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EA及AgNOR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先光 姚卓华 +2 位作者 张燕梅 罗育新 周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年第2期80-82,共3页
为探索预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癌变的可能性,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胶银染色技术分别对20例NIP共24份标本进行CEA及AgNOR检测,以16例鼻息肉及18例界窦鳞癌为对照组。结果在20例NIP中有4例NIP术后切除大标本局部癌变,而术前标本示... 为探索预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癌变的可能性,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胶银染色技术分别对20例NIP共24份标本进行CEA及AgNOR检测,以16例鼻息肉及18例界窦鳞癌为对照组。结果在20例NIP中有4例NIP术后切除大标本局部癌变,而术前标本示不典型增生。在此8价标本中(术前4份,术后4份),CEA全部呈浆膜型阳性,与鼻窦鳞癌CEA表达类型一致。AgNOR计数,术前标本与术后癌变标本其AgNOR颗粒分别为5.83个与8.86个,两者有显著差异,且术前标本AgNOR计数与其它3例不典型增生NIP均属同一组。结论,CEA在NIP中表达的类型在预测NIP癌变的临床应用上比AgNOR计数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乳头状瘤 免疫酶技术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70兆赫微波与耳蜗微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史晓瑞 金西铭 +1 位作者 皇甫慕三 丁大连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试技术结合螺旋韧带血管纹红细胞计数,探讨微波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1)微波组动物经辐射10分钟后,耳蜗微循环的血流量较辐射前上升19.79%,30分钟后上升23.45%;(2)对速尿/微...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试技术结合螺旋韧带血管纹红细胞计数,探讨微波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1)微波组动物经辐射10分钟后,耳蜗微循环的血流量较辐射前上升19.79%,30分钟后上升23.45%;(2)对速尿/微波一组动物,微波能使速尿引起的血流下降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血管纹毛细血管的红细胞充盈也较单纯注射速尿动物组显著增加;(3)有关听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AP反应阈恢复正常的时间,速尿/微波组动物可较单纯速尿组动物提前1/3。提示加快内耳微循环的血流,增加血管纹红细胞的充盈是微波辐射促进听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微循环 速尿 微波 血管纹 血流 听功能 红细胞 动物 辐射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70兆赫微波对豚鼠内耳亚显微结构影响的观察(摘要) 被引量:1
3
作者 骆松明 丁大连 +1 位作者 金西铭 徐秀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3期134-134,共1页
9370兆赫微波对豚鼠内耳亚显微结构影响的观察(摘要)骆松明,丁大连,金西铭,徐秀玲用不同功率密度、频率为9370兆赫脉冲式微波对豚鼠耳部进行辐射,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下观察内耳各终器亚显微结构的改变。实验方法是应用... 9370兆赫微波对豚鼠内耳亚显微结构影响的观察(摘要)骆松明,丁大连,金西铭,徐秀玲用不同功率密度、频率为9370兆赫脉冲式微波对豚鼠耳部进行辐射,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下观察内耳各终器亚显微结构的改变。实验方法是应用脉冲式微波治疗仪、脉冲辐射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显微结构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面部常规^(60)钴照射及顺铂应用对豚鼠耳蜗的影响
4
作者 王家东 丁大连 +3 位作者 皇甫慕三 金西铭 王中和 胡海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5年第1期56-58,共3页
将实验豚鼠分成 ̄(60)钴70Gy照射组, ̄(60)钴50Gy照射组,顺铂治疗组, ̄(60)钴50Gy照射加顺铂治疗组,对照组,共5组每组9耳。顺铂腹腔注射2mg/kg/次,共10次。用电反应测听仪分别在实验前、 ̄(... 将实验豚鼠分成 ̄(60)钴70Gy照射组, ̄(60)钴50Gy照射组,顺铂治疗组, ̄(60)钴50Gy照射加顺铂治疗组,对照组,共5组每组9耳。顺铂腹腔注射2mg/kg/次,共10次。用电反应测听仪分别在实验前、 ̄(60)钴照射后或应用顺铂后10周测定ABR阈值。对全耳蜗铺片基底膜上的内、外毛细胞及柱细胞缺损数进行定量观察计数。结果各组实验耳在ABR阈值测定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基底膜内、外毛细胞及柱细胞缺损方面,提示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大,耳蜗毛细胞的损伤也随之增加。应用顺铂后可加重放射对耳蜗的损害,但按临床常规应用顺铂的剂量则对耳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 头面部肿瘤 顺氯胺铂 耳蜗 诱发反应听力检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源于甲状腺的特殊肿块5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钱敏飞 王家东 李吉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甲状腺肿瘤可分良性肿瘤、癌及其它恶性肿瘤三大类.良性肿瘤中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腺瘤、滤泡状腺瘤等;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等;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较少见,主要有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和骨肉... 甲状腺肿瘤可分良性肿瘤、癌及其它恶性肿瘤三大类.良性肿瘤中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腺瘤、滤泡状腺瘤等;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等;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较少见,主要有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和骨肉瘤等.而来源于非甲状腺实质的甲状腺区肿瘤极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瘤 神经鞘瘤 鉴别诊断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S抑制剂对面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胞体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云海 周梁 +1 位作者 赵纪余 皇甫慕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应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竞争性抑制剂 L- Nω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减少面神经损伤后一氧化氮 (NO)的产生量 ,以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面神经损伤后对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选用豚鼠 4 0只 ,手术方法制作面神经... 目的 :应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竞争性抑制剂 L- Nω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减少面神经损伤后一氧化氮 (NO)的产生量 ,以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面神经损伤后对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选用豚鼠 4 0只 ,手术方法制作面神经离断的豚鼠模型 ,随机分为两组 ,在再生室内分别施加L- NAME和生理盐水 (SAL) ,运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面神经运动神经元 (FMNs)形态学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 :抑制剂组四周 FMNs存活率为 0 .70 4± 0 .0 34,而对照组四周 FMNs存活率为 0 .4 76± 0 .0 19;抑制剂组八周 FMNs存活率为 0 .782± 0 .0 2 6 ,而对照组八周 FMNs存活率为 0 .52 1± 0 .0 19。同时透射电镜下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凋亡细胞。结论 :L- NAME对面神经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一氧化氮合酶 面神经损伤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毛细胞表皮板病变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松志 丁大连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5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本实验对卡那霉素耳中毒豚鼠的听毛细胞表皮板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联合观察,从显微和亚显微水平评判毛细胞表皮板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并探讨了毛细胞表皮板深染现象。认为,光镜下呈硝酸银深染的细胞可视为病变细胞,少数细胞表皮板穿... 本实验对卡那霉素耳中毒豚鼠的听毛细胞表皮板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联合观察,从显微和亚显微水平评判毛细胞表皮板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并探讨了毛细胞表皮板深染现象。认为,光镜下呈硝酸银深染的细胞可视为病变细胞,少数细胞表皮板穿孔可致明显的毛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毒理学 动物实验
全文增补中
Cyclin D_1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癌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洁 金西铭 周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3例喉鳞癌手术标本中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的情况,其阳性率为69.8%。再者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期密切...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3例喉鳞癌手术标本中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的情况,其阳性率为69.8%。再者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无明显的相关性。结果提示:在临床应用中有可能将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程度作为判断喉鳞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也能为更好地设计患者的治疗计划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基因表达 CYCLIND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胚眼发育的实验观察
9
作者 孙平 周绍荣 丁大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402-403,共2页
目的 运用火棉胶切片技术于光镜下观察研究豚鼠胚眼的发育进程。方法 运用胚胎于 19、2 4、2 8、35、40、43、45 d的豚鼠头颅火棉胶切片 ,于光镜下观察不同时期的豚鼠胚眼的发育变化。结果 胚胎于 19d视泡发育 ,晶状体板出现 ,2 4d... 目的 运用火棉胶切片技术于光镜下观察研究豚鼠胚眼的发育进程。方法 运用胚胎于 19、2 4、2 8、35、40、43、45 d的豚鼠头颅火棉胶切片 ,于光镜下观察不同时期的豚鼠胚眼的发育变化。结果 胚胎于 19d视泡发育 ,晶状体板出现 ,2 4d视杯、晶状体凹形成 ,2 8d胚眼初步形成。结论 通过不同时期胚眼的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豚鼠 眼发育 火棉胶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