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眼LASIK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琼 廉井财 +1 位作者 张士胜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分析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手术治疗后 1a的效果。方法 对 5 6 9例近视眼行 L ASIK手术 ,按屈光度分为 3组 ,I组 :-1.2 5~ - 6 .0 0 D(140例 ) ;II组 :- 6 .2 5~ - 10 .0 0 D(2 0 3... 目的 分析近视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 ileusis,L ASIK)手术治疗后 1a的效果。方法 对 5 6 9例近视眼行 L ASIK手术 ,按屈光度分为 3组 ,I组 :-1.2 5~ - 6 .0 0 D(140例 ) ;II组 :- 6 .2 5~ - 10 .0 0 D(2 0 3例 ) ;III组 :- 10 .2 5~ - 15 .0 0 D(2 2 6例 )。检查术前和术后1a的视力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 1.0者在各组分布的比率分别是 94.2 9% ,80 .30 % ,42 .0 4% .残余屈光度≤±0 .5 0 D分别是 99.2 9% ,85 .71% ,5 9.7% .屈光度在术后 3个月稳定 ,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对于 - 15 .0 0 D以下的近视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LASIK术 临床效果分析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复舒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3 位作者 周德佑 朱勇萍 王康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术后 贝复舒 准分子激光 屈光不正 角膜上皮点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廖华萍 王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37-542,共6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致视力下降甚至盲目,到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眼科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的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疾病 视力 RVO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矫正近视术后5a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晶 张雷 +1 位作者 王玲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患者 4 9例 89眼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随访 ,被随访眼按屈光度数分为 4组 :≤ - 6 .0 0D、...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 5a的患者 4 9例 89眼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随访 ,被随访眼按屈光度数分为 4组 :≤ - 6 .0 0D、- 6 .2 5~ - 10 .0 0D、- 10 .2 5~ - 15 .0 0D、≥- 15 .2 5D。结果 术后 5a各组的裸眼视力≥ 1.0分别为10 0 %、83%、4 9%和 4 % .与术后 6个月比较 ,术后 5a各组屈光度数回退≥ 1.0D分别为 0 %、17%、18%和 2 8% .最佳矫正视力≥ 1.0分别为 10 0 %、10 0 %、85 %和 5 6 %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 1行分别为 86 %、79%、70 %和 2 0 % ,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上升 2行以上的分别为 14 %、13%、15 %和4 8% .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远期效果稳定 ,手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士胜 廉井财 +2 位作者 周德佑 叶纹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屈光度将 146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分为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 ,然后进行双眼 L ASIK手术 ,术后随访 0 .5 a,对双眼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治愈率为 86 .3% .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均有提高 ,术后 6个月 ,患者的 UCVA达 0 .5和 1.0的百分率分别为高度数组87.0 %、6 4.4% ,低度数组 95 .2 %、72 .6 % .高度数组和低度数组等值球镜度数分别由术前的 - 10 .2 2 D± 0 .30 D、-8.2 1D± 0 .2 9D降至 - 0 .6 3D± 0 .11D(P <0 .0 1)、-0 .2 4D± 0 .0 7D(P <0 .0 1)。而术后双眼间的屈光度差异也较术前明显减小 (P <0 .0 1)。结论  L 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而有效的。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提高 L ASIK手术的安全性和增大治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参差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羊膜移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叶纹 沈玺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羊膜移植的疗效。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 ,所有兔眼建立重度碱烧伤模型 ,左眼羊膜移植 ,右眼作为对照。分别于 1、2、3个月 ,通过光镜、电镜以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角膜情况。结果... 目的 观察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羊膜移植的疗效。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6只 ,所有兔眼建立重度碱烧伤模型 ,左眼羊膜移植 ,右眼作为对照。分别于 1、2、3个月 ,通过光镜、电镜以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角膜情况。结果  1个月时 ,羊膜移植组上皮细胞修复优于对照组 ,基质浸润轻于对照组 ,基质中 TGF- β1 m 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而新生血管增生情况两者无差别。2个月时 ,除上皮细胞修复羊膜移植组优于对照组外 ,其他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3个月组情况与 2个月组相似。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兔角膜重度碱烧伤 ,早期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羊膜移植 成纤维细胞 TGF-Β1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叶纹 冯佩丽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 2 9例 31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其中虹膜睫状体炎 14眼 ,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 7眼 ,中间葡萄膜炎 7眼 ,Vogt-小柳 -原田综合征 2眼 ,交感性眼炎 1...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 2 9例 31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其中虹膜睫状体炎 14眼 ,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 7眼 ,中间葡萄膜炎 7眼 ,Vogt-小柳 -原田综合征 2眼 ,交感性眼炎 1眼。随访 5~ 2 8mo,平均 15 mo,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占 80 % ,1眼(Vogt-小柳 -原田综合征 )术后出现较严重的前部葡萄膜炎症 ,1眼 (虹膜睫状体炎 )见 IOL表面纤维素性渗出膜 ,2眼(中间葡萄膜炎 ) IOL表面见片状白色碎屑。结论采用对眼组织损伤较小的超声乳化技术 ,术中避免刺激虹膜 ,尽量清除晶状体皮质 ,并将 IOL 植入囊袋内 ,对于在炎症相对静止期的葡萄膜炎 ,同样可获得较轻的术后炎症反应、较少的并发症和较好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葡萄膜炎 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新生小鼠视网膜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康 王康孙 王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系统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于小鼠出生后 3d、1、2、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 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 ,并与视网膜铺片和光镜结果相对照。结果...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系统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于小鼠出生后 3d、1、2、4周以免疫组化观察 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 ,并与视网膜铺片和光镜结果相对照。结果 小鼠出生后视网膜血管系统由视盘处呈放射状穿出 ,逐渐由后极部向周边部。视网膜病理切片显示 :出生后 3d时 ,视网膜只有 2层 ,即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母细胞层 ,内层毛细血管仅限于视网膜后极及中周部。 7d时外丛状层形成。出生后 14d,视网膜外层毛细血管发育基本完成。出生后 2 8d,视网膜与 14d时大致相似。VEG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出生后 3d,阳性信号位于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母细胞层内、外缘。 7d时 ,VEGF明显表达在神经节细胞层、外丛状层和几乎全层内核层。出生后 14d及 2 8d,当视网膜血管系统发育基本完成时 ,VEGF阳性细胞数量和强度都明显减少和减弱。结论 本研究提示 ,VEGF的表达在空间和时间上与视网膜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发生 血管生成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远视眼的初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廉井财 叶纹 +1 位作者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 目的 为了评价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9例原发性远视眼患者(+1.00~+8.50D),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mo(3~9mo)。结果 至术后6mo时,平均残余屈光度为+0.22D±0.79D,84.2%的患者屈光度在±1.0D以内,89.5%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结论 LASIK可有效地治疗+1.00~+6.00D的远视眼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对手术技术和激光治疗程序的不断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镶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在TTT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士胜 王康孙 +3 位作者 王玲 陈荣家 朱彩红 石海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70 ,HSP 70 )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 ,TTT)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 首先对10只C57BL/ 6J小鼠进行TTT照射,激光功率5 0mW ,光斑直径1.2mm ,曝光4 0s,然后分别于激...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70 ,HSP 70 )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 ,TTT)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 首先对10只C57BL/ 6J小鼠进行TTT照射,激光功率5 0mW ,光斑直径1.2mm ,曝光4 0s,然后分别于激光后2h ,1d、3d ,1周、2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内核层HSP 70的表达情况,计算其阳性率及强阳性率。结果 HSP 70蛋白存在于正常C57BL/ 6J小鼠除视杆、锥细胞外节的视网膜各层细胞,TTT后小鼠视网膜内核层细胞HSP 70表达有一动态变化,2h时阳性表达细胞(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6 6 .85 %±4 .83% ,4 .91%±3.19% )即较正常视网膜明显增加,1d时达到高峰(78.12 %±8.0 9% ,8.15 %±3.4 5 % ) ,然后逐步下降,2周时(3.74 %±1.73% ,0 .5 5 %±0 .2 7% )已基本接近正常水平(2 .91%±0 73% ,0 )。结论 TTT引起的视网膜温度轻微升高可以诱导小鼠视网膜内核层细胞HSP 70的过度表达,从而提高其耐热能力,发挥内源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热休克蛋白-70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ort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琼 张士胜 王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27-729,共3页
Alport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肾脏、眼部及耳部病变的遗传性疾病,本文主要对其发病机制、遗传方式、临床表现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肾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雷 齐艳华 +1 位作者 韩梅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 1(circulat ing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cICAM 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不伴DR患...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 1(circulat ing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cICAM 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包括不伴DR患者 10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diabeticretinopathy ,BDR)患者 2 0例以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 ,PDR)患者 12例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CAM 1的含量 ,同时检验其与空腹血糖 (FBG)和甘油三脂等血糖和血脂代谢控制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ICAM 1的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BDR组cICAM 1含量比糖尿病不伴DR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PDR组比BDR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2 )DR患者血清中cICAM 1的浓度与FBG及血清甘油三脂的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 =0 .6 7、0 .5 0 ,P <0 .0 5 )。结论 cICAM 1水平可反映DR活动程度 ;严格控制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可能通过降低cICAM 1的表达来预防及延缓DR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细胞间粘附分子-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1 位作者 廉井财 张蕾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 目的观察激光角膜光学切除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正常兔角膜和PRK切削深150μm角膜1wk后,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胞密度。结果PRK切削深150μm无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大小不一,部分细胞边界染色较宽,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RK切削深150μm有血清培养1wk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大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边界染色均匀,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RK切削深150μm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影响。血清中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损伤的因子存在。临床上未能检测到内皮细胞缺失,可能是由于房水中存在保护内皮细胞损伤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内皮细胞 角膜切削术 PRK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手术与青光眼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士胜 王康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84-1087,共4页
正常人或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准确测量受角膜厚度的影响,LASIK等屈光手术后眼压不再准确,而LASIK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有可能出现青光眼性并发症,因此对屈光手术病例筛选及术后随访应谨慎,注意有无发生青光眼危险。
关键词 屈光手术 青光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士胜 王康孙 +2 位作者 王玲 朱彩红 石海云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 Q开关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 Q开关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发性白内障患者 16 5例 193眼 ,记录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后囊膜... 目的 探讨 Q开关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 Q开关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发性白内障患者 16 5例 193眼 ,记录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后囊膜一次性切开成功率为 10 0 % ,所用激光脉冲数平均 2 4± 2 1.7次 ,激光总能量平均 5 9.3± 6 6 .2 m J;(2 ) 91.2 % (176眼 )视力较术前提高 ;(3) 5 9.6 % (115眼 )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 ;手术前后眼压变化与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所用激光脉冲数以及白内障手术与后囊膜切开术间隔时间有关 ;(4) 19.3% (32眼 )出现人工晶状体损伤。结论  Q开关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并合理选择激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后囊膜切开术 后发性白内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蓝黄视野正常值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秦 钟一声 俞方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通过蓝黄视野检查法(blue-onyellowperimetry,B/YP)检测正常人蓝黄视野,以期确定国人蓝黄视野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OCTOPUS101全自动视野计(In-terzegINC,Switzerland)G2程序的Normal分程序进行B/YP视野检查,测定健康者180例360眼... 目的通过蓝黄视野检查法(blue-onyellowperimetry,B/YP)检测正常人蓝黄视野,以期确定国人蓝黄视野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OCTOPUS101全自动视野计(In-terzegINC,Switzerland)G2程序的Normal分程序进行B/YP视野检查,测定健康者180例360眼(10-70岁,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6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男女各15例)蓝黄视野,将中心30°内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MS)及各象限光敏感度均值(dB值)分年龄段、性别及眼别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计算各年龄段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B/YP检测正常人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平均每10a降低1.2737dB。10-20岁为26.7833dB±2.7582dB(95%CI为26.0708-27.4959dB);21-30岁为25.7567dB±1.8101dB(95%CI为25.2891-26.2243dB):31-40岁为24.1133dB±2.7807dB(95%CI为23.3950-24.8317dB);41-50岁为22.7500dB±2.9662dB,(95%CI为211.9838-23.5162dB):51-60岁为21.1300(dB±2.4246dB(95%(CI为20.5037-21.7563(dB);61-70岁为20.4150dB±2.6847dB(95%(CI为19.7215-21.1085dB)。各年龄段内比较,下方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高于上方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不同性别、眼别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YP检测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检查法 正常值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 : YAG 激光角膜热成形术对兔眼组织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昕 王康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1-93,共3页
使用波长2.1μm的Ho:YAG激光对兔眼周边部角膜行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aserThermokeratoplasy,LTK).采用不同激光能量和脉冲数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光镜以及扫描、透射电镜,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兔角膜... 使用波长2.1μm的Ho:YAG激光对兔眼周边部角膜行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aserThermokeratoplasy,LTK).采用不同激光能量和脉冲数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光镜以及扫描、透射电镜,观察术后不同时间兔角膜的生物学反应特征,证实LTK为安全、有效的术式,以能量密度78J/cm2、2个脉冲、10Hz频率,则光凝角膜深度可达角膜厚度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激光 角膜热成形术 远视 眼组织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对YAC-1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玺 叶纹 钟一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 观察羊膜对其基质面培养的 YAC- 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YAC- 1细胞接种于羊膜基质面 ,用 MTT自动比色法分别于接种后 1、3、7d检测羊膜对 YAC- 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接种后 1、3、7d,羊膜均对 YAC- 1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 目的 观察羊膜对其基质面培养的 YAC- 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YAC- 1细胞接种于羊膜基质面 ,用 MTT自动比色法分别于接种后 1、3、7d检测羊膜对 YAC- 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接种后 1、3、7d,羊膜均对 YAC- 1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P<0 .0 1)。结论 羊膜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淋巴瘤细胞 细胞增殖 眼表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组织AgNOR染色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一声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组织银染核仁组成区 (Ag NOR)染色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部分正常眼组织、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组织及小梁切除术滤过泡区组织进行 Ag NOR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银染颗粒。结果  Ag NOR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眼... 目的 探讨眼组织银染核仁组成区 (Ag NOR)染色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部分正常眼组织、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组织及小梁切除术滤过泡区组织进行 Ag NOR染色 ,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银染颗粒。结果  Ag NOR染色可清晰地显示出眼组织结构和细胞核中银染颗粒。增殖旺盛的细胞核中银染颗粒数增多。结论  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组织 染色 银染核仁组成区 AGN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黄视野检查法与白/白视野检查法阈值点间相关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一声 项敏泓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蓝 /黄视野检查法 (blue on yellowperimetry ,BYP)检测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可靠性。 方法 对 34例 34眼慢性青光眼患者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9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5例 )分别行BYP和白 /白视野检查法(white on whitep... 目的 探讨蓝 /黄视野检查法 (blue on yellowperimetry ,BYP)检测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可靠性。 方法 对 34例 34眼慢性青光眼患者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9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5例 )分别行BYP和白 /白视野检查法(white on whiteperimetery ,WWP)检查。将视野阈值按顺序输入计算机中 ,采用SAS V8.0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程序进行BYP和WWP点对点阈值相关分析及视野指数相关分析。结果 在中心 30°视野 5 9个检测点中 ,BYP和WWP检查法间有超过半数的阈值点 (5 9.32 % )呈中度或高度相关性 ,且这些相关阈值点绝大多数位于视野Bjerrum区内。 2种视野检查法的视野指数 (平均敏感度、平均缺损和偏离缺失 )间亦有明显的相关性 (r分别为 0 .8973,0 .84 18和0 .75 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蓝/黄视野检查法 视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