视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 阴道缩窄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牵开成骨基础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韦敏 杨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7年第2期96-99,共4页
牵开成骨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颅面骨发育不全矫治的动物实验,国内外9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这项技术成功地延长了人下颌骨。本文对牵开成骨技术、新骨生成方式及过程等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颅颌面 骨发育不全 骨缺损 牵开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FasL基因的克隆和在软骨细胞中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洪亮 曹谊林 +3 位作者 刘阳 刘伟 崔磊 商庆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6-328,337,共4页
目的 :获得小鼠FasL(mFasL)的cDNA克隆 ,通过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 pLNCX2 在软骨细胞中进行表达 ,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应用RT PCR和T A克隆技术 ,从激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总RNA中 ,扩增mFasLcDNA并克隆到T载体中 ,再亚克隆到 pLNCX2 ... 目的 :获得小鼠FasL(mFasL)的cDNA克隆 ,通过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 pLNCX2 在软骨细胞中进行表达 ,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应用RT PCR和T A克隆技术 ,从激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总RNA中 ,扩增mFasLcDNA并克隆到T载体中 ,再亚克隆到 pLNCX2 中。转染软骨细胞后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mFasL蛋白的表达 ,以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鉴定其活性。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 0 .85 5kb的mFasLcDNA ,并经测序确证。通过 pLNCX2 转染软骨细胞 ,转染率为 6 0 .6 4 %。流式细胞仪检测到FasL蛋白的表达 ,并能显著抑制同种异体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刺激指数下调到未转染软骨细胞的11.71%。结论 :克隆到的mFasL基因 ,并能通过 pLNCX2 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FASL RT—PCR 软骨细胞 T—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