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Brugada综合征
1
作者 苏静英 蔡煦 +2 位作者 沈卫峰 St phane Garrigue Jacques Cl menty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 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置入治疗性或预防性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并评价 1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方法  2 1例Brugada综合征 (症状性 9例、无症状性 12例 )于全麻下常规方法置入ICD。每例有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 (ECG)典型改变或... 目的 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置入治疗性或预防性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并评价 1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方法  2 1例Brugada综合征 (症状性 9例、无症状性 12例 )于全麻下常规方法置入ICD。每例有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 (ECG)典型改变或钠通道阻滞剂揭示的ECG改变。排除了结构性心脏病并作心脏电生理检查。无症状患者中自发或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8例 ,仅有阳性家族史 4例。结果 置入单腔ICD(VVI) 16台 ,双腔ICD(DDD或DDDR) 5台 (患者伴窦房结功能异常和 或房室传导障碍 )。术中电极除颤器电生理参数符合常规 ,术后无并发症。 1个月后再入院ICD电生理参数检查未改变 ,除颤器内记录无室速和 (或 )室颤触发的拮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复律、电除颤发生。结论 Brugada综合征患者可安全成功置入ICD ,初期 (1个月 )随访ICD工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入 ICD BRUGADA综合征 除颤器 患者 心脏复律 治疗 电生理 心电图 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长期治疗心肌梗塞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沈卫峰 李明洲 +2 位作者 胡厚达 张宪 龚兰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93-195,共3页
101例自出现症状后72h 内入院且无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9例。于入院时(1.2±1.1d、出院前(27±10d 和随访期(363±31d 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期经二... 101例自出现症状后72h 内入院且无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9例。于入院时(1.2±1.1d、出院前(27±10d 和随访期(363±31d 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期经二尖瓣血流速度。结果显示,于1年随访期中,卡托普利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量减低,射血分数增高。心脏扩大发生率减低。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速率增高、舒张晚期充盈速率减低,使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充盈速率比值增高。然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充盈速率均无显著变化。因此,长期卡托普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具有益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药物疗法 卡托普利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球囊扩张术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曼虹 沈卫峰 +2 位作者 张建盛 张大东 胡厚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风心二狭 )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疗效 ;以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术后近期的肺动脉压变化。方法  4 2例风心二狭伴严重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75mmHg)患者以标准Inoue技术... 目的 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风心二狭 )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疗效 ;以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术后近期的肺动脉压变化。方法  4 2例风心二狭伴严重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75mmHg)患者以标准Inoue技术行经皮二尖瓣扩张术 ,并测定随访期临床心功能和多普勒超声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39例扩张术成功 (93% )。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自 (0 .83±0 .12 )cm2 增至 (1.75± 0 .11)cm2 ,肺动脉收缩压自 (85± 7)mmHg降至 (6 1± 13)mmHg(P值均 <0 .0 0 1)。3例并发严重二尖瓣返流 ,其中 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在平均 6个月的随访中 ,39例成功扩张者 ,尽管二尖瓣瓣口面积无显著改变 ,但临床心功能明显改善 ,肺动脉收缩压进一步降低。结论 风心二狭伴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球囊导管扩张术安全、有效。术后短期内肺动脉收缩压继续减低 ,临床心功能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经皮二尖瓣成形术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 被引量:37
4
作者 倪钧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建盛 胡健 张奇 张宪 郑爱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Firebird)在原发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接受Firebird或普通支架置入术 ,其中Firebird组 6 0例 ,Cypher支架组5 2例 ,裸支架 (Mustang)组 2 0例。比较各组... 目的 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Firebird)在原发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接受Firebird或普通支架置入术 ,其中Firebird组 6 0例 ,Cypher支架组5 2例 ,裸支架 (Mustang)组 2 0例。比较各组支架术即刻及近期结果。结果  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3%、10 0 .0 %和 10 0 .0 % ,随访率为 88.3%、92 .3%和 85 .0 % ,硝酸脂药物停用率为 32 .1%、33.3%和2 9 .4 % ,再住院率为 5 .6 %、8.3%和 11.7% ,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但Mustang组较Firebird组心脏事件、再狭窄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显著升高 (术后 3种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是 17.6 %和 0 % ) (P均<0 .0 1) ;而Cypher组与Firebird组比较 ,则无差异。结论 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较裸支架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提供与Cypher药物洗脱支架相似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BIRD 药物洗脱支架 治疗 冠状动脉原发病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造影剂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倪钧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奇 张宪 郑爱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评价非离子型造影剂 (典比乐 370 )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5 4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 (内径减少 >5 0 % )接受肾动脉支架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0例单纯肾动脉狭窄患者仅行肾动脉支架术 )与 2 2例冠状动脉... 目的 评价非离子型造影剂 (典比乐 370 )在肾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5 4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 (内径减少 >5 0 % )接受肾动脉支架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0例单纯肾动脉狭窄患者仅行肾动脉支架术 )与 2 2例冠状动脉及肾动脉均正常者 (对照组 )比较。详细记录术中造影剂用量 ,同时测定患者肾动脉支架术前及术后 12h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各组间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造影剂用量随接受支架植入数升高而增高。术后 12h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轻微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各组间术前肌酐与术后 12h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肾动脉 介入治疗 介入性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方跃华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胡健 张宪 郑爱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 2 39例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 ,≥ 70岁 88例 (高龄组 ) ,<70岁 15 1例 (对照组 )。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 目的 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 2 39例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 ,≥ 70岁 88例 (高龄组 ) ,<70岁 15 1例 (对照组 )。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功率、心绞痛复发和远期心脏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支架术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相似。随访期间 ,高龄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为 2 3.9%和 7.3% (P <0 .0 0 1) ,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 5 .7%和 2 .7% (P <0 .0 0 1)。冠脉造影随访两组的再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患者 冠脉 心绞痛 发生率 对照组 植入 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卫峰 吕安康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大东 张宪 郑爱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标准方法对30例AMI患者行心肌梗塞相关动脉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标准方法对30例AMI患者行心肌梗塞相关动脉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或3级血流,且围术期无心脏事件(死亡、冠状动脉再梗塞和心力衰竭)发生。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记录随访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心肌梗塞相关动脉残余狭窄程度为(5.2±6.4)%。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7%。随访期中(平均7.1±2.5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入院时测值显著增高(0.56±0.09比0.47±0.08,P<0.01),29例存活者中28例无心脏事件发生。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平均3.1个月),均示心肌梗塞相关动脉通畅,且残余狭窄程度无显著变化[(4.6±7.5)%和(6.2±9.4)%]。结论: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安全可行,且有益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冠状动脉内 支架植入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 MULTI-LINK PENTA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2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张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19-420,共2页
目的 评估ACSMULTI LINKPENTA(PENTA)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即刻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 30例PENTA冠脉支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2 8例患者中高血压 (6 1%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5 3% )较多 ,多数为左前降支血管 (5 7% )... 目的 评估ACSMULTI LINKPENTA(PENTA)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即刻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 30例PENTA冠脉支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2 8例患者中高血压 (6 1%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5 3% )较多 ,多数为左前降支血管 (5 7% )病变和复杂病变 (B2 C ,占 6 7% )。 77%支架植入前以球囊作预扩张 ,2例支架植入后分支血管受累 ,支架术成功率达 93%。平均随访 (74± 35 )d ,2例复发胸痛 (7% ) ,但无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PENTA冠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即刻和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且对于复杂冠脉病变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冠心病 支架术 疗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内IGF-1和TGF-β_1在高血压不同发病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学军 何作云 戚文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不同发病阶段的表达及其与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IGF 1和TGF β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 ;应用...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不同发病阶段的表达及其与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IGF 1和TGF β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 ;应用大体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图像分析和生化测定等方法检测SHR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改变。结果 IGF 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在第 6周时无明显改变 ,第 14周时开始增高 ,2 4周时仍持续增高 ,与心肌肥厚同步 ,但与代表心肌纤维化的参数呈非同步现象 ;TGF β1的表达与对照组WKY大鼠相比 ,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IGF 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增高 ,且与心肌肥厚同步 ,提示其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及发展 ;TGF β1可能不参与SHR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左室肥厚 心肥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即刻血流储备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大东 张瑞岩 吕安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的变化。  方法 :18例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进行支架术的患者测定支架术前后的冠脉血流储备 ,并以术后血流储备 2 5为界将患者分为 2组 (恢复组 :7例 ,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 >2 ...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的变化。  方法 :18例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进行支架术的患者测定支架术前后的冠脉血流储备 ,并以术后血流储备 2 5为界将患者分为 2组 (恢复组 :7例 ,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 >2 5 ,异常组 :11例 ,支架术后冠脉血流储备≤ 2 5 ) ,比较 2组冠脉血流储备的变化及一般情况。  结果 :恢复组和异常组 2组术后较术前血流储备均明显增高 (恢复组 :2 2± 0 6和 3 1± 0 3 ,P <0 0 5 ;异常组 :1 3± 0 4和 1 9± 0 4,P <0 0 5 )。与恢复组比较异常组中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多 (7/11和 1/7,P <0 0 5 ) ,高血压者明显增多 (9/11和 2 /7,P <0 0 5 )且冠脉狭窄程度严重〔(84± 4) %和 (65± 9) % ,P <0 0 0 1〕。  结论 :支架术后即刻冠脉血流储备改善 ,其程度与心肌梗死、高血压及狭窄严重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液储备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冠心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与介入前病变形态学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煦 沈卫峰 +3 位作者 于金德 张大东 张建盛 龚兰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类型、部位和病变血管数的关系。  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352 例,选择其中65 例(86个病变)术后3~16个月造影随访者,按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国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类型、部位和病变血管数的关系。  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352 例,选择其中65 例(86个病变)术后3~16个月造影随访者,按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 38),非再狭窄组(n= 27),分析再狭窄与病变形态学的关系。  结果:再狭窄与多个易患因子、多支病变、病变类型和前降支病变呈正相关,与支架置入呈负相关。再狭窄组C型、钙化病变多见,前降支病变内径丢失比回旋支、右冠脉病变大(P< 0.05),半年内一支血管病变再狭窄率(10.27% )低于二支(41.10% )和三支(48.50% )血管病变再狭窄率(P< 0.0001)。  结论:再狭窄与冠脉病变类型、部位和血管支数相关,C型及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TCA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利 沈卫峰 +1 位作者 张建盛 倪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 :观察 75岁以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患者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的安全性和远期预后。  方法 :连续 3 2 3例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其中≥ 75岁患者 79例为高龄组 ,<75岁患者 2 4... 目的 :观察 75岁以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患者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的安全性和远期预后。  方法 :连续 3 2 3例行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其中≥ 75岁患者 79例为高龄组 ,<75岁患者 2 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远期预后。  结果 :两组支架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随访期内 ,两组心绞痛复发、硝酸酯类药物停用、再入院、心功能改善、再次血运重建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龄组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15 7%vs .2 8 7% ,P =0 0 2 9)。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不是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高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年轻患者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选择性冠脉内支架术 安全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跃华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张奇 张宪 郑爱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评价在非选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4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的ACS患者,其中103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普通支架组),121例接受SES治疗(SES组)。记录一般临床... 目的:评价在非选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4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的ACS患者,其中103例接受普通支架治疗(普通支架组),121例接受SES治疗(SES组)。记录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术后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包括:心原性死亡、再梗死、心绞痛复发等。结果:两组支架术的手术成功率相似。与普通支架组比较,SES组30天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比1.94%,P=0.210)。平均随访(9.1±3.6)个月,SES组心肌缺血症状复发率较普通支架组明显减低(4.96%比20.39%,P=0.001)。两组9个月无心脏事件生存率SES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04%和77.67%(P=0.001)。结论:ACS患者中SES支架术安全有效,且远期临床疗效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洗脱支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噻氯匹定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冠心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评估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作用。方法  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 ,记录临床、介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存... 目的 评估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作用。方法  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 ,记录临床、介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冠脉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完全血运重建 12例。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为 (3 1± 17)min ,主动脉舒张压和平均压显著升高 ,分别由 (69± 11)mmHg升至 (13 1± 15 )mmHg和 (82± 13 )mmHg升至 (111± 7)mmHg ,(P <0 .0 0 1)。平均随访 2年 ,1例死于心力衰竭 ,其余 15例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 ,无严重心脏事件存活率为 75 %。结论 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时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患者 冠心病 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冠状动脉畸形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震坤 沈卫峰 +2 位作者 张建盛 胡健 倪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单一冠状动脉畸形 心电图 同位素心肌显像 心肌缺血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瑞岩 沈卫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肾移植 微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介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倪钧 沈卫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他汀类 PCI 术前应用 冠心病患者 支架术 药物治疗 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肾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胡健 张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83-385,共3页
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伴心肌梗死和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时,介入治疗时间长,手术风险高[1,2],对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并减少心肌耗氧,降低手术风险[3],但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 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伴心肌梗死和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时,介入治疗时间长,手术风险高[1,2],对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并减少心肌耗氧,降低手术风险[3],但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如何,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旨在评估高危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时肾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肾功能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震坤 沈卫峰 +2 位作者 张大东 张建盛 张瑞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成形术在冠脉小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正常参考血管直径≤ 2 .7mm为小血管标准。应用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 2 2例患者的 2 5处病变。结果  2 5处病变中 ,切割球囊成形术成功治疗 2 1处 (84% ) ,其中 7处...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成形术在冠脉小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正常参考血管直径≤ 2 .7mm为小血管标准。应用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 2 2例患者的 2 5处病变。结果  2 5处病变中 ,切割球囊成形术成功治疗 2 1处 (84% ) ,其中 7处因严重狭窄而予直径 1.5mm的常规球囊预扩张。2处因发生严重撕裂影响血流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术 ;1处对角支开口病变 ,切割球囊成形术成功 ,但在前降支植入支架后残余狭窄增加至 70 % ,尝试再次通过导引钢丝失败 ;1处因近段血管严重扭曲切割球囊未能通过。住院期间未发生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平均随访 (7.3± 3.0 )个月 (3~ 12个月 ) ,5例患者复发心绞痛 ,3例行冠脉造影复查 :1例为补救性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再次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成功 ;1例对角支开口病变因前降支支架再狭窄而完全闭塞 ;1例为其他冠脉新发病变。结论 切割球囊成形术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切割球囊成形术 小血管病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跃华 沈卫峰 +2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张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2期9-11,共3页
目的 评估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 6 7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SES组 ) ,34例接受普通金属支架 (BMS组 )。比较两组的一般... 目的 评估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 6 7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SES组 ) ,34例接受普通金属支架 (BMS组 )。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和支架术 ,以及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 10 0 % ,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 1年中 ,SES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MS组 (7.5 %比 32 .4 % ,P =0 .0 0 1)。结论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中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安全有效 ;与普通支架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