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还原型谷胱甘肽拮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观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于爱民
赵纪余
王家东
金晓杰
张淳
金西铭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
-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庆大霉素耳蜗毒性的拮抗效果,并且比较了两种给药方法对其效果的影响。方法健康黑目豚鼠41只,随机分为五组,各组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检测由8kHz、4kHz、2kHz频率短音诱发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Ⅲ波反应阈;扫描电镜观察外毛细胞形态变化;采用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对深染的外毛细胞表皮板进行计数。结果谷胱甘肽组耳蜗三排外毛细胞呈V字型排列有序。庆大霉素组外毛细胞纤毛散乱、倒伏,深染的表皮板数明显增加,Ⅲ波反应阈明显提高。合并给药组深染的表皮板数较庆大霉素组明显减少,Ⅲ波反应阈的提高幅度明显减小(P<0.05)。后继给药组深染的表皮板数和8kHz、4kHz的Ⅲ波反应阈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2kHz的Ⅲ波反应阈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谷胱甘肽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庆大霉素合并应用可以显著地减轻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庆大霉素停药后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耳蜗高频段的毛细胞所受庆大霉素毒性可能难以产生拮抗作用,但是对耳蜗中、低频段的毛细胞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庆大霉素
耳毒性
作用观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细胞形态变化
扫描电镜观察
外毛细胞
反应阈
统计学差异
生理盐水组
表皮板
耳蜗毒性
给药方法
黑目豚鼠
拮抗作用
保护作用
显著性
Ⅲ波
观察期
基底膜
停药后
-
Keywords
Glutathione
OHC
Ototoxicity
-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978.12
[医药卫生—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