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活检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玉敏 谢青 周霞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肝疾病 肝活检 临床应用 肝功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白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建功 谢敬东 蔡伊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7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41例健康体检对照组进行血清前白蛋白(S-pA)的比较检测。结果发现各型肝炎在急性期(或活动期)S-p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且病情越重.S-pA...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7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41例健康体检对照组进行血清前白蛋白(S-pA)的比较检测。结果发现各型肝炎在急性期(或活动期)S-p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且病情越重.S-pA水平下降越明显,其中以重症肝炎S-pA水平下降最为明显;随病情好转,S-pA逐渐上升。结论S-pA水平是反映肝功能急性损害与肝功能恢复的一项灵敏指标;在肝硬变患者S-pA可反映肝脏最大储备功能;在重症肝炎,通过对S-pA的动态观察,可判断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前白蛋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NO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斌 俞红 周霞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92-493,共2页
为研究一氧化氮(NO)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检测了不同病毒性肝病患者外周血NO 及血清胆红素(STB)浓度。结果显示:亚急性重型肝炎(SFH)组患者 NO 浓度高于其它各组(P<0.01);慢性重型肝炎(CFH)、肝炎后肝硬化(LC)、慢性肝炎... 为研究一氧化氮(NO)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检测了不同病毒性肝病患者外周血NO 及血清胆红素(STB)浓度。结果显示:亚急性重型肝炎(SFH)组患者 NO 浓度高于其它各组(P<0.01);慢性重型肝炎(CFH)、肝炎后肝硬化(LC)、慢性肝炎中度(CAH)、急性黄疸性肝炎(AH)组患者 NO 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急性黄疸性肝炎外,皆有显著差异(P<0 01);各组血清 NO 水平与 STB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5)。结论:NO 在慢性肝病中显著升高并与 STB 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病毒性肝炎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丙肝的血象及G-CSF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筱芳 高健 吴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观察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α-IFN)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及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c-colongstimulatingfactor,G-CSF)的变化。方法外周血象用光电比色法;G-CSF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结并α-IFN治疗后仅引起白... 目的观察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α-IFN)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及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c-colongstimulatingfactor,G-CSF)的变化。方法外周血象用光电比色法;G-CSF用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结并α-IFN治疗后仅引起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与治疗前白细胞水平、肝炎症程度及干扰素用量有关;白细胞降低与G-CSF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干扰素治疗后G-CSF升高不明显,WBC一直不能升高者,是否继续治疗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丙型肝炎 药物疗法 血象 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咪青霉素与氟哌酸联合治疗难治性伤寒 被引量:3
5
作者 诸葛传德 谢佩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试用氮咪青霉素(mecillinam)及氟哌酸(norfloxacin)治疗15例经治不愈的耐药性伤寒患者。其中13例为二药联合治疗,另二例分别为氮(艹卓)咪青霉素及氟哌酸单独治疗。13例联合治疗者平均4.8天退热,3天肠出血停止,3.1天中毒性肠麻痹... 本文试用氮咪青霉素(mecillinam)及氟哌酸(norfloxacin)治疗15例经治不愈的耐药性伤寒患者。其中13例为二药联合治疗,另二例分别为氮(艹卓)咪青霉素及氟哌酸单独治疗。13例联合治疗者平均4.8天退热,3天肠出血停止,3.1天中毒性肠麻痹消失。4天中毒状态消失。停药后大便培养均三次阴性,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从零上升到正常。疗效满意。15例中3例复发。联合疗法疗程达2~3周者无一例复发。本文为伤寒耐药菌种感染者的治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zhuo咪青霉素 氟哌酸 伤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唾液和尿HCV-RNA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根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24-228,共5页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丙肝患者血清,唾液和尿各52份。结果血清HCV-RNA阳性39例,23例分别在尿和唾液中检出HCV-RNA;13份血清HCV-RNA阴性者中,尿和唾液均未检出HCV-RNA,有非常显著差异(P...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丙肝患者血清,唾液和尿各52份。结果血清HCV-RNA阳性39例,23例分别在尿和唾液中检出HCV-RNA;13份血清HCV-RNA阴性者中,尿和唾液均未检出HCV-RNA,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1)。血清HCV-RNA阳性者分ALT正常组和异常组,尿和唾液HCV-RNA阳检率分别为18%和75%,亦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13例正常人血清、唾液和尿HCV-RNA均为阴性。表明丙肝患者尿和唾液中能否检出HCV-RNA与病毒血症及ALT有关,提示丙肝患者的尿和唾液可能为HCV感染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唾液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明 陆志檬 +3 位作者 赵力新 李梁 孙正伟 张东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89-391,397,共4页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确定孕妇和婴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分析HCV基因型和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HCV,研究HCV的母婴传播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对610名孕妇进行了研究,孕妇HCV感...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确定孕妇和婴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分析HCV基因型和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HCV,研究HCV的母婴传播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对610名孕妇进行了研究,孕妇HCV感染率为295%(18/610)。对感染HCV的孕妇所生18名婴儿随访12个月,其中5名婴儿感染了HCV。HCV母婴传播率为278%(5/18)。所有孕妇和婴儿均为HCV基因型1b感染。孕妇血清中存在较低水平的HCV(≤14.11×105/ml)。结论孕妇血清HCV低滴度时可以传播HCV于其婴儿。依靠执-HCV和HCV-RNA检测可明确孕妇和婴儿HCV感染,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对确定HCV感染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萍 蔡伊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用酶偶联化学反应方法检测41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和恢复期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结果各组肝炎活动期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肝炎恢复期胆汁酸含量较活动期下降但仍高于对... 用酶偶联化学反应方法检测41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和恢复期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结果各组肝炎活动期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肝炎恢复期胆汁酸含量较活动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除急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外,余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汁酸含量以50μmol/L为界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率为83.9%(P<0.01)。提示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程度与肝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肝炎越严重胆汁酸含量升高越明显,恢复越慢。胆汁酸含量的持续异常对肝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在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有辅肋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