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眶内球后结构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2
1
作者 夏蓉 PassagiaJG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为基础和临床医学提供球后区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解剖和局部解剖的方法,由前路开眶和外侧开眶。结果研究了眶内球后的眼肌、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形态和毗邻关系。结论从前路开眶有利于上部、后部、深层及内侧的手术,从外侧... 目的为基础和临床医学提供球后区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解剖和局部解剖的方法,由前路开眶和外侧开眶。结果研究了眶内球后的眼肌、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形态和毗邻关系。结论从前路开眶有利于上部、后部、深层及内侧的手术,从外侧开眶有利于外侧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解剖 球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注射NGF对大鼠学习记忆以及自发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良斌 胡卫红 +2 位作者 徐晓虹 张维宁 吴馥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学习记忆以及自发行为的影响。方法:以18月龄大鼠为材料,侧脑室多次注射NGF(累计剂量55μg·只(-1)).同龄对照组注射等体积人工脑积液(ACSF)。采用开场行为和Y-迷宫实验检测了...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学习记忆以及自发行为的影响。方法:以18月龄大鼠为材料,侧脑室多次注射NGF(累计剂量55μg·只(-1)).同龄对照组注射等体积人工脑积液(ACSF)。采用开场行为和Y-迷宫实验检测了大鼠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行为实验后分离主要脑区(皮层、海马、小脑、间脑)的突触体,使用3H-Leu为标记物检测了离体突触体总蛋白的合成量。结果:NGF能提高大鼠的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与学习、运动相关脑区的突触体蛋白质合成。结论:提示NGF对大鼠自发活动和学习记忆的影响与学习、运动相关脑区的突触部位蛋白质合成能力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 蛋白质合成 学习记忆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行为与海马结构电生理以及突触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原淑娟 吴定宗 +1 位作者 邱宏 张志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为了观察经 D-半乳糖处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以及在体诱导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及海马 CA3区突触形态学的变化 ,本研究采用向正常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1ml,模型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 D-半乳糖 (共 6周 )作为实验材料。对空间... 为了观察经 D-半乳糖处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以及在体诱导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及海马 CA3区突触形态学的变化 ,本研究采用向正常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1ml,模型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 D-半乳糖 (共 6周 )作为实验材料。对空间学习记忆行为 ,以 Morris水迷宫潜伏期作为判定标准 ;应用在体记录单脉冲刺激穿通纤维在海马齿状回诱发的群体电位 ,测量高频刺激前后单脉冲刺激诱发的电位幅值变化 ,将高频刺激前的记录作为基线值 ,进行组间比较 ;应用透射电镜结合图像分析对大鼠海马 CA3区突触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证明 :( 1)模型组水迷宫潜伏期成绩显著低于正常组 ( P<0 .0 5 ) ;( 2 )高频刺激前二组间峰潜伏期和电位平均幅值无显著性差异 ,高频刺激后对各时间段群体电位与高频刺激前群体电位峰值之比进行的分析表明 ,模型组在高频刺激后 2 0 min时段开始其比值较正常组显著减小 ( P<0 .0 1) ,模型组长时程增强诱导率显著低于正常组 ( P<0 .0 0 1) ;( 3 )经 D-半乳糖处理的大鼠海马 CA3区突触间隙明显增宽、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 ( P<0 .0 5 )。结论 :皮下注射 D-半乳糖可损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降低大鼠在体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的诱导率 ,使长时程增强增幅降低 ,并可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学习记忆 长时程增强 突触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转基因模型Tg2576鼠阳性子鼠的病理和认知行为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国营 汪华侨 +2 位作者 胡金家 徐杰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88,共5页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D)转基因模型Tg2576(hAPPSWE)鼠阳性子一代鼠的病理和行为学变化,确定其是否具有亲代的性状,为AD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室繁育并鉴定的子一代hAPPSWE基因阳性鼠(hAPPSWE+)和hAPPSWE基因阴性鼠(hAP... 为探讨老年性痴呆(AD)转基因模型Tg2576(hAPPSWE)鼠阳性子一代鼠的病理和行为学变化,确定其是否具有亲代的性状,为AD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随机选取我室繁育并鉴定的子一代hAPPSWE基因阳性鼠(hAPPSWE+)和hAPPSWE基因阴性鼠(hAPPSWE-),分别在4、7、9月龄时经Y迷宫及15月龄时经水迷宫检测其行为学变化和脑内病理变化,并对皮质和海马的淀粉样斑块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4月龄和7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与hAPPSWE-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9月龄时两者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在4月龄和7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脑组织切片上免疫组化染色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9月龄时均观察到明显的淀粉样斑块沉积,但hAP-PSWE-鼠无论在任何1个月龄均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沉积;(3)定量结果显示9月龄的子一代hAPPSWE+鼠的皮层淀粉样斑块占整个皮层面积的0.21%,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占海马面积的0.14%,而15月龄时其淀粉样斑块的数量和面积增加明显,占整个皮层面积的4.26%,海马的淀粉样斑块占海马面积的2.51%。上述结果表明子一代hAPPSWE+鼠的行为学变化及脑内淀粉样斑块出现的时间、部位、类型与亲代一致。因此,子一代hAPPSWE+鼠和其亲代一样可用于AD研究,本实验的定量结果也为评价AD的干预治疗效果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动物模型 病理 认知行为 Tg2576鼠/hAPPSWE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糖肽和灵芝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大刚 杨杨 +1 位作者 杨惠珍 王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6,53,共3页
目的 观察云芝糖肽 (cvp)、灵芝 (gl)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作用。 方法 用 5× 10 2 量的Fukaya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 6~ 8周龄昆明种小鼠 (♀ ) ,cvp连续口服 10d ,gl口服 10d或 30d ,螺旋霉素口服单用、与cvp或 gl合用 ,观察小鼠... 目的 观察云芝糖肽 (cvp)、灵芝 (gl)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作用。 方法 用 5× 10 2 量的Fukaya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 6~ 8周龄昆明种小鼠 (♀ ) ,cvp连续口服 10d ,gl口服 10d或 30d ,螺旋霉素口服单用、与cvp或 gl合用 ,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及脑组织中包囊数。结果 感染弓形虫的小鼠 ,单服用cvp或 gl后 ,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2 1 78~ 2 4 0 0d和 2 1 0 0~2 4 91d ,螺旋霉素组为 36 0 8d。当cvp加螺旋霉素 ,或 gl加螺旋霉素 ,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4 6 2 0d和 5 6 4 0d ,与对照组16 2 7d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vp或 gl与螺旋霉素合用 ,具有潜在的抗弓形虫感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灵芝 小鼠 弓形虫感染 实验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基亚硝胍诱发大鼠胃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正纲 燕敏 +3 位作者 尹浩然 朱寿柱 林言箴 王瑞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作者自行合成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并以100μg/mlMNNG稀释液喂以100只Wistar大鼠,以诱发胃癌。结果发现喂药6个月内,死亡20只,均无消化道癌肿发生;第7~8个月内,死亡18只,发生胃癌3只(16.7%);第9个月时,处死全部剩余大鼠... 作者自行合成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并以100μg/mlMNNG稀释液喂以100只Wistar大鼠,以诱发胃癌。结果发现喂药6个月内,死亡20只,均无消化道癌肿发生;第7~8个月内,死亡18只,发生胃癌3只(16.7%);第9个月时,处死全部剩余大鼠共62只,其中50只发生胃癌(80.7%)。癌肿均位于腺胃小弯侧,多呈隆起结节型或溃疡型;组织学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分化或未分化管状腺痛;癌肿可侵犯胃壁各层,与人类胃癌病理特征颇为相似。作者还发现,纯系雄性Wistar大鼠是诱发实验性胃癌的理想对象。且以100μg/mlMNNG液,喂药9个月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基亚硝胍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内侧隔核—斜角带复合体向腹侧海马的胆碱能和非胆碱能投射
7
作者 康朝胜 何宇红 +3 位作者 王景传 黄耀德 蔡景霞 王建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5,T060,共6页
本研究运用 WGA-HRP逆行追踪结合胆碱乙酰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树鼠句内侧隔核 -斜角带复合体向腹侧海马的投射。结果表明 ,(1)树鼠句腹侧海马接受内侧隔核 -斜角带复合体的投射有三种形式 ,即来自内侧隔核 ,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 本研究运用 WGA-HRP逆行追踪结合胆碱乙酰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树鼠句内侧隔核 -斜角带复合体向腹侧海马的投射。结果表明 ,(1)树鼠句腹侧海马接受内侧隔核 -斜角带复合体的投射有三种形式 ,即来自内侧隔核 ,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部的外侧部和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部的后部。(2 )腹侧海马来自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部的投射主要是非胆碱能的 ,其非胆碱能和胆碱能均主要来自内侧隔核。 (3 )腹侧海马各亚区 (CA1、CA2 /CA3和齿状回门区或 CA4)都主要接受内侧隔核的纤维传入 ,但胆碱能和非胆碱能比例不同 ,CA1、CA2 /CA3和 CA4来自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部的投射均主要是非胆碱能的 ,且主要来自内侧隔核 ,其胆碱能几乎等量来自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部。内侧隔核 -斜角带复合体—腹侧海马亚区胆碱能和非胆碱能投射比例的不同 ,为认识内侧隔核 -斜角带复合体—海马通路对记忆环路中的海马调节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GA-HRP 逆行径路追踪 免疫组织化学 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部 海马 树鼩 胆碱能纤维 神经支配 非胆碱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人群中早期胃癌的检测
8
作者 袁耀宗 徐家裕 +3 位作者 吴裕炘 翟祖康 吴云林 王瑞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70-271,共2页
提高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本研究旨在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临床随访,采用胃镜复查和对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试行预防性手术治疗,期望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早期胃癌检测途径,以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减低死亡率。
关键词 胃肿瘤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消化道应激时中枢神经系统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夏蓉 Sinniger V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研究消化道应激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方法应用SD大鼠结肠内手术埋管,注射三硝基苯碘酸(TNBS)造成应激反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神经细胞FOS核蛋白的表达。结果下丘脑室旁核、脑干孤束核、脑桥臂旁核、蓝斑核、... 目的研究消化道应激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方法应用SD大鼠结肠内手术埋管,注射三硝基苯碘酸(TNBS)造成应激反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神经细胞FOS核蛋白的表达。结果下丘脑室旁核、脑干孤束核、脑桥臂旁核、蓝斑核、腰骶髓的后角、结肠壁的肠肌丛和粘膜下丛神经元中有大量FOS核蛋白的出现。结论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中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应激 中枢神经系统 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应力对兔骺软骨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
10
作者 陈明峰 陈黎华 +2 位作者 沈金根 何正瑞 张菁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张应力牵拉骺软骨促使肢体延长是近年来广为关注的方法。本文采用20只新西兰幼兔新鲜离体股骨,在INSTRON试验机上作兔骺软骨不同张应力下塑性变形断裂和应为松弛性质研究,结果发现离体兔股骨随牵张力的增大或间隙时间的增加... 张应力牵拉骺软骨促使肢体延长是近年来广为关注的方法。本文采用20只新西兰幼兔新鲜离体股骨,在INSTRON试验机上作兔骺软骨不同张应力下塑性变形断裂和应为松弛性质研究,结果发现离体兔股骨随牵张力的增大或间隙时间的增加塑性变形亦增大,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近似呈对数曲线下降。表明以较小的张应力能实现肢体增长而不影响其强度。延长维持张应力的时间可以增大肢体的生长量。为避免应力松弛在不造成骨折的情况下,以高出原张应力作为初始张力较适宜。以期为临床骨延长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应力 骺软膏 塑性变形 应力松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环行切除对骨骺牵张肢体延长的作用
11
作者 陈明峰 张菁 +1 位作者 沈金根 何正瑞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为临床骨延长术提供方向。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幼兔在股骨远端骺软骨两侧安装外固定架和力传感器,半数动物在骺软骨近侧作骨膜环行切除,分别向骺软骨施加不同张力,4周后测量股骨长度,X线摄像,并做骺软骨细胞KS-40... 目的:为临床骨延长术提供方向。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幼兔在股骨远端骺软骨两侧安装外固定架和力传感器,半数动物在骺软骨近侧作骨膜环行切除,分别向骺软骨施加不同张力,4周后测量股骨长度,X线摄像,并做骺软骨细胞KS-400图像分析。结果:张应力能使兔股骨明显增长,骺软骨厚度增加,其增殖区和肥大区细胞增加,骨骺与干骺端均未见骨折,与骨膜环行切除与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张应力牵拉骨骺能实现无骨折下肢体延长,骨骺牵张结合干骺端骨膜环形切除并不能更进一步使肢体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 骺软骨 张应力 肢体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固定脑前、内皮质与尾壳核间联系——Dil荧光标记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斯舜 J.S.Yeomans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Dil荧光染料为示踪剂,在固定后的大鼠脑研究脑组织前、内皮质与尾壳核间局部定位联系。结果表明:32区在嘴侧冠状切面上标记纤维分布于尾壳核的全切面,继而分布于内侧和腹侧。25区与之类似,但更为腹侧些。24区前部分布于内侧,后部分布... 以Dil荧光染料为示踪剂,在固定后的大鼠脑研究脑组织前、内皮质与尾壳核间局部定位联系。结果表明:32区在嘴侧冠状切面上标记纤维分布于尾壳核的全切面,继而分布于内侧和腹侧。25区与之类似,但更为腹侧些。24区前部分布于内侧,后部分布于背内侧部。运动皮质:前肢区主要分布于背外侧份,后肢区主要分砸于背内侧部。除前肢区外其他各区均见少量标记纤维经胼胝体入对侧尾壳核。活鼠注射,在同侧尾状核内可见少最终末样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Dil 荧光标记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鼠纹状体接种慢病毒scrapie后脑的代谢改变
13
作者 范冷艳 N. Gregoire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97-100,共4页
慢病毒scrapie接种于仓鼠一侧纹状体后。用^(14)-2脱氧葡葡糖自显影术,以光密度计作半定量检测,观察脑的功能改变。密度的改变选择性地出现于脑的某些结构,并有一定顺序,下丘脑、丘脑的改变最早,依次为内侧膝状体、上橄榄核,而直接接种... 慢病毒scrapie接种于仓鼠一侧纹状体后。用^(14)-2脱氧葡葡糖自显影术,以光密度计作半定量检测,观察脑的功能改变。密度的改变选择性地出现于脑的某些结构,并有一定顺序,下丘脑、丘脑的改变最早,依次为内侧膝状体、上橄榄核,而直接接种慢病毒的纹状体改变最晚;病变先出现在接种侧,后涉及对侧,呈进行性加重。在疾病末期两侧的密度值又趋于相等。但这不是病变的改善,而是对侧葡萄糖的消耗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自显影术 慢病毒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