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bcl-xl、bax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的表达及对神经元凋亡的调节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桂松 王勇 +2 位作者 张佳梦 罗其中 周国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索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bcl-2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血后24h,bcl-2、bcl-xl的表达显著下降,72h表达量更低,bax则相反,在缺血后表达量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bcl-2... 目的探索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bcl-2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血后24h,bcl-2、bcl-xl的表达显著下降,72h表达量更低,bax则相反,在缺血后表达量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bcl-2家族基因与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延迟性死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短暂性 脑缺血 BCL-2 BCL-XL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老化中脂褐素和Ca^(2+)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毅 蔡琰 +1 位作者 苏敏 黄流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3-54,74,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等因子与细胞治化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神经细胞老化实验模型─—无血清条件下培养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显微荧光光度术测定细胞内脂褐素的自发荧光值,反映脂褐素的累积量;Fluo3/AM标记钙离子的激发荧...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等因子与细胞治化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神经细胞老化实验模型─—无血清条件下培养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显微荧光光度术测定细胞内脂褐素的自发荧光值,反映脂褐素的累积量;Fluo3/AM标记钙离子的激发荧光值,反映钙离子浓度。结果1.随着细胞老化,神经细胞内脂褐素的积累也逐渐增加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随神经细胞治化而增高。结论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与神经细胞的老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老化 钙离子 脂褐素 显微荧光光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对MPTP神经毒性的影响
3
作者 周国庆 周孝达 王桂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嗜黑质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MPTP)能使人及某些动物产生酷似帕金森病(PD)的生化病理改变,对MPTP毒性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弄清PD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观察选择性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7-硝基吲... 嗜黑质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MPTP)能使人及某些动物产生酷似帕金森病(PD)的生化病理改变,对MPTP毒性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弄清PD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观察选择性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对MPTP制成的C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神经毒性 一氧化氮合成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附16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苗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7期450-451,共2页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附16例临床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200001)苗玲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脑炎、脊髓炎等。本院从1986~1994年共...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附16例临床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200001)苗玲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脑炎、脊髓炎等。本院从1986~1994年共收治了16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伴有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系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口语功能障碍的家庭康复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孔莉 王颖 潘瑞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观察口语功能障碍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 ,探讨以家庭口语功能康复治疗为主的模式是否有效。方法 :按照配对因素共选择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患者 18对 ,并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康复组和对照组。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口语功能障碍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 ,探讨以家庭口语功能康复治疗为主的模式是否有效。方法 :按照配对因素共选择脑血管意外后失语症患者 18对 ,并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康复组和对照组。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让其口语功能自然变化。康复组的患者在医师的定期指导下 ,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口语功能康复训练。在发病后 6个月和 12个月 ,两组患者重新进行口语功能的评估。结果 :对照组患者口语功能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改善。康复组患者口语功能有显著的改善。无论是在发病后 6个月还是 12个月时 ,康复组患者口语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作为成本低、患者负担得起的治疗方法 ,家庭口语康复治疗是一种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口语功能障碍 家庭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潘耀华 罗其中 +1 位作者 李善泉 冯智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1993年8月~1994年12月收治高血压性壳核、皮质下脑出血116例,随机分为手术与非手术组,按CT影像将血肿分为局限型、进展型进行比较。分析意识水平、血肿量、年龄与高血糖等因素对两种治疗预后的影响,及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国庆 陈光辉 +1 位作者 张隽 周孝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 PD)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的基因表达 ,探讨其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用 RT-PCR法、免疫印迹分析及还原型辅酶 (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观察 PD大鼠黑质区i NOS的基因表达、神经胶原纤...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 PD)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i NOS)的基因表达 ,探讨其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方法 :用 RT-PCR法、免疫印迹分析及还原型辅酶 (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观察 PD大鼠黑质区i NOS的基因表达、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和 NADPH黄递酶阳性细胞的变化 结果 :PD大鼠受损侧黑质有明显的 i NOS基因表达 ,未损侧仅有轻度表达 ;对照组大鼠两侧黑质均无 i NOS基因表达。PD大鼠受损侧黑质GFAP表达较未损侧明显增加 ,受损侧黑质较未损侧出现增多的 NADPH黄递酶阳性胶质样细胞。 结论 :i NOS基因在黑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可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聚合酶链反应在单纯疱疹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毅 蔡琰 苏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1,310,共4页
目的比较并探讨两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分别运用由两种不同引物组成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测定脑脊液... 目的比较并探讨两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分别运用由两种不同引物组成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测定脑脊液中的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Ⅰ)DNA,另选择25例非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结果采用PCR扩增检测,检测阳性率为67%;采用巢式PCR扩增检测,检测阳性率为40%;25例非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对照组)经PCR和巢式PCR扩增,均未检出HSV-ⅠDNA。结论无论是PCR还是巢式PCR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在灵敏性方面,前者不如后者。表明PCR技术可有效地提高HSE的早期诊断水平,尤其是巢式PCR方法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病毒性脑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鼠肝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生弟 周孝达 钱可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本文报道给C57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发现组3(MPTP35 mg/kg,每天一次,共7天)鼠肝匀浆、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膜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70.5%,67%和51.4%(P<0.01),而组1(MPTP 35m... 本文报道给C57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发现组3(MPTP35 mg/kg,每天一次,共7天)鼠肝匀浆、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膜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70.5%,67%和51.4%(P<0.01),而组1(MPTP 35mg/kg,每4小时一次,共3次)和组2(MPTP35mg/kg,每天一次,共4天)鼠肝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近。结果表明MPTP有明显地促进鼠肝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并与其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和谷胱甘肽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周国庆 周孝达 +2 位作者 王桂松 李宁丽 沈佰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标记法,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多巴胺(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DA可诱发PC12细胞凋亡,适中浓度时(0.45mmol/L)PC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机制。方法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标记法,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多巴胺(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DA可诱发PC12细胞凋亡,适中浓度时(0.45mmol/L)PC12细胞凋亡数最多(凋亡率为48.7%±6.3%);抗氧化剂还原型合胱甘肽(GSH)可部分阻止DA诱发的PC12细胞凋亡(P<0.01)。结论凋亡参与了PD的病变过程,采用适当的抗氧化剂对于PD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震颤性麻痹 细胞凋亡 多巴胺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移植实验研究近展
11
作者 陆钦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6-59,共4页
小脑移植实验研究近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200001)陆钦池综述蔡琰审校脑移植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领域。通过脑移植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化、成熟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脑移植也是研究... 小脑移植实验研究近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200001)陆钦池综述蔡琰审校脑移植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领域。通过脑移植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化、成熟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脑移植也是研究正常突触形成过程的基本实验手段和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移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抗原对隐球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光明 苏敏 蔡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为了提高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测的阳性率,首次使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法,对12例患者进行了检测,阳性率为100%。该方法快速、敏感和可靠,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隐球菌 脑膜炎 抗原 三唑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蕾蕾 贾伟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描述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报道41例患者,所有病例均作头颅CT检查。内科治疗39例,外科手术3例。对小脑出血的发病率,病因和病变部位,临床和CT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小脑出血以突发性眩晕、呕吐为发病的主... 目的描述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报道41例患者,所有病例均作头颅CT检查。内科治疗39例,外科手术3例。对小脑出血的发病率,病因和病变部位,临床和CT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小脑出血以突发性眩晕、呕吐为发病的主要症状,根据头颅CT检查而确诊。血肿<6ml100%痊愈,6ml<血肿<15ml死亡率达13%,血肿>15ml内科治疗死亡率达50%;外科手术2例均痊愈。结论CT检查可及时提供小脑出血的客观诊断依据,避免了误诊和漏诊。出血量>15ml手术比内科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CT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致偏身舞蹈症—偏身投掷症
14
作者 林建 贾伟民 蔡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舞蹈症 脑卒中 偏身舞蹈 投掷症 不自主动作 基底节 丘脑底核 丙戊酸钠 投掷动作 舞蹈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缺血性脑卒中各脑区脑啡肽时相变化
15
作者 许善勤 谢建钢 +3 位作者 沈金坤 苏敏 沈崇欣 蔡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本实验用特异性兔抗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ephalin.MEK)对正常和受到30分钟、60分钟及120分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缺血模型的蒙古沙土鼠各脑区进行放射免疫测定,观察各脑区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脑缺血30分钟时,下丘脑含量显著升高(P<... 本实验用特异性兔抗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ephalin.MEK)对正常和受到30分钟、60分钟及120分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缺血模型的蒙古沙土鼠各脑区进行放射免疫测定,观察各脑区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脑缺血30分钟时,下丘脑含量显著升高(P<0.05),以后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而海马、皮层、纹状体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且持续至120分钟.结果提示 MEK 有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参与缺血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颅内低压20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沈光新 钱可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49-351,共3页
分析20例原发性颅内低压的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12~60岁,平均35.4岁。急性起病者14 例,缓慢起病者6例。其主要症状为体位性头痛。神经征以颈项抵抗多见。侧卧位腰穿压力<60mmH_2O(<0.588kPa),脑脊液分析大多在正常范围。经补... 分析20例原发性颅内低压的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12~60岁,平均35.4岁。急性起病者14 例,缓慢起病者6例。其主要症状为体位性头痛。神经征以颈项抵抗多见。侧卧位腰穿压力<60mmH_2O(<0.588kPa),脑脊液分析大多在正常范围。经补液后大部分好转,仅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对本病病因、机理和各种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低压 原发性 脑脊液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