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洁纯、硫酸锌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生长产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孙蕾 冯希平 刘艳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评价玉洁纯、硫酸锌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的影响 ,确定抑制细菌所需的浓度。方法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 p H电极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及两者相对配伍使用时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玉洁纯、硫酸锌... 目的 :评价玉洁纯、硫酸锌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的影响 ,确定抑制细菌所需的浓度。方法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 p H电极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及两者相对配伍使用时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玉洁纯、硫酸锌均能有效地抑制变链和远链的生长和产酸 ,硫酸锌不能增强玉洁纯的抑制效果。结论 :初步认为玉洁纯可作为龋病预防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硫酸锌 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玉洁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猛性龋病原菌母子传播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艳玲 刘正 +2 位作者 冯希平 朱敏 潘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幼儿猛性龋病原菌母子传播途径。方法 :随机选择可获得变形链球菌群 (MS)纯培养的 2~ 5岁猛性龋、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母子各 10对 ,进行DNA指纹实验 ,检测儿童牙菌斑和母亲唾液中MS菌株的遗传相似性 ,并检查母亲唾液MS水平... 目的 :探讨幼儿猛性龋病原菌母子传播途径。方法 :随机选择可获得变形链球菌群 (MS)纯培养的 2~ 5岁猛性龋、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母子各 10对 ,进行DNA指纹实验 ,检测儿童牙菌斑和母亲唾液中MS菌株的遗传相似性 ,并检查母亲唾液MS水平。结果 :猛性龋儿童MS菌株基因型与母亲的一致性为 70 % ,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均为 6 0 % )无显著差异 ;但猛性龋儿童MS基因型数目显著多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 (P <0 0 5 )。猛性龋儿童母亲唾液变链菌水平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母亲相似 ,但唾液远缘链球菌水平及DMFT均数显著高于无龋儿童母亲。结论 :母亲是儿童MS的主要来源 ;幼儿猛性龋与母亲的DMFT计数及唾液远缘链球菌水平成正相关 ,母子传播对幼儿猛性龋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性龋齿 变形链球菌群 基因型传播 儿童 母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猛性龋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艳玲 刘正 +2 位作者 冯希平 潘瑛 陈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确定幼儿猛性龋的优势病原菌 ,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和DNAG +Cmol%测定方法 ,对 3 0名 2~ 5岁猛性龋患儿牙菌斑菌丛进行分离鉴定 ,采样部位为上颌患龋乳切牙龋损部位及邻近健康釉质表... 目的 :确定幼儿猛性龋的优势病原菌 ,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和DNAG +Cmol%测定方法 ,对 3 0名 2~ 5岁猛性龋患儿牙菌斑菌丛进行分离鉴定 ,采样部位为上颌患龋乳切牙龋损部位及邻近健康釉质表面 ,对照组的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则采集上颌乳前牙唇面颈 1/3处的菌斑。结果 :猛性龋儿童龋损部位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及两个采样部位菌斑标本中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 (P <0 0 5 )。结论 :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为幼儿猛性龋的优势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猛性龋 变链菌 远缘链球菌 病原菌 分离 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链菌分离株的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艳玲 刘正 +1 位作者 冯希平 潘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 :探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与 DNA碱基含量测定鉴定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采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菌 DNA G+ C mol%以检验生化鉴定的准... 目的 :探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与 DNA碱基含量测定鉴定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采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菌 DNA G+ C mol%以检验生化鉴定的准确性。结果 :形态及生化鉴定为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 ,其 DNA碱基含量分别为 3 7.5 2和 4 5 .19,各自位于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 3 6~ 3 8和 4 4~ 4 6的 G+ Cmol%参考范围。结论 :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的生化鉴定结果与 DNA G+ C mol%测定结果一致。通过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基本可以鉴定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生化鉴定 碱基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猛性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玲 刘正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67-269,共3页
婴幼儿猛性龋是严重地危害乳牙列的一种破坏性疾病。为引起口腔科医师对该病防治的注意,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婴幼儿猛性龋的形成、细菌学研究及其预测的可能性。
关键词 婴幼儿猛性龋 形成 细菌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分离株的初始粘附能力
6
作者 刘艳玲 刘正 +2 位作者 冯希平 潘瑛 马善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始粘附能力。方法 :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 (SHA)及同位素标记方法 ,检测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菌 (各 6株 )和远缘链球菌 (猛性龋儿童6株 ,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 3株 )... 目的 :探讨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始粘附能力。方法 :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 (SHA)及同位素标记方法 ,检测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菌 (各 6株 )和远缘链球菌 (猛性龋儿童6株 ,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 3株 )临床株对SHA的粘附情况。结果 :各组变链菌分离株之间及各组远缘链球菌分离株之间对SHA的粘附率无显著差异 ;在无蔗糖条件下 ,各组远缘链球菌分离株对SHA的粘附百分率均低于各组变链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变链菌的初始粘附能力强于远缘链球菌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株对SHA的初始粘附能力与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龋齿 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羟基磷灰石类 细菌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姆糖的种类及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陶丹英 冯希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51-353,共3页
胶姆糖是口腔保健品之一,随着人工甜味剂的开发,胶姆糖的应用更为广泛。胶姆糖除了通过咀嚼促进唾液分泌、减少菌斑形成以外,它还可作为一些口腔药物的载体。笔者回顾了近年来主要的胶姆糖种类及对口腔的保健作用。
关键词 胶姆糖 口腔保健品 种类 龋病 牙周疾病 口腔异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